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附件)
健全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是资本市场规范运行的有效保证。我国上市公司信息公开披露已经逐渐得规范,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未完全成熟和规范。尽管近年来我国有关监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规范信息披露的法规文件以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但是实际上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实、误导投资者等事件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实事求是的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以及原因,有利于建立有效的应对机制,确保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本文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找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终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建议和对策。关键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 ;对策
目 录
0 引言 1
1 选题背景 1
1.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西方的发展状态 1
1.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我国市场的发展历程 2
2 我国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的典型案例 3
2.1 案例1:2011年紫鑫药业财务造假事件 3
2.2 案例2:银广夏公司案 7
3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9
3.1 一些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失真 9
3.2 某些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存在重大遗漏 9
3.3 某些企业股权集中,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产 10
3.4 会计师事务所失职 10
4造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分析 10
4.1 会计信息系统自身的局限性: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 10
4.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主要构成部分的原因 11
5 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对策 12
5.1完善会计准则,健全会计信息系统 12
5.2 针对企业本身提出的相关对策 13
5.3 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环境 14
结 论 14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0 引言
股票市场作为合理分配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630px;height:85px" data-ad-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data-ad-slot="628455672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目 录
0 引言 1
1 选题背景 1
1.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西方的发展状态 1
1.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我国市场的发展历程 2
2 我国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的典型案例 3
2.1 案例1:2011年紫鑫药业财务造假事件 3
2.2 案例2:银广夏公司案 7
3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9
3.1 一些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失真 9
3.2 某些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存在重大遗漏 9
3.3 某些企业股权集中,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产 10
3.4 会计师事务所失职 10
4造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分析 10
4.1 会计信息系统自身的局限性: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 10
4.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主要构成部分的原因 11
5 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对策 12
5.1完善会计准则,健全会计信息系统 12
5.2 针对企业本身提出的相关对策 13
5.3 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环境 14
结 论 14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0 引言
股票市场作为合理分配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630px;height:85px" data-ad-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data-ad-slot="628455672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社会资源、上市企业合法融资的场所,想要良性发展就必须具备健全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来满足投资者对于上市企业经营状况的需求。虽然我国市场对于上市公司信息公开披露已形成了一套制度,但远未完全成熟和规范。尽管近年来我国有关监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规范信息披露的法规文件以求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然而实际上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丑闻事件仍然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作。考虑到这一点,实事求是地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原因有助于建立有效的应对机制,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化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若能探索出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所在以及问题成因并且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对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自身发展将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选题背景
1.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西方的发展状态
现今世界对于企业信息披露制度最为完善的国家无疑是美国。1911年美国堪萨斯州颁布了《蓝天法》,首次提出了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需求。而在之后华尔街动荡前夕的非法投机、诈骗、操纵市场的行为,美国在1933年和1934年又分别颁布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首次规定了实行财务公开制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在20世纪70年代,由当时美国市场关于会计信息披露的两种主流的观点衍生出了市场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两种观点。这两种观点分别是一、受托责任观,二、决策有用观。决策有用观其观点多偏向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方向,对大众披露的偏向较少在此不做赘述。受托责任观是在公司制和现代受托产权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受托责任观认为,信息披露的目的是反映受托者完成受托责任的情况。在这种观点中,会计人员肩负着向委托者反映受托者完成委托情况以及结果的义务。所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应该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而且必须明确委托方和受托方的权利与义务。但是,在证券市场中广大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变成上市公司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方,这些委托人具有极大的流动性,可能随时处于变动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委托方式不确定的。而且企业潜在的投资者并不存在于受托关系中却也是上市公司经营信息的重要需求者和使用者。因此以受托责任观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出发点会让上市公司信息的披露产生片面性和局限性。
美国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成立,标志了现代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初步形成。之后颁布于2002年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有效的降低了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发生,成为了当代会计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条文的典范。在20世纪70年代,由当时美国市场关于会计信息披露的主流的观点在公司制和现代受托产权理论基础上衍生出了现代市场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受托责任观。其核心思想认为信息披露的目的是反映受托者完成受托责任的情况。在这种观点中,会计人员有向委托者反映受托者完成委托情况以及结果的义务。所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应该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而且必须明确委托方和受托方的权利与义务。但是,在证券市场中广大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变成上市公司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方,这些委托人具有极大的流动性,可能随时处于变动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委托方式不确定的。而且企业潜在的投资者并不存在于受托关系中却也是上市公司经营信息的重要需求者和使用者。因此以受托责任观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出发点会让上市公司信息的披露产生片面性和局限性。而另一种观点决策有用观则认为企业应披露关于资源变动和经营状况等对于决策者做出决策有帮助的信息,却忽视了其他的投资者。
1.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我国市场的发展历程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导致我国学者对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也相对滞后。王鹏程于1994年发表在《会计研究》杂志第2期上的《论证券经济与会计信息的公开——兼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我国范围内关于这个领域最早的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繁荣所带来的充沛资本,我国上市公司不断的增加,股票市场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愈发巨大。经过十余载的发展之后,我国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已逐步完善,形成了由现有的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所构成的基本体系。在信息披露内容的方面,各法律法规及规章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规定,形成了以信息披露文件为主干、由初始信息披露、定期性披露、不定期性披露和其他披露四个板块内容组成的较为清晰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体系。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是在经济转轨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思想认识上的模糊、制度的不健全和改革的不配套,使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事件屡屡发生。以此同时,屡屡发生的财务舞弊事件,催化了学者们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不断产生的各种市场事故让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所存在的信息失真、披露滞后、披露信息缺失、信息披露不规范等问题暴露的越来越明显。而在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方面,我国监管机构的设置不合理,在日常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上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