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色和宝蓝色为主色调的长短款旗袍设计
摘 要中国历史悠久,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旗袍以其鲜明的特色为世界所瞩目,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本篇设计说明书,通过前期调研和构思,确定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了解选题的背景和旗袍的文化。本次服装设计,主要从传统旗袍中提取精髓,合理运用在现代服饰设计中,能展现出中国旗袍元素的独特魅力。从款式结构、面料、色彩等几个方面对传统旗袍进行改良设计,重新塑造旗袍的新款式、新形象,也能迎合现代人们对于服饰美观性、功能性等要求,增加服饰的文化内涵,提高中国传统服饰在现代服装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次系列设计为在传统旗袍的基础上结合西方裁剪和面料二次再造的设计方法,设计出一系列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新时代改良旗袍礼服。
本次设计主题名为印象中国,是一系列在传统旗袍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改造,成为新款的改良旗袍礼服。新艺术风格与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造型上主要凸显女性“S”形曲线美,以自由、奔放、流畅的线条来描绘富于流动感和生命力的形态。样式繁复的传统元素装饰品,打造出具有时代感的古典美。颜色上主要以大红色和宝蓝色为主,然后运用色彩斑斓的刺绣来装饰,色彩分明的运用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感。文中将通过灵感来源、色彩分析、款式结构等来介绍本系列设计。面料的选择,缝制工艺等也做出了详细的介绍。目 录
1 设计前期调研构思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 选题的背景 1
1.3 旗袍的渊源 1
1.3.1 旗袍的传说 1
1.3.2 旗袍的历史 2
1.3.3 旗袍的发展 3
1.4 2016春夏时装周趋势分析 4
1.4.1 重点色彩 4
1.4.2 细节/元素分析 5
1.4.3 款式/廓形 6
1.4.4 面料/印花 7
2 设计说明
2.1 灵感来源 8
2.2 设计效果图 8
2.3 色彩分析 8
2.3.1 色彩来源图片 9
2.3.2 本系列设计的配色方案 9
2.4 面料的采集 9
2.4.1 主面料 9
2.4.2 辅助面料 10
2.5 款式设计 10
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6 结构设计 13
2.7 服装装饰设计 14
2.7.1 装饰品的灵感来源 15
2.7.2 装饰品设计 15
2.8 成品展示 16
3 服饰配件设计
3.1 发型妆容设计 17
3.2 配饰设计 17
4 动态展示
总结与展望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0
1 设计前期调研构思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素有“衣冠之国”的美称,作为衣、食、住、行当中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首要用品,它的内涵相当的丰富。在生活中,服装不仅起着护体御寒和美化人们生活的作用,而且也在无形中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随着当今社会生产与商业经济的发展,服饰从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需求转为满足审美与文化需求。服装记录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自古以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服饰在情感语言文化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体现在实用文化与审美文化的和谐统一,处在生成与再生成的过程中。服饰总是以多种新的方式传递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传达着一个民族或地域的风土人情。
综上可见,服装之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否将文化资源创造性地转化为文化资本,将成为当今服装设计从事者是否能够安身立命的关键。
1.2 选题的背景
在《花样年华》这部电影里,女主张曼玉在电影中不断频繁地更换各式各样的旗袍,这部电影曾经让旗袍在中国流行了一把。如今很多中国女性在走红毯的时候也乐于展示中国旗袍,甚至在一些正规浓重的场合,如婚礼、宴会、采访中,旗袍被作为首选。
在本次的设计中,将传统的旗袍与现代技术向结合,设计制作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本次设计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改良传统旗袍,向众人展示旗袍的独特魅力,了解旗袍文化,让众人感受东方女性独特的魅力。
1.3 旗袍的渊源
1.3.1 旗袍的传说
旗袍,有一个关于它的传说:从前,在镜泊湖畔有一个满族的打渔女。因为面容俊俏却长得黑,因此当地人都叫她“黑妞”。黑妞为了打鱼方便,就把原来的大套裙装经过裁剪变成窄小的多扣袢裙便装。经过裁剪后的裙装穿起来既省布又合体,劳动也很方便不碍事。可谁曾想到就是这样一件改装后的长衫却葬送了她的性命。
有一年,当时的皇帝梦见先皇告诉他,在北国故都有一位身骑士龙,头戴平顶卷沿乌盔,手托白玉方印,身穿十二扣锦袍的姑娘能帮他治理天下。因此皇上就派钦差去北国故都选妃。在选妃当天,黑妞去姥姥家串门,在去姥姥家的路上,黑妞给姥姥买了一块豆腐,看见前方人山人海的人群,也挤上去凑热闹。三伏天的太阳总是能把人晒得头晕,于是黑妞就将买来的豆腐托在手上用以遮挡太阳光。这一幕刚好被钦差大人看见了,于是钦差指着她大喊:“娘娘在这里!”,就这样黑妞进了皇宫,被皇上封为“黑娘娘”。
黑妞用自己的智慧为家乡父老创造了福利,为穷人做了许多好事,她的这些举动让关东乡亲们非常喜爱感动,因此到处响起八角鼓、跳起满族舞,来歌颂黑娘娘的功德。在后来,黑妞见宫廷里的山河地理裙又肥又长,在地上拖着半截,走路还经常被鞋踩着,实在是可惜又觉得浪费布料,因此她就自己动手把裙子裁开,改造成以前打鱼时穿的那种裙装。哪曾想到,她的这些行为被被嫉妒她的嫔妃些看见了,都跑去向皇上告状,说黑娘娘将山河地理裙剪掉了,这分明是要将皇上的江山一分为二啊!皇上听后大怒,认为她擅自改变宫廷服饰有罪,上前给黑妞一脚踢去,正好踢在黑妞的后心上,就这样黑妞死在了皇宫里。
关东满人听到黑妞死去的消息后,大哭了三天。旗人家的妇女为了纪念黑妞,都穿起了她裁剪的那种裙装来纪念她。后来,在旗的妇女认为这种裙装穿起来方便,因此越来越多人都开始穿这种裙装,并把这种裙装称之为“旗袍”。当然,这只是一个关于旗袍的极具传奇色彩的传说。
1.3.2 旗袍的历史
中国历史悠久,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旗袍以其鲜明的特色为世界所瞩目,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旗袍起源于旗人所穿的袍服,而北京市旗人聚居最多的地方,所以知道清末民初,旗袍都是属于京派文化的。清朝的旗人所穿的袍服有男女之分,但是由于旗袍是女装,所以旗袍可以说是来源于旗女所穿的袍服。清朝初期,瘦长紧窄小袖的旗女袍服到了清朝末初已经变成了宽大繁琐的袍服。而此时的清王朝正面临着国家即将灭亡的境地,于是为了挽救国家危难,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派遣大批的留学生到国外去学习,军队也重新改练。于是,西式的服装最先出现在军人和中国学生之中。西式服装的出现,为审美的标准提供了另一个参照物,这直接影响了社会传统服饰观念的变更。可以说西式服装的入境是日后融贯中西款型旗袍的一个开端。如图1.1清代旗袍。
本次设计主题名为印象中国,是一系列在传统旗袍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改造,成为新款的改良旗袍礼服。新艺术风格与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造型上主要凸显女性“S”形曲线美,以自由、奔放、流畅的线条来描绘富于流动感和生命力的形态。样式繁复的传统元素装饰品,打造出具有时代感的古典美。颜色上主要以大红色和宝蓝色为主,然后运用色彩斑斓的刺绣来装饰,色彩分明的运用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感。文中将通过灵感来源、色彩分析、款式结构等来介绍本系列设计。面料的选择,缝制工艺等也做出了详细的介绍。目 录
1 设计前期调研构思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 选题的背景 1
1.3 旗袍的渊源 1
1.3.1 旗袍的传说 1
1.3.2 旗袍的历史 2
1.3.3 旗袍的发展 3
1.4 2016春夏时装周趋势分析 4
1.4.1 重点色彩 4
1.4.2 细节/元素分析 5
1.4.3 款式/廓形 6
1.4.4 面料/印花 7
2 设计说明
2.1 灵感来源 8
2.2 设计效果图 8
2.3 色彩分析 8
2.3.1 色彩来源图片 9
2.3.2 本系列设计的配色方案 9
2.4 面料的采集 9
2.4.1 主面料 9
2.4.2 辅助面料 10
2.5 款式设计 10
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6 结构设计 13
2.7 服装装饰设计 14
2.7.1 装饰品的灵感来源 15
2.7.2 装饰品设计 15
2.8 成品展示 16
3 服饰配件设计
3.1 发型妆容设计 17
3.2 配饰设计 17
4 动态展示
总结与展望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0
1 设计前期调研构思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素有“衣冠之国”的美称,作为衣、食、住、行当中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首要用品,它的内涵相当的丰富。在生活中,服装不仅起着护体御寒和美化人们生活的作用,而且也在无形中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随着当今社会生产与商业经济的发展,服饰从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需求转为满足审美与文化需求。服装记录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自古以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服饰在情感语言文化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体现在实用文化与审美文化的和谐统一,处在生成与再生成的过程中。服饰总是以多种新的方式传递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传达着一个民族或地域的风土人情。
综上可见,服装之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否将文化资源创造性地转化为文化资本,将成为当今服装设计从事者是否能够安身立命的关键。
1.2 选题的背景
在《花样年华》这部电影里,女主张曼玉在电影中不断频繁地更换各式各样的旗袍,这部电影曾经让旗袍在中国流行了一把。如今很多中国女性在走红毯的时候也乐于展示中国旗袍,甚至在一些正规浓重的场合,如婚礼、宴会、采访中,旗袍被作为首选。
在本次的设计中,将传统的旗袍与现代技术向结合,设计制作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本次设计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改良传统旗袍,向众人展示旗袍的独特魅力,了解旗袍文化,让众人感受东方女性独特的魅力。
1.3 旗袍的渊源
1.3.1 旗袍的传说
旗袍,有一个关于它的传说:从前,在镜泊湖畔有一个满族的打渔女。因为面容俊俏却长得黑,因此当地人都叫她“黑妞”。黑妞为了打鱼方便,就把原来的大套裙装经过裁剪变成窄小的多扣袢裙便装。经过裁剪后的裙装穿起来既省布又合体,劳动也很方便不碍事。可谁曾想到就是这样一件改装后的长衫却葬送了她的性命。
有一年,当时的皇帝梦见先皇告诉他,在北国故都有一位身骑士龙,头戴平顶卷沿乌盔,手托白玉方印,身穿十二扣锦袍的姑娘能帮他治理天下。因此皇上就派钦差去北国故都选妃。在选妃当天,黑妞去姥姥家串门,在去姥姥家的路上,黑妞给姥姥买了一块豆腐,看见前方人山人海的人群,也挤上去凑热闹。三伏天的太阳总是能把人晒得头晕,于是黑妞就将买来的豆腐托在手上用以遮挡太阳光。这一幕刚好被钦差大人看见了,于是钦差指着她大喊:“娘娘在这里!”,就这样黑妞进了皇宫,被皇上封为“黑娘娘”。
黑妞用自己的智慧为家乡父老创造了福利,为穷人做了许多好事,她的这些举动让关东乡亲们非常喜爱感动,因此到处响起八角鼓、跳起满族舞,来歌颂黑娘娘的功德。在后来,黑妞见宫廷里的山河地理裙又肥又长,在地上拖着半截,走路还经常被鞋踩着,实在是可惜又觉得浪费布料,因此她就自己动手把裙子裁开,改造成以前打鱼时穿的那种裙装。哪曾想到,她的这些行为被被嫉妒她的嫔妃些看见了,都跑去向皇上告状,说黑娘娘将山河地理裙剪掉了,这分明是要将皇上的江山一分为二啊!皇上听后大怒,认为她擅自改变宫廷服饰有罪,上前给黑妞一脚踢去,正好踢在黑妞的后心上,就这样黑妞死在了皇宫里。
关东满人听到黑妞死去的消息后,大哭了三天。旗人家的妇女为了纪念黑妞,都穿起了她裁剪的那种裙装来纪念她。后来,在旗的妇女认为这种裙装穿起来方便,因此越来越多人都开始穿这种裙装,并把这种裙装称之为“旗袍”。当然,这只是一个关于旗袍的极具传奇色彩的传说。
1.3.2 旗袍的历史
中国历史悠久,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旗袍以其鲜明的特色为世界所瞩目,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旗袍起源于旗人所穿的袍服,而北京市旗人聚居最多的地方,所以知道清末民初,旗袍都是属于京派文化的。清朝的旗人所穿的袍服有男女之分,但是由于旗袍是女装,所以旗袍可以说是来源于旗女所穿的袍服。清朝初期,瘦长紧窄小袖的旗女袍服到了清朝末初已经变成了宽大繁琐的袍服。而此时的清王朝正面临着国家即将灭亡的境地,于是为了挽救国家危难,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派遣大批的留学生到国外去学习,军队也重新改练。于是,西式的服装最先出现在军人和中国学生之中。西式服装的出现,为审美的标准提供了另一个参照物,这直接影响了社会传统服饰观念的变更。可以说西式服装的入境是日后融贯中西款型旗袍的一个开端。如图1.1清代旗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fzsj/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