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20191226194251]
摘要
苏州古典园林艺术讲究“师法自然”,更多的是去诠释精神层面的审美,总结出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精粹。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艺术史中的瑰宝,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追求及品格,是需要我们继承与发扬的艺术珍宝。而随着人口密集度的影响,室内生活成为了人们生活最主要、最重要的部分。那么,怎样把苏州古典园林“挪”到室内居住环境中,怎样把传统的造园手法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空间当中,这将是迫切、新颖及深刻的探讨,对现代室内设计有着深远影响。
本课题通过对苏州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中的对比设计手法与统一设计手法加以研究、分析与理解,并对将古典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运用到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成功案例加以分析,来总结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方式及意义。从而打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天人合一的宜居室内空间。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苏州园林;空间对比、空间统一设计手法;室内设计;运用
目 录
1.引言 1
2.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 2
2.1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概述 2
2.2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的内涵 2
2.2.1巧于引借 2
2.2.2小中见大、曲径通幽 2
2.2.3山重水秀、柳暗花明 3
2.3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常用组合关系 3
2.3.1主与从 3
2.3.2疏与密 3
2.3.3内与外 4
2.3.4藏与露 4
3.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运用的意义 4
3.1丰富室内空间的层次关系 4
3.2突出室内空间意境上的表达 5
3.3提高室内空间的视觉美感 5
4.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5
4.1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以苏州博物馆新馆
和万科第五园为案例分析 5
4.1.1苏州博物馆新馆案例分析 5
4.1.2万科第五园案例分析 6
4.2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方式 7
4.2.1室内空间布局构图 7
4.2.2室内空间隔墙及其隔断 7
4.2.3室内空间光色处理 8
5.结语 10
6.参考文献 11
7.致谢 12
1.引言
中国三千年悠远的造园史,造就了精湛而又别具一格的造园艺术成就。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对空间的处理艺术。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精品之作,它博大而又精深。现代室内空间设计应借鉴苏州古典园林对比与统一的空间设计造园手法,融合主观空间构思,注重营造意境,结合当代的审美观,把苏州古典园林“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空间设计精粹运用到现代室内空间设计当中,从而提高现代室内空间设计艺术精神文化内涵。和任何事物一样,园林艺术也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其不断的变化发展,很大程度体现在对人和自然的关系处理上。人和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人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依赖大自然而生存。“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苏州园林园林艺术旨趣符合人类的审美情趣,符合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对于打造宜居的室内空间相辅相成。
“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6~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这是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对苏州园林的评价。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分析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对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2.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
2.1 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概述
“空间(space)”源自拉丁文“spatium”,意思是在日常的三维场所生活体验当中符合特定几何环境的一组元素或者地点,也指两点间的距离或者特定的边界间的虚体区域。[1]空间是哲学意义上的概念,也是美学艺术的范畴,既是高度意义上的抽象,又是具体方面的存在。大千世界,千变万化,从宏观到微观的物质,无不存在于空间当中。苏州园林的空间结构,即组成园林的各个空间元素,他们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呼应的,在造园当中缺一不可。
古代造园师在对苏州园林的空间对比的处理上一般采用大小对比、主次对比、虚实对比等设计手法,对比手法强调把两种或者多种的形态元素加以对比、衬托,突出主次。在对比的同时又强调空间的统一性,苏州园林空间统一设计手法处理表现在空间形状的统一规整,色彩的协调统一,光线明暗关系处理的统一以及结构形态表现上的统一和整体风格的统一性。苏州园林的空间对比与统一相辅相成,过于强调对比会显得杂乱无章,过于强调统一又会显得没有主次。苏州园林正是运用空间对比与统一的设计手法来对园林空间进行处理,来追求形体、光、色上的变化和谐,使空间具有整体性,层次感。
2.2 古典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的内涵
2.2.1 巧于因借
借景手法在苏州园林造园艺术处理手法中是十分重要的,具有很鲜明的中国造园特色。计成在《园治》一书中总结出了“借景”的理论概念,清初造园家李渔也在其《一家言》一书中论述了“取景在借”的思想。苏州留园可以远借虎丘的山景。拙政园在靠墙的地方堆砌一处假山,在上面建一亭子“两宜亭”,隔墙的优美景色就一览无余,这种突破围墙的视觉限制也是“借景”。
2.2.2 小中见大、曲径通幽
“小中见大”、“曲径通幽”是几千年来中国造园家在遵循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艺术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出的许多成熟的造园手法中的重要经验。就像“咫尺山林”的意思一样,在狭小的空间里营造一个给人在感觉上相对大的自然环境,这就是“小中见大”。“曲径通幽”起到一个欲扬先抑的作用,就是营造一个幽静的环境给人们,然后通过曲折起伏的路径,使人们从纷扰的环境来到这个幽静之处,有一种脱离尘世的感觉,给人精神上的静养。
2.2.3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陆游对自然山村景色的描写。为了营造有变化、有层次、有节奏的的园林优美景色,不使美景尽收眼底,古代的造园艺术家们巧妙创造出“意境园林”造园手法。当人们通过一段曲折的、封闭的行程,眼前突然出现了世外桃源般的优美的开阔的景色,视野为之一开,精神为之一振,给人惊喜。
除以上之外,在园林的建筑中,窗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代美学宗师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曾有一句:“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2]”在同一个窗子前,从不同的角度向外看去,都会有不同的视觉体验。
2.3 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常用组合关系
苏州园林空间艺术“尽错综之美,穷技巧之变”,可见它的精巧设计,奇妙构思,达到了极高的设计境界。从艺术形式角度来看园林的话,那么,园林的空间构成和组合是其艺术形成主要方面。
2.3.1. 主与从
苏州园林把多个独立个体整体考虑,因此在空间中也形成了主与从的差异关系,以便在相互映衬的对比中达到和谐统一的关系。同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上,既不能因为内容过多了,对象之间各不相同而设计繁琐、复杂。也不能因为过分的去突出重点,而产生死板、单调。主体大多都用色比较鲜明,对比比较强烈,那么其他部位则可以中性而谦和一些。要有主次之分。
2.3.2 疏与密
在中国画中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疏与密的关系处理技法。苏州园林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布局,像中国画也讲究疏密有致,即疏的地方可以一概而过,密的地方处理严谨细腻,在整体布局上不要太过小巧,要有疏有密得组织,要像画一样该留白的地方留白,所以巧于借景的结构布局的同样适用于室内设计。室内适用借景的原因是受室内面积上或资金上的限制,这样借用他处的景物,引入室内,使得“借”的景与室内的景相映相衬,浑然一体。起到小中见大的视觉效果,苏州园林像茶一样耐品、耐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每看都会有全新的感受。所以我们在室内的设计中要讲究意境相随,要做到疏密得体。
2.3.3 内与外
从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等围墙的结构方式上就可以看到古人在对内与外的处理上的一些设置,内与外区分上的重视。外,围墙封闭而高耸,内,庭中的房间开敞而通透。在现代室内设计当中,推陈致新,把苏州园林的造园技法中对空间元素的处理技巧引入室内,使室内对内通透、美观,对外宏伟、壮观。
2.3.4 藏与露
“视景为达到最佳效果,应该只在规划中最恰当的位置才完全展露出来。[3]”藏与露,苏州园林的主人们养生上讲究“顺其自然”,所以在传统的设计当中也十分善于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将优点彰显强调、突出,将不足之处巧妙的掩藏是古代造园艺术家的高明的地方。“藏”的意思不是完全藏起来,一点看不见,也不是一览无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的话,“藏是为了更好的露”。
摘要
苏州古典园林艺术讲究“师法自然”,更多的是去诠释精神层面的审美,总结出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精粹。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艺术史中的瑰宝,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追求及品格,是需要我们继承与发扬的艺术珍宝。而随着人口密集度的影响,室内生活成为了人们生活最主要、最重要的部分。那么,怎样把苏州古典园林“挪”到室内居住环境中,怎样把传统的造园手法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空间当中,这将是迫切、新颖及深刻的探讨,对现代室内设计有着深远影响。
本课题通过对苏州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中的对比设计手法与统一设计手法加以研究、分析与理解,并对将古典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运用到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成功案例加以分析,来总结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方式及意义。从而打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天人合一的宜居室内空间。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苏州园林;空间对比、空间统一设计手法;室内设计;运用
目 录
1.引言 1
2.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 2
2.1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概述 2
2.2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的内涵 2
2.2.1巧于引借 2
2.2.2小中见大、曲径通幽 2
2.2.3山重水秀、柳暗花明 3
2.3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常用组合关系 3
2.3.1主与从 3
2.3.2疏与密 3
2.3.3内与外 4
2.3.4藏与露 4
3.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运用的意义 4
3.1丰富室内空间的层次关系 4
3.2突出室内空间意境上的表达 5
3.3提高室内空间的视觉美感 5
4.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5
4.1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以苏州博物馆新馆
和万科第五园为案例分析 5
4.1.1苏州博物馆新馆案例分析 5
4.1.2万科第五园案例分析 6
4.2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方式 7
4.2.1室内空间布局构图 7
4.2.2室内空间隔墙及其隔断 7
4.2.3室内空间光色处理 8
5.结语 10
6.参考文献 11
7.致谢 12
1.引言
中国三千年悠远的造园史,造就了精湛而又别具一格的造园艺术成就。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对空间的处理艺术。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精品之作,它博大而又精深。现代室内空间设计应借鉴苏州古典园林对比与统一的空间设计造园手法,融合主观空间构思,注重营造意境,结合当代的审美观,把苏州古典园林“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空间设计精粹运用到现代室内空间设计当中,从而提高现代室内空间设计艺术精神文化内涵。和任何事物一样,园林艺术也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其不断的变化发展,很大程度体现在对人和自然的关系处理上。人和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人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依赖大自然而生存。“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苏州园林园林艺术旨趣符合人类的审美情趣,符合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对于打造宜居的室内空间相辅相成。
“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6~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这是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对苏州园林的评价。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分析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对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2.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
2.1 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概述
“空间(space)”源自拉丁文“spatium”,意思是在日常的三维场所生活体验当中符合特定几何环境的一组元素或者地点,也指两点间的距离或者特定的边界间的虚体区域。[1]空间是哲学意义上的概念,也是美学艺术的范畴,既是高度意义上的抽象,又是具体方面的存在。大千世界,千变万化,从宏观到微观的物质,无不存在于空间当中。苏州园林的空间结构,即组成园林的各个空间元素,他们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呼应的,在造园当中缺一不可。
古代造园师在对苏州园林的空间对比的处理上一般采用大小对比、主次对比、虚实对比等设计手法,对比手法强调把两种或者多种的形态元素加以对比、衬托,突出主次。在对比的同时又强调空间的统一性,苏州园林空间统一设计手法处理表现在空间形状的统一规整,色彩的协调统一,光线明暗关系处理的统一以及结构形态表现上的统一和整体风格的统一性。苏州园林的空间对比与统一相辅相成,过于强调对比会显得杂乱无章,过于强调统一又会显得没有主次。苏州园林正是运用空间对比与统一的设计手法来对园林空间进行处理,来追求形体、光、色上的变化和谐,使空间具有整体性,层次感。
2.2 古典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的内涵
2.2.1 巧于因借
借景手法在苏州园林造园艺术处理手法中是十分重要的,具有很鲜明的中国造园特色。计成在《园治》一书中总结出了“借景”的理论概念,清初造园家李渔也在其《一家言》一书中论述了“取景在借”的思想。苏州留园可以远借虎丘的山景。拙政园在靠墙的地方堆砌一处假山,在上面建一亭子“两宜亭”,隔墙的优美景色就一览无余,这种突破围墙的视觉限制也是“借景”。
2.2.2 小中见大、曲径通幽
“小中见大”、“曲径通幽”是几千年来中国造园家在遵循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艺术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出的许多成熟的造园手法中的重要经验。就像“咫尺山林”的意思一样,在狭小的空间里营造一个给人在感觉上相对大的自然环境,这就是“小中见大”。“曲径通幽”起到一个欲扬先抑的作用,就是营造一个幽静的环境给人们,然后通过曲折起伏的路径,使人们从纷扰的环境来到这个幽静之处,有一种脱离尘世的感觉,给人精神上的静养。
2.2.3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陆游对自然山村景色的描写。为了营造有变化、有层次、有节奏的的园林优美景色,不使美景尽收眼底,古代的造园艺术家们巧妙创造出“意境园林”造园手法。当人们通过一段曲折的、封闭的行程,眼前突然出现了世外桃源般的优美的开阔的景色,视野为之一开,精神为之一振,给人惊喜。
除以上之外,在园林的建筑中,窗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代美学宗师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曾有一句:“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2]”在同一个窗子前,从不同的角度向外看去,都会有不同的视觉体验。
2.3 苏州园林空间对比与统一设计手法常用组合关系
苏州园林空间艺术“尽错综之美,穷技巧之变”,可见它的精巧设计,奇妙构思,达到了极高的设计境界。从艺术形式角度来看园林的话,那么,园林的空间构成和组合是其艺术形成主要方面。
2.3.1. 主与从
苏州园林把多个独立个体整体考虑,因此在空间中也形成了主与从的差异关系,以便在相互映衬的对比中达到和谐统一的关系。同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上,既不能因为内容过多了,对象之间各不相同而设计繁琐、复杂。也不能因为过分的去突出重点,而产生死板、单调。主体大多都用色比较鲜明,对比比较强烈,那么其他部位则可以中性而谦和一些。要有主次之分。
2.3.2 疏与密
在中国画中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疏与密的关系处理技法。苏州园林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布局,像中国画也讲究疏密有致,即疏的地方可以一概而过,密的地方处理严谨细腻,在整体布局上不要太过小巧,要有疏有密得组织,要像画一样该留白的地方留白,所以巧于借景的结构布局的同样适用于室内设计。室内适用借景的原因是受室内面积上或资金上的限制,这样借用他处的景物,引入室内,使得“借”的景与室内的景相映相衬,浑然一体。起到小中见大的视觉效果,苏州园林像茶一样耐品、耐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每看都会有全新的感受。所以我们在室内的设计中要讲究意境相随,要做到疏密得体。
2.3.3 内与外
从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等围墙的结构方式上就可以看到古人在对内与外的处理上的一些设置,内与外区分上的重视。外,围墙封闭而高耸,内,庭中的房间开敞而通透。在现代室内设计当中,推陈致新,把苏州园林的造园技法中对空间元素的处理技巧引入室内,使室内对内通透、美观,对外宏伟、壮观。
2.3.4 藏与露
“视景为达到最佳效果,应该只在规划中最恰当的位置才完全展露出来。[3]”藏与露,苏州园林的主人们养生上讲究“顺其自然”,所以在传统的设计当中也十分善于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将优点彰显强调、突出,将不足之处巧妙的掩藏是古代造园艺术家的高明的地方。“藏”的意思不是完全藏起来,一点看不见,也不是一览无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的话,“藏是为了更好的露”。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fzsj/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