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吡嗪)四唑2乙酸与Dy(III)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摘 要
水热条件下,5-(2-吡嗪)四唑-2-乙酸[Hpztza = 5-(pyrazin-2-yl)tetrazole-2-acetic acid]与DyCl3·6H2O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Dy (pztza) 2(H2O)6] pztza·3H2O。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这个新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Dy(pztza) 2(H2O)6] pztza·3H2O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 a =10.540(2) ?,b =23.471(5) ?,c = 14.395(

5(2嘧啶)四唑2乙酸与Mg(Ⅱ)、Sr(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摘 要
MgCl2、SrCl2分别与5-(2-嘧啶)四唑-2-乙酸(Hpyrtza=5-(2-pyrimidyl) tetrazole -2-acetic acid)反应,合成了两个新的配合物[Mg(H2O)6](pyrtza)2·H2O和[Sr(pyrtza)2(H2O)2]·4H2O。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这两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对于配合物[Mg(H2O)6](pyrtza)2·H2O,其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a =22.230(4),b =6.8685(14),c

5(2嘧啶)四唑2乙酸与Tb(III)、Dy(III)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摘 要
TbCl3、DyCl3分别与5-(2-嘧啶)四唑-2-乙酸(Hpyrtza=5-(2-pyrimidyl) tetrazole -2-acetic acid)反应,合成了两个新的配合物[Tb(pyrtza)2(H2O)6]Cl·2H2O和[Dy(pyrtza)2(H2O)6]Cl·2H2O。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这两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它们是同构的,为单核结构。[Tb(pyrtza)2(H2O)6]Cl·2H2O或[Dy(pyrtza)2(H2O)6]Cl·2H2O属单斜

5(4吡啶)四唑2乙酸与Sm(III)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摘 要
5-(4-吡啶)四唑-2-乙酸[Hpytza=5-(4-pyridyl) tetrazole-2- acetic acid]与SmCl3·6H2O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Sm(pytza)3(H2O)2]·2H2O。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这个新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Sm(pytza)3 (H2O)2]·2H2O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ī, a =10.873(2) ?,b =12.078(2) ?,c =13.544(3) ?,α =93.83(3),β = 101

5(4吡啶)四唑2乙酸和Nd(III)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摘 要
NdCl3·6H2O 与5-(4-吡啶)四唑-2-乙酸反应,制备了新的配合物[Nd(pytza)2 (H2O)4]Cl·2H2O。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这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Nd(pytza)2 (H2O)4]Cl·2H2O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 2/c, a =9.807(2) ?,b =14.784(3) ?,c = 8.9097(18) ?,α = 90.00(°),β = 106.31(3) (°),γ = 90.00(°)。在配合物[Nd(pytza

5四唑2乙酸)苯与Ba(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摘 要
1,3-二(5-四唑-2-乙酸)苯[ph(tza)2=1,3-bis (tetrazolato-2- acetic acid)benzene]与BaCl2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Ba(ph(tza)2)(H2O)2]?2H2O。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这个新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Ba(ph(tza)2)(H2O)2]?2H2O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ī, a =9.251(3) ?,b =10.332(3) ?,c = 11.637(4) ?,α =101.386(5) (

5氨基四唑丙酸的合成

摘要
四唑是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含氮量较高,具有芳香性,在化学的多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更是成为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以二氰二胺为原料反应合成5-氨基四唑,利用5-氨基四唑与溴丙酸乙酯反应合成5-氨基四唑丙酸乙酯,得到的酯再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成功得到5-氨基四唑丙酸。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对所合成出的产物进行初步表征和分析。

Ce掺杂纳米Fe(OH)3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有机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以钛酸丁酯为主要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e/ TiO2复合粒子,并将均匀沉淀法和浸渍法相结合,采用均匀沉淀包覆法,不经高温煅烧处理,制备出了 Fe(OH)3/Ce/TiO2复合型光催化剂。以染料3BS为有机污染物的模型化合物研究其光催化活性,并通过XRD、比表面、UV-Vis反射等对光催化剂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在改性前后晶形不变,Fe(OH)3/Ce/TiO2光催化剂可见光吸收能力略为增强,改性后的光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有所拓宽,比表面较纯 TiO2的比

Fe2O3TiO2异质结构纤维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摘要
二氧化钛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慢的电池衰减能力但其电池容量较低,因此运用容量高的Fe2O3对其进行复合以提高其容量。本实验采用水热法将二氧化钛纳米纤维与赤铁矿(α-Fe2O3)进行复合,让α-Fe2O3附着在二氧化钛纳米纤维上,生成一种分级异质结构。二氧化钛纳米纤维采用电纺丝技术制得。利用XRD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其性质进行表征,并组装成锂电池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本论文分别研究了钛铁配比以及纤维前躯体的变化对复合纤维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比例下,TiO2与Fe2O3比例最小

PtC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对过氧化氢电催化性能研究

摘 要
电化学法检测的优点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性、检测快速,目前已成为检测H2O2中最通行的方法。本文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PAN纳米纤维的氯铂酸,高温下分解得到功能化纳米铂,铂纳米粒子作为分解过氧化氢的电极催化剂。透射电镜分析显示,大量的铂纳米粒子不用任何稳定剂或还原剂就可沉积在静电纺丝纳米碳纤维电极上。样品材料进一步通过循环伏安法和电流分析法测试表征,显示出该材料响应时间很短,多次测试依然能准确的检测过氧化氢以及在较低浓度下也可以精确检测出过氧化氢。以上表明该材料有突出的灵敏度、稳定性

SnO2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摘要
本文采用原位聚合法来制备SnO2/PANI纳米复合材料,此复合材料的制备基于SnO晶体,而SnO晶体是在常温下通过超声法制得的,并在复合过程中被氧化成SnO2。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材料的微观形貌及成分进行表征。将得到的SnO2/PANI纳米复合材料作为电极材料组装到超级电容的三电极系统上,进行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以及电化学阻抗的测试。SnO2/PANI纳米复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91.6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