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值日班长制度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以cs小学为例【字数:15875】

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与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管理模式逐渐被“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型管理模式所取代。值日班长制度正是在这个管理模式中产生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在具体实践中浮现出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值日班长制度的实施更容易产生问题,在选拔制度的合理性、学生参与程度的高低、教师指导的程度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通过观察法、问卷法,辅之以访谈法对小学低年级值日班长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的改进策略。在C市S小学向教师发放自编问卷50份回收45份。
目录
一、 引言
(一)选题缘由1
(二)研究背景1
(三)相关概念界定1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1
(五)研究方法3
二、小学低年级值日班长制度实施现状调查
(一)教师对值日班长制度的运用现状4
1.值日班长制度实施规模现状4
2.值日班长在实施中担负的主要职责5
(二)教师对值日班长制度实施的指导现状5
1.教师对值日班长的选拔方式5
2.教师对值日班长工作有效性的判断方式6
3.教师对值日班长工作有效的应对措施7
4.教师对值日班长工作无效的应对措施8
5.教师对值日班长制度的参与现状9
(三)学生对值日班长制度的参与现状9
1.学生担任值日班长的动机9
2.学生在值日班长制度实施中的参与度9
3.学生对值日班长的态度10
4.学生执行值日班长权力的方式10
5.学生处理突发情况的方法11
6.学生担任值日班长的主动性11
三、小学低年级值日班长制度实施改进策略
(一)班主任层面12
1.提高对值日班长制度的认识12
2.加强对值日班长的规划指导12
3.增进与任课教师的交流合作12
4.增加对值日班长的激励手段13
(二)学生层面13
1.明确职能,认真负责13
2.端正态度,主动参与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三)学校层面13
1.提供平台,促进班主任交流13
2.健全机制,督促班主任实施14
3.评价监督,增加制度生命力14
(四)家校合作层面14
1.加强家校交流,理解值日班长职务14
2.增加说明鼓励,配合值日班长工作14
结论15
参考文献16
附录17
致谢20
一、引言
(一)选题缘由
笔者在师范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班级管理的相关内容,对有效的班级管理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阅读书籍时对值日班长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教育实习的实践过程中,笔者留心观察各个班级班级管理的方式,发现值日班长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所发挥的效力在各班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各项能力发展水平都较低,班主任与班级之间也处于磨合阶段,值日班长制度的实施面临的问题更复杂多样。对低年级值日班长制度的研究,对教师运用这一制度进行有效班级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背景
我国绝大部分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教学活动,班级是由班主任、一名或几名任课教师以及学生群体组成的学校基层组织,学校的教育功能主要在班级中实现。为确保各项班级活动的顺利的开展就需要实施班级管理。在我国,班额数普遍偏大的情况下,单凭班主任一人或几名任课教师进行管理效率明显不高,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将教师管理与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目前存在的自主管理模式主要有班干部管理模式和值日班长管理模式。班干部管理模式的运用已经比较广泛且成熟,值日班长制度的实施还在不断探索中。
当前,我国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这在班级管理中就要求学生有主人翁的意识,自觉帮助老师进行班级管理,过往的“保姆式”班主任一人“大包大揽”的管理方法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转变。
(三)相关概念界定
值日班长的概念与班长相近,班长是长期的而值日班长的任职时间只有一天,采取班级认定的轮换方式人人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值日班长的职能范围包含了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在这一制度下,学生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这一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我国实施的值日班长制度是基于国情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国外由于班额比较小,基本不采用值日班长制度来辅助教师管理班级,对于班干部的设置也大相径庭,在日本的学校人人都是班干部,设置了班长、摆放桌椅管理员、分饭管理员、鞋柜鞋箱清理员、电源开关管理员等,名目之细,涵盖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国内学校班额普遍较大,在国内的教育体制下,将值日班长制度纳入班级管理的层面,能辅助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在值日班长制度的现状研究上,苏州大学卞彩云通过问卷和访谈从班主任对这一制度的认识现状、指导现状以及学生参与配合的现状进行研究。对值日班长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班主任实施上的不到位,学校没有监督管理,家长对这一制度不重视,导致制度的应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是没有发挥最大的功能。[]
在值日班长制度的意义研究上,我国学者也从多方面做出了阐述,如葛长江提出值日班长制度的实施要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班主任仅对这一制度负责并且监督其实施,使学生获得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与体验并在小学生时期建立起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对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毛爱群认为值日班长制度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民主观念、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上有卓越成效。[]郭跃提出值日班长制度不仅有效的缓解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而且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了其参与班级管理和学习的热情,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这对于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是极有帮助的。[]
在对值日班长制度具体实施的研究上,我国的研究者通过在各级各类的学校中的调查研究论述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如董晶晶、耿欢展示出乡村小学四年级值日班长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尴尬情况的两个生动案例,提出在实施值日班长制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主动调整前期准备、职能范围、任职时间等来适应乡村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王先平明确了班干部运作具体程序:构建制度—制度学习—班干部产生—班干部组织的具体运作—离职评价。[]葛长江以高中二年级的一个班级中值日班长的具体实施为例,论述了值日班长的选拔要点,规定了值日班长的11条职责。提出选举七名值周班长监督值日班长,四名分管安全、学习、卫生和纪律的常务班长直接对班主任和班长负责,督促值周班长的工作。[]江琴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如渴望参与班级管理、渴望获得教师的信任、冲动性强等特点制定了一套管理办法。变学生“别人要我干”为“我必须这样做”另外,还提出了要与家长积极配合,主动与家长合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f/6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