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与原油价格波动关系研究

农产品价格与原油价格波动关系研究[20200428201411]
摘要:能源价格的变化近年来成为了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纽约证券交易所原油期货和大连期货市场的玉米期货、大豆期货月数据,利用Johansen 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广义脉冲响应等方法对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原油价格与大连商品期货市场的大豆和玉米等农产品价格传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发现,国际原油期货与国内玉米及大豆期货价格之间存在传导效应,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大豆和玉米价格的影响为正。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原油价格;农产品价格;传导机制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2
(一)国外学者关于国际原油与国内农产品价格之间关系的研究 2
(二)国内学者关于国际原油与国内农产品价格之间关系的研究 2
(三)文献述评 2
三、 理论分析、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3
(一)理论分析 3
(二)研究方法 3
1.Ganger因果检验 3
2.VAR模型 4
(三)数据来源 4
四、实证分析 5
(一)变量序列平稳性检验 5
1、ADF检验 5
2、AR根图 5
(二)滞后阶数确定 5
(三)Johansen协整检验 6
(四)Granger因果检验 6
(五)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6
五、结论及相关建议 7
(一)结论 7
(二)相关建议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农产品价格与原油价格波动关系研究
经管强化金融方向 程欣
引言
农产品问题以及能源问题一直是世界经济和农业经济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研究农产品价格和能源价格之间关系的文章较少。近年来,中国农产品的价格经历了剧烈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2010年中国CPI的增长中,70%的涨幅是食品贡献的,这就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食品,特别是农产品价格问题的关注。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至2010年末,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剧烈。由于原油是农资产品的重要原料,而农产品的种植则需要大量的农资。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后,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因此,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极有可能对中国农产品的价格造成影响。原油价格的变化可能对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我国粮食生产日益依赖于能源的投入以及粮食作物被更大范围地用作生物燃料生产原料,粮食价格逐渐与能源价格波动挂钩,而能源价格的波动也开始更多地传递到粮食市场上来。因此,深入的分析能源价格的波动对粮食价格的影响机理,寻求科学有效的调控政策,维护国内粮食市场波动的稳定、保障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搜集原油价格及相关农产品价格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农产品价格与能源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获得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首先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国际原油与国内农产品价格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然后对数据来源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接着利用ADF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广义脉冲响应等计量方法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价格与大连商品期货市场的大豆和玉米等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影响机制,从而寻求科学有效的调控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国外学者关于国际原油与国内农产品价格之间关系的研究
在现有文献之中,关于国内农产品与国际原油价格之间主要有三类关系,即有影响、在某一段时间内有影响和没有影响。Hanson(1993)利用一般均衡模型,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冲击对美国农产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油价格不仅可以通过投入品价格,也可以通过汇率来影响农产品的价格。不过,原油价格的影响效果在不同的农产品之间的表现是不同的。Yu等人(2006)借助Johansen协整、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食用油和国际原油价格之间关系。他们的研究表明,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并没有对食用油价格的变化产生显著性的影响。Zhang和Reed(2008)则应用协整分析、VARMA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计量方法,表明了国际原油价格并不是影响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由于国际原油的价格和国内的农产品价格的货币标价不同,在分析国内农产品价格和原油价格关系的过程中,应当纳入汇率因素。因此,Harri等人(2009)通过分析了美国2000年1月至2008年9月间原油价格、大豆、棉花、小麦、玉米和美元的汇率价格,发现原油价格和大豆、棉花和玉米价格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而且汇率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样,Koo和Kwoo(2009)借助了Toda和Yamamoto提出的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研究了能源价格、食品价格和汇率之间的因果关系。他们发现汇率和国际原油价格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了食品价格。Baek和Koo(2010)发现,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汇率都是影响美国食品价格的关键因素,而石油价格对于食品价格的短期影响超过长期影响。
(二)国内学者关于国际原油与国内农产品价格之间关系的研究
罗锋(2009)运用SVAR 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世界原油价格的波动是国内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的外部影响因素之一。黄季焜(2008)研究表明了国际能源价格的上涨和生物质燃料的发展不但直接推动了农产品生产成本的上涨,而且还间接导致消费生物质燃料的农作物以及相关农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邬彩霞、夏颖、冯纪洲(2012)认为高位石油价格通过进出口国际贸易来影响的。如果进口的石油价格比以往高,会令国内以石油作为原料来生产化肥的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直接致使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张明、谢家智(2012)则指出能源价格不断的攀升,会导致以石油为主要原材料的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上涨,从而使农民种粮的成本在无形中大幅的增加,这是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李文君(2011)利用了我国2002-2008年的生产者物价指数、国内工业生产总值、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作为变量,表明国际的原油价格对我国生产者的物价指数的短期影响影响不是很显著,但从长期看会有一定的拉动作用。由于研究者所采取的数据、处理方式和研究方法不同,进而会导致研究结果不尽相同。
(三)文献述评
已有的文献为理解国际原油和国内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广泛深刻见解。不过,由于国家或经济体不同,拥有的经济形势也不同,因此国际原油价格对农产品的影响效应不尽相同。已有的文献研究大多都是就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的情况来展开的,很少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尽管国内的学者也考察了就相关问题进行过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基于较为宏观的层面,很少会涉及到具体产品。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对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农产品影响进行探索,这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理论分析、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理论分析
从理论上讲,能源价格通过以下两条途径来影响粮食价格波动:
一是以石油为主的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必然会影响到其下游产品价格,粮食生产成本也会随之增加,从而推动了粮食价格上涨。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显示:2011年这类能源价格主导型成本之和已经占到粮食生产成本的42%和物质与服务费用的75.2%,分别比1978 年增加了23.21%和37.08%。蓝海涛等(2009)也发现,能源价格主导型成本是推动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的首要因素。2001 年来这类成本增长率要远高于三种粮食平均总成本和人工成本。因此,由于能源价格升高导致农业相关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粮食生产成本普遍提高,将是导致未来粮食价格继续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用如下的公式来描述能源价格上涨对粮食价格成本的推动效应机制:
二是能源价格的持续高涨,促使对替代能源,特别是生物能源需求的大幅增长,使得生物能源开发的速度加快,从而增加了对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需求,推动了粮食价格上涨。这是能源价格波动影响粮食价格的另一个重要渠道。相关研究表明,石油价格上涨以及全球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发展会对粮食价格上涨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并且会推动生物燃料利用的进一步推广。而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不但会提高对能源作物的需求,而且还会加强农产品与石油两个市场的联系,使粮食价格紧随能源市场价格波动。目前,我国继巴西、美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消费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2015年我国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将达到300万吨,如果我国按照该预定目标来生产生物燃料乙醇,到2015年,将会导致我国农产品价格上升约30%(马凯、潘焕学,2013)。可以用如下的公式来描述能源价格上涨对粮食价格的需求推动效应机制:  
(二)研究方法
1.Ganger因果检验
为了判定原油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是否会产生长期影响,首先应当对原油价格以及农产品价格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来判定各个序列的平稳性。若序列不平稳则需要进一步判定其单整阶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协整检验,以判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均衡关系,若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应建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Granger因果检验。VEC 模型的表达式如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84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