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成就动机与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

大学毕业生成就动机与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2020051101]
摘要: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成就动机和就业质量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高等教育和大学毕业生的自我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梳理成就动机和就业质量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大学毕业生成就动机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大学毕业生成就动机对就业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最后,对于如何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成就动机,进而提高就业质量提出了建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成就动机;就业质量;大学毕业生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一、 研究综述 2
(一)成就动机研究综述 2
1.成就动机的概念界定 3
2.成就动机的理论研究 3
3.我国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实证研究 3
(二)就业质量研究综述 4
1.就业质量的概念界定与内涵 4
2.就业质量的评价体系研究 4
(三)成就动机和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 4
二、研究设计 5
(一)研究对象 5
(二)研究方法 6
1.问卷调查法 6
2.访谈法 6
3.数据处理方法 6
(三)研究工具 6
1.成就动机量表 6
2.就业质量量表 6
三、研究结果分析 7
(一)样本与数据 7
(二)信度分析 7
1.成就动机问卷信度分析 7
2.就业质量问卷信度分析 7
(三)大学毕业生成就动机的描述性分析 8
(四)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描述性分析 8
(五)大学毕业生成就动机与就业质量关系的相关性分析 9
(六)大学毕业生成就动机与就业质量关系的回归分析 9
四、结论与建议 10
(一)结论 10
(二)建议 10
1.高校方面,应强化对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 10
2.企业方面,应注重岗位分析,在招聘中加强对成就动机的测评 10
3.毕业生方面,树立自信,提高成就动机水平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大学毕业生成就动机与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
引言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危机和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不断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就业形势的严峻对就业质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个人因素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就动机作为一种内部推动力量,是个体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将影响着就业质量。研究分析大学毕业生成就动机和就业质量的关系,对就业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 研究综述
(一)成就动机研究综述
自从1938年,莫瑞提出“成就需要”概念以来,它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成就动机不仅是一个人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且与经济增长、社会财富积累和技术进步一起被视为社会繁荣进步的几个重要指标之一。
1.成就动机的概念界定
Murray提出过“成就需要”的概念,认为“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操纵权力、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难题的”需要。Elliot等(Andrew J,Elliot & Holly A. McGrego;1999)将成就动机定义为“以竞争为基础的情感、认知、行为的激活化、方向化。目前对于成就动机的界定,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成就动机是一种内部动因,体现在个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力求取得成功,即个体努力去做自己认为对自己重要的,有价值的,并努力达到完美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2.成就动机的理论研究
成败归因理论认为,个体获得成功的内部原因是人们对自己行为结果(成功或失败)原因的知觉和评价,这种归因信息是判断个体行为效能的来源。它直接作用于效能期待,并且能够影响进一步的行为表现。如果将失败归因于能力等稳定的因素,那么其对未来的成就结果会产生失败的期待;如果个体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等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那么就不会影响自我效能感。同样,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努力等可控的不稳定因素,那么就会产生正效应,个体就会更加积极努力,渴望获得成功。
自主性动机理论认为“真正影响行为的自我激发和调节的因素是人们对行为的自主性或控制性意识”。其中,自主性指的是,个体出自身的意愿来由自己抉择和承担责任;控制性指的是行为者在某种压力下,表现趋于特定的行为。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人们对实现特定的行为目标所需要的能力的信心。自我效能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个体的的行为选择。其次,自我效能影响着人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遇到困难时还将坚持的程度。再者,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低自我效能感的人,总会想到自己的不足,并倾向于把潜在困难看得比实际情况更加严重。
在目标理论系统中,成就目标是指个体为了获得或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结果或目的参与成就活动的原因。Ames将其定义为“学生对于学业成就、成功意义或目的的知觉”。Elliot和Dweck等人将成就目标定义为“对认知过程的计划,它具有认知的、情感的和行为的结果”,在上述各种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将成就目标的含义归纳成就行为的目的,它具有认知(如对于情景的认识、成败的归因)、情感(如焦虑)和行为(如学习策略、任务选择和学业)的特征。
3.我国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实证研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在关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尊和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中,王沛、杨金花(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追求成功的动机与大学生职业决策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避免失败的动机与大学生职业决策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但是两者都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在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中,张华(2007)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生自我效能及各维度,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存在较高的正相关关系,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存在较高的负相关,与成就动机也存在着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在大学生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中,陆根书、张晓磊(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
(二)就业质量研究综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就业质量已经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已成为社会研究的焦点和热点。
1.就业质量的概念界定与内涵
从上世纪以来,国外就开始一些和就业质量相关的概念,比如体面劳动工作生活质量、工作质量等。但是就“就业质量”一词来说,它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它是一个综合概念,涉及到多方的满意程度,给它确定一个高度统一的定义还是比较困难的。
2.就业质量的评价体系研究
国外对于就业质量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发展着,在理论研究方面,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就业质量的维度,Beatson认为“就业质量的衡量是通过反映劳动、回报关系的经济契约内容和反映雇主、雇员关系的心理契约内容”。在实证研究方面,Richard Brisbois对美国、加拿大及欧盟国家的宏观的就业质量指标(就业安全,员工健康与福利、技能开发、工作满意度等)进行了比较和分析(Richard Brisbois,2003);Peter Morton对加纳的小型企业进行了就业质量的调研(Peter Morton,2004)等。
由上表可知,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维度的信度在 0.85 以上,说明成就动机量表本身信度较好,最终的测验结果是稳定可信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86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