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筹资问题研究(附件)
摘 要计划生育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新生儿数量减少,老年人口数量增多,使养老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就是国家针对养老出台的制度,新农保比旧农保的筹资渠道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资金压力,然而筹资问题仍未真正解决。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和集体补助这几个方面筹资力度都不够,养老保险筹资问题的解决必须重视起来,因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筹资环节的稳定将直接影响其未来走向,出现更多不可预料的问题。本文针对陕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筹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从农民收入、国家财政和家庭养老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合理的财政补贴机制和强化家庭养老制度的建议,建立一种“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最基本的养老补贴+个人账户积累额”新模式,为养老保险的筹资出一份力,希望这些措施会对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使它能够在我国得以更好的发展。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1 研究的目的 1
1.2.2 研究的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筹资的理论概述
2.1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概述 3
2.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旧农村养老保险的比较 3
3 陕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筹资中所面临的问题
3.1 农民收入水平低 5
3.2 国家财政补贴不合理 6
3.2.1 政府财政补贴不足 6
3.2.2 财政补贴使农民的贫富差距增大 6
3.3 家庭养老模式难以继续 7
4 改善陕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筹资问题的措施
4.1 扩大资金来源的渠道 8
4.2 建立合理的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机制 8
4.3 强化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制度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3
1 绪 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逐渐提高,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种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扩大资金来源的渠道 8
4.2 建立合理的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机制 8
4.3 强化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制度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3
1 绪 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逐渐提高,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养老问题必须解决。采取何种方法解决养老问题将是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养老问题的核心就是解决养老金的筹集问题,只有顺利的筹到资金才能够发放养老金。因此,保证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资金来源稳定很重要。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之一,它直接与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都有关,所以建立一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很有必要的。本文针对陕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问题进行研究,揭示了陕西在实际的筹资操作中需要解决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善养老保险筹资制度的建议,使制度更加健全。
1.2.2研究的意义
社会保障体系对我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养老保险则是它的基础部分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加以重视。想让养老保险继续实施下去,前提是必须把养老保险的筹资问题解决了,没有资金,制度要怎么实施。所以研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问题并探索出科学的筹资制度,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陕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筹资问题,并提出改善养老保险筹资问题的措施,以促进陕西省新把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和推广。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深入,它存在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这使西方国家在养老保险的理论部分进行了诸多讨论。阿历克斯.英克尔斯(2000)认为,现在的社会中,老人会变成弱势群体,一方面,老年人的收入在减少,在家庭中财务状况变差,另一方面,新生儿的减少与中年人和老年人数量的增加,形成反比,这也造成家庭养老难以维系的局面[1]。史迪文基德(2009)认为,在发达国家,农民与其他正规职业的上班族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有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权利,因为农村居民同样也算正规职业的工作者,并且国家在农村居民税收征缴方面的制度也比较健全[2]。从各个国家的普遍情况来说,无论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亦或者正处于转型阶段的国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全程度普遍要比城市养老制度发展更加缓慢。截止到现在,西方一些发达的国家大部分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发展中国家则由于缺乏财政支持、农民收入不高等因素,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的脚步变慢,发展速度比西方的一部分国家慢很多。
1.2.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从1986年就开始了养老保制度的探索之路,正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时间在1992年,在这期间我国的学者对它也进行了很多的讨论。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方面,刘苓玲(2008)认为旧农保资金在筹集方面依靠的是个人账户的积累,政府只扮演了制度建设的倡导者和管理者这样的一个角色,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资金来源的不稳定使其在基础环节就受到了不小的冲击[3]。而公共财政对养老保障方面给予的补助绝大数都属于城市职工,农村取得的资金补助很少。邓大松,薛惠元(2010)对新农保国家财政给予的补贴数额做了一个大概的评估后得出结论,中央完全具备对于新农保财政补贴的这种承担能力,而中西部一些不太富裕的地区政府筹集资金相对来说比较困难,他们认为各级财政的补助必须落到实处[4]。政府财政的支持必不可少,但制度的完善也要同时进行。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方面,林义(2009)健全的制度会使各种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有效融合,当然技术支撑也是必要条件,新农保的完美融合是社保制度继续前进,达成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目标的前提[5]。国务院2009年指出新农保试点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面积为10%的县(市、区、旗),试点的覆盖面积逐步扩大,对适龄农民的全部覆盖的争取在2020年之前就全部达成,下决心处理好农民的养老问题。
综上所述,关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筹资问题,学术界进行了很多的探讨,也给出不少有益的见解。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可看出,国外对于该论题的研究比国内早一些,也更深入,而国内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对陕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筹资环节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有利于陕西新农保养老保险以后的发展。
2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筹资的理论概述
2.1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概述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即“新农保”,主要的作用是让农村年老居民的生活有一个保障,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助互相作用的筹资模式,并通过各级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在2009年的时候开始实行新农保试点这一政策,全国范围内10%的县(市、区、镇)被覆盖,以后逐渐将试点的范围扩大,争取赶在2020年以前可以达成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的目标[6]。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筹资方式有三个,分别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助,它们之间互相作用。个人缴费项目指出参加新农保的成员必须按要求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共分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个缴费档次,由农民决定自己的缴费档次进,缴纳的费用与补助的资金成正比。集体补助要求有多余资金的村子应该对生活困难的参保人缴费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1 研究的目的 1
1.2.2 研究的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筹资的理论概述
2.1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概述 3
2.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旧农村养老保险的比较 3
3 陕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筹资中所面临的问题
3.1 农民收入水平低 5
3.2 国家财政补贴不合理 6
3.2.1 政府财政补贴不足 6
3.2.2 财政补贴使农民的贫富差距增大 6
3.3 家庭养老模式难以继续 7
4 改善陕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筹资问题的措施
4.1 扩大资金来源的渠道 8
4.2 建立合理的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机制 8
4.3 强化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制度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3
1 绪 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逐渐提高,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种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扩大资金来源的渠道 8
4.2 建立合理的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机制 8
4.3 强化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制度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3
1 绪 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逐渐提高,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养老问题必须解决。采取何种方法解决养老问题将是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养老问题的核心就是解决养老金的筹集问题,只有顺利的筹到资金才能够发放养老金。因此,保证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资金来源稳定很重要。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之一,它直接与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都有关,所以建立一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很有必要的。本文针对陕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问题进行研究,揭示了陕西在实际的筹资操作中需要解决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善养老保险筹资制度的建议,使制度更加健全。
1.2.2研究的意义
社会保障体系对我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养老保险则是它的基础部分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加以重视。想让养老保险继续实施下去,前提是必须把养老保险的筹资问题解决了,没有资金,制度要怎么实施。所以研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问题并探索出科学的筹资制度,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陕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筹资问题,并提出改善养老保险筹资问题的措施,以促进陕西省新把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和推广。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深入,它存在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这使西方国家在养老保险的理论部分进行了诸多讨论。阿历克斯.英克尔斯(2000)认为,现在的社会中,老人会变成弱势群体,一方面,老年人的收入在减少,在家庭中财务状况变差,另一方面,新生儿的减少与中年人和老年人数量的增加,形成反比,这也造成家庭养老难以维系的局面[1]。史迪文基德(2009)认为,在发达国家,农民与其他正规职业的上班族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有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权利,因为农村居民同样也算正规职业的工作者,并且国家在农村居民税收征缴方面的制度也比较健全[2]。从各个国家的普遍情况来说,无论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亦或者正处于转型阶段的国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全程度普遍要比城市养老制度发展更加缓慢。截止到现在,西方一些发达的国家大部分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发展中国家则由于缺乏财政支持、农民收入不高等因素,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的脚步变慢,发展速度比西方的一部分国家慢很多。
1.2.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从1986年就开始了养老保制度的探索之路,正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时间在1992年,在这期间我国的学者对它也进行了很多的讨论。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方面,刘苓玲(2008)认为旧农保资金在筹集方面依靠的是个人账户的积累,政府只扮演了制度建设的倡导者和管理者这样的一个角色,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资金来源的不稳定使其在基础环节就受到了不小的冲击[3]。而公共财政对养老保障方面给予的补助绝大数都属于城市职工,农村取得的资金补助很少。邓大松,薛惠元(2010)对新农保国家财政给予的补贴数额做了一个大概的评估后得出结论,中央完全具备对于新农保财政补贴的这种承担能力,而中西部一些不太富裕的地区政府筹集资金相对来说比较困难,他们认为各级财政的补助必须落到实处[4]。政府财政的支持必不可少,但制度的完善也要同时进行。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方面,林义(2009)健全的制度会使各种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有效融合,当然技术支撑也是必要条件,新农保的完美融合是社保制度继续前进,达成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目标的前提[5]。国务院2009年指出新农保试点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面积为10%的县(市、区、旗),试点的覆盖面积逐步扩大,对适龄农民的全部覆盖的争取在2020年之前就全部达成,下决心处理好农民的养老问题。
综上所述,关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筹资问题,学术界进行了很多的探讨,也给出不少有益的见解。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可看出,国外对于该论题的研究比国内早一些,也更深入,而国内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对陕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筹资环节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有利于陕西新农保养老保险以后的发展。
2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筹资的理论概述
2.1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概述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即“新农保”,主要的作用是让农村年老居民的生活有一个保障,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助互相作用的筹资模式,并通过各级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在2009年的时候开始实行新农保试点这一政策,全国范围内10%的县(市、区、镇)被覆盖,以后逐渐将试点的范围扩大,争取赶在2020年以前可以达成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的目标[6]。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筹资方式有三个,分别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助,它们之间互相作用。个人缴费项目指出参加新农保的成员必须按要求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共分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个缴费档次,由农民决定自己的缴费档次进,缴纳的费用与补助的资金成正比。集体补助要求有多余资金的村子应该对生活困难的参保人缴费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