连作黄瓜导病型与抑病型土壤理化特征及生物学特征比较研究
通过对连作黄瓜抑病型和导病型土壤理化特征(pH、电导率、有机质含量、团聚体组成)、生物学特征(土壤酶活,微生物数量)差异的比较,探索抑制黄瓜枯萎病传播的可能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抑病土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高于导病土,电导率略低于导病土;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酶活两者间无显著差异,但抑病土蔗糖酶酶活较导病土高16%;抑病土大团聚体(>0.25 mm)含量明显高于导病土,尤其是在>2 mm粒径团聚体,抑病土是导病土的4.2倍;抑病土中细菌数量相比于导病土无显著差异,但真菌和尖孢镰刀菌含量均小于导病土。结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尖孢镰刀菌少、土壤蔗糖酶酶活高以及土壤团聚体粒径大这四点有利于黄瓜抑病型土壤的形成。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材料与方法 3
1.1材料 3
1.1.1供试土壤采样点概况 3
1.2主要实验仪器 4
1.3实验方法 4
1.3.1土壤样品采集 4
1.3.2土壤pH的测定 4
1.3.3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4
1.3.4水稳定性土壤团聚体粒级组成的测定 4
1.3.5土壤酶活的测定 5
1.3.6土壤可培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计数 5
1.3.7土壤DNA提取与荧光定量PCR 5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6
2 结果与分析 6
2.1 土壤理化特征 6
2.1.1 土壤pH 6
2.1.2 土壤电导率 6
2.1.3 土壤有机质含量 7
2.1.4 水稳定性土壤团聚体组成 7
2.2 土壤生物学特征 8
2.2.1 土壤可培微生物数量 8
2.2.2 土壤微生物pcr扩增 8
2.2.3土壤蔗糖酶 10
2.2.4土壤脲酶 10
2.2.5土壤碱性磷酸酶 11
2.2.6土壤过氧化氢酶 11
3 讨论 12
3.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的影响 12
3.2 水稳定性团聚体差异 12
3.3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差异 13
3.4 土壤酶活性差异 13
3.5 土壤性状与发病率Pearson相关性显著性分析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A
图 1:黄瓜导病型土壤和抑病型土壤pH 9
图 2:黄瓜导病型和抑病型土壤电导率(ms/cm) 10
图 3:黄瓜导病型和抑病型土壤有机质(g/Kg) 10
图 4:水稳定性土壤团聚体组成(%) 11
图 5:土壤尖孢镰刀菌PCR扩增(copies/g) 12
图 6:土壤细菌PCR扩增(copies/g) 12
图 7:土壤真菌PCR扩增(copies/g) 13
图 8:连作黄瓜土壤蔗糖酶酶活 13
图 9:连作黄瓜土壤脲酶酶活 14
图 10:连作黄瓜土壤碱性磷酸酶酶活图 14
图 11:连作黄瓜土壤过氧化氢酶酶活 15
连作黄瓜导病型与抑病型土壤理化特征及生物学特征比较研究
引言
引言
黄瓜是一种全球性的重要蔬菜作物,其中保护地黄瓜栽培面积达到62万公顷,为第一大保护地栽培作物,中国是世界上目前黄瓜生产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国家。而近年来,在黄瓜的设施栽培中,土传黄瓜枯萎病日趋严重,已成为黄瓜生产过程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1]。黄瓜枯萎病,又名萎蔫病、蔓割病、死秧病等。这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毁灭性土传真菌病害,一旦一个点发生病害,常常迅速扩散,造成大面积的严重经济损失。黄瓜枯萎病的病原菌为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是影响黄瓜生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2]。黄瓜栽培中极易产生黄瓜连坐障碍,其主要原因是长期的连作导致的土壤微生物区系恶化[3]。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侵占生存空间,成为优势种群。该病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内均可发生。以开花结果期最甚。病原菌主要危害在黄瓜藤蔓的根莲部。若在幼苗期发病,主要表现在黄瓜子叶出现不不均匀黄花现象,叶根部萎蔫下垂,藤蔓根和塞基部腐烂,颜色变褐,严重时可导致根部溢缩枯萎,植株猝倒枯萎。若在开花结果期感病,在发病初期,病株叶片由下向上出现失绿发黄,另一显著特征是叶片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发病后期,萎蔫叶片遍及全株,且早晚不能恢复,植株枯萎死亡[4]。
该病原菌致病机理复杂,目前主要存在两个理论。第一个理论是导管堵塞学说,该学说认为病原菌从根部伤口和根毛生长点侵入植株,在维管束内大量繁殖,进而堵塞其根、茎和叶的维管束,使黄瓜植株丧失吸收和运输水分功能,最终造成黄瓜植株枯萎死亡[5]。第二个理论是毒素学说,该学说认为病原菌感染植株后,会分泌毒素枯萎酸。该毒素能破坏植株的细胞膜系统,使其新陈代谢活动破坏,植株根系活性下降,进而失水死亡[6]。黄瓜枯萎病一旦发病,病势发展迅速,很难控制[7]。枯萎病一般可造成黄瓜产量下降10%~30%,严重时可达80%~90%[8],是黄瓜病害中造成经济损失最为巨大、病害程度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9]。黄瓜枯萎病作为土传病害之一,由于生产地的特殊环境条件以及长期的连作,导致土壤中的病原菌逐年积累,使黄瓜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发病率逐年升高。使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的影响[10]。但是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地区发现在同样的种植条件,同样的连作年数下。黄瓜瓜种植过程中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部分种植土块发病率很高,黄瓜枯萎病高发;另一部分种植土块黄瓜植株生长良好,发病率低。我们将发病率高的土块土壤称为导病型土壤,将发病率低的土块土壤称为抑病型土壤。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材料与方法 3
1.1材料 3
1.1.1供试土壤采样点概况 3
1.2主要实验仪器 4
1.3实验方法 4
1.3.1土壤样品采集 4
1.3.2土壤pH的测定 4
1.3.3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4
1.3.4水稳定性土壤团聚体粒级组成的测定 4
1.3.5土壤酶活的测定 5
1.3.6土壤可培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计数 5
1.3.7土壤DNA提取与荧光定量PCR 5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6
2 结果与分析 6
2.1 土壤理化特征 6
2.1.1 土壤pH 6
2.1.2 土壤电导率 6
2.1.3 土壤有机质含量 7
2.1.4 水稳定性土壤团聚体组成 7
2.2 土壤生物学特征 8
2.2.1 土壤可培微生物数量 8
2.2.2 土壤微生物pcr扩增 8
2.2.3土壤蔗糖酶 10
2.2.4土壤脲酶 10
2.2.5土壤碱性磷酸酶 11
2.2.6土壤过氧化氢酶 11
3 讨论 12
3.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的影响 12
3.2 水稳定性团聚体差异 12
3.3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差异 13
3.4 土壤酶活性差异 13
3.5 土壤性状与发病率Pearson相关性显著性分析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A
图 1:黄瓜导病型土壤和抑病型土壤pH 9
图 2:黄瓜导病型和抑病型土壤电导率(ms/cm) 10
图 3:黄瓜导病型和抑病型土壤有机质(g/Kg) 10
图 4:水稳定性土壤团聚体组成(%) 11
图 5:土壤尖孢镰刀菌PCR扩增(copies/g) 12
图 6:土壤细菌PCR扩增(copies/g) 12
图 7:土壤真菌PCR扩增(copies/g) 13
图 8:连作黄瓜土壤蔗糖酶酶活 13
图 9:连作黄瓜土壤脲酶酶活 14
图 10:连作黄瓜土壤碱性磷酸酶酶活图 14
图 11:连作黄瓜土壤过氧化氢酶酶活 15
连作黄瓜导病型与抑病型土壤理化特征及生物学特征比较研究
引言
引言
黄瓜是一种全球性的重要蔬菜作物,其中保护地黄瓜栽培面积达到62万公顷,为第一大保护地栽培作物,中国是世界上目前黄瓜生产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国家。而近年来,在黄瓜的设施栽培中,土传黄瓜枯萎病日趋严重,已成为黄瓜生产过程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1]。黄瓜枯萎病,又名萎蔫病、蔓割病、死秧病等。这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毁灭性土传真菌病害,一旦一个点发生病害,常常迅速扩散,造成大面积的严重经济损失。黄瓜枯萎病的病原菌为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是影响黄瓜生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2]。黄瓜栽培中极易产生黄瓜连坐障碍,其主要原因是长期的连作导致的土壤微生物区系恶化[3]。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侵占生存空间,成为优势种群。该病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内均可发生。以开花结果期最甚。病原菌主要危害在黄瓜藤蔓的根莲部。若在幼苗期发病,主要表现在黄瓜子叶出现不不均匀黄花现象,叶根部萎蔫下垂,藤蔓根和塞基部腐烂,颜色变褐,严重时可导致根部溢缩枯萎,植株猝倒枯萎。若在开花结果期感病,在发病初期,病株叶片由下向上出现失绿发黄,另一显著特征是叶片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发病后期,萎蔫叶片遍及全株,且早晚不能恢复,植株枯萎死亡[4]。
该病原菌致病机理复杂,目前主要存在两个理论。第一个理论是导管堵塞学说,该学说认为病原菌从根部伤口和根毛生长点侵入植株,在维管束内大量繁殖,进而堵塞其根、茎和叶的维管束,使黄瓜植株丧失吸收和运输水分功能,最终造成黄瓜植株枯萎死亡[5]。第二个理论是毒素学说,该学说认为病原菌感染植株后,会分泌毒素枯萎酸。该毒素能破坏植株的细胞膜系统,使其新陈代谢活动破坏,植株根系活性下降,进而失水死亡[6]。黄瓜枯萎病一旦发病,病势发展迅速,很难控制[7]。枯萎病一般可造成黄瓜产量下降10%~30%,严重时可达80%~90%[8],是黄瓜病害中造成经济损失最为巨大、病害程度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9]。黄瓜枯萎病作为土传病害之一,由于生产地的特殊环境条件以及长期的连作,导致土壤中的病原菌逐年积累,使黄瓜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发病率逐年升高。使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的影响[10]。但是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地区发现在同样的种植条件,同样的连作年数下。黄瓜瓜种植过程中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部分种植土块发病率很高,黄瓜枯萎病高发;另一部分种植土块黄瓜植株生长良好,发病率低。我们将发病率高的土块土壤称为导病型土壤,将发病率低的土块土壤称为抑病型土壤。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hxyhj/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