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传统建筑元素在咖啡馆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江南传统建筑元素在咖啡馆设计中的运用研究[20191226195412]
摘要
咖啡馆作为文化的传播地,本身就处在设计的前沿。而本论文针对现代咖啡馆缺乏地域性文化设计的现状,重点研究了江南传统建筑元素的设计文化。江南传统建筑元素作为独立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拥有着的文化内涵是无可媲美的。在将江南的咖啡馆地域化的过程中,把江南传统建筑元素融入到咖啡馆的设计里,这同时对它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江南传统建筑元素作为引线,了解了江南传统建筑元素在咖啡馆空间里的运用,在现代设计的理念和元素的冲击之下,让咖啡馆不仅要保持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要容纳地域性的文化情结。以期将这些传统建筑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咖啡馆设计中。来营造出江南安逸闲适的氛围,带给人们新的不同于一般咖啡馆的感受。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传统建筑建筑元素咖啡馆设计
目 录
引言1
1. 现代咖啡馆设计现状1
1.1咖啡馆的历史简介1
1.2咖啡馆的中国化历史2
1.3现代咖啡馆设计现状2
2. 江南传统建筑设计元素2
2.1江南传统文化背景2
2.2城市肌理3
2.3传统建筑元素5
2.3.1图案5
2.3.2色彩5
2.3.3建筑构件6
2.3.4传统建筑空间布局手法6
3. 江南传统建筑元素在咖啡馆设计中的运用7
3.1江南传统建筑色彩搭配在咖啡馆设计中的运用7
3.2江南传统建筑图案在咖啡馆设计中的运用8
3.3江南传统建筑构件在咖啡馆设计中的运用8
3.4江南传统建筑空间布局手法在咖啡馆设计中的运用9
3.5陈设在咖啡馆氛围营造中的运用9
3.6案例分析10
结语14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引言
江南的传统建筑伴随着历史的步伐在不断前进不断变化着,但是作为最传统的文化传承却从始至终都留存着。
江南水乡,北起长江,南至金温,西自浙皖之交,东达东海之滨,这里的山川秀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可谓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赋予了江南与众不同的建筑文化,各种不同的建筑理念、建筑流派、建筑样式、各种结构及大量的革新材料,虽然在材料、施工的技术和框架的结构上有着差异。但各时代的江南建筑依然蕴含着很多独特的江南传统文化,各类代表性的符号从始而终的秉承着传承江南文化的使命,一代代传统的江南人将他们的江南风俗人情封印在一座座亭台楼阁建筑中,从材料的选择到图案的抠选再到颜色的搭配为我们讲述了那些年江南的岁月的变迁。
随着时代的发展江南传统建筑文化正在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融入进现代社会的餐饮空间中。以咖啡馆为例,从西方文化开始在中国传播,咖啡馆便成了中国人不可缺少的休闲娱乐场所之一。咖啡馆既是人们放松的场所,也是各国文化的交流地,它折射出西方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历史。西方化的咖啡馆在遇见了中国的江南建筑文化后做出的改变,让咖啡馆在不仅要保持本身的文化内涵的同时又要兼容江南的传统文化情结,使得咖啡馆更具有江南风味。融入了江南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咖啡馆在本土化的同时也对江南的传统建筑元素进行着改造、提炼与运用,使之更加富有独特的时代性与文化性。
1.现代咖啡馆设计现状
1.1咖啡馆的历史简介
咖啡这一词语来源于希腊语“Kaweh”,它的意思为力量与热情。咖啡的起源是埃塞俄比亚但随着17世纪早期的海外殖民运动,咖啡被传到了世界各地并刮起了属于咖啡的流行风潮。伴随着咖啡文化的传播,专门经营咖啡饮品的场所——咖啡馆也随之应运而生了。最早的咖啡馆被叫做“Kaveh Kanes”,是在麦加建成的。虽然开始的时候是出于宗教的一种目的,但是很快的这些地方就成了一些人下棋、唱歌、闲聊、跳舞和欣赏音乐的好地方。再到后来咖啡馆的功能逐渐具象:茶、可可、酒类饮料和各式点心甚至菜肴都有供应;而在有的咖啡馆,人们甚至还可以留宿,因此经常时至午夜还是灯火通明,非常的热闹。从麦加为起始点,咖啡馆开始蔓延至亚丁、开罗(Cairo)和梅迪纳(Medina)。随后咖啡厅这种休闲娱乐场所也逐渐开始成为了欧美人民的重要社交场所。而现如今的咖啡馆已经是人们休闲娱乐和商务交流的好去处了。语言学家塞缪尔·约翰逊曾经说过,咖啡馆不仅仅是出售咖啡的地方,还是思想、生活方式和哲学理念发生碰撞的地方。
而我们从咖啡馆的定义来看,咖啡馆体现了很多的社会功能,例如:放松的场所; 个人生活的地方;宣泄情绪的空间;抒发情感的环境等等。
1.2咖啡馆的中国化历史
?咖啡馆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已经不可考证,但据清末民初徐珂的叙述:“饮咖啡:欧美有咖啡店,略似我国之茶馆。天津上海亦有之,华人所仿设者也。兼售糖果以佐饮”。徐珂的书中采用了许多人的笔记,因而可以推断出所谈之事出现在清末。由此可见到了民国时期,咖啡馆、咖啡厅已经在各大城市普遍出现。开始时咖啡馆一般开在靠海的城市主要提供给外国水手,后来由于许多归国华侨在回国后仍然保持着喝咖啡的习惯,他们也成为了咖啡馆的主要消费者之一。但在后来的一大段时间里对于国人来说咖啡就等于速溶。直至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发展不断加速,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咖啡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咖啡馆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1.3现代咖啡馆设计现状
21世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咖啡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接受,咖啡文化也开始充溢着生活的每个时刻。渐渐地咖啡不再仅仅是一种饮料,它逐渐与这个时代的时尚、品味和个性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数量上来看,各地的咖啡馆多如牛毛,但实际上不少是以快餐式的连锁模式存在着,装修也更显得现代化,但并不具有地域性特征,因而总是千篇一律。又或是承袭了原本国外品牌的原汁原味的风格,对于这一类的咖啡馆又稍显正统,并不十分适合于多元化的中国消费者。当然也有一些尝试着将二者融合在一起来迎合中国的市场,有成功的,也有画虎反像猫的。不管如何对于中国巨大的咖啡消费市场来说,咖啡馆的各种设计或许还处于萌芽的阶段,我相信再经过一些年,中国的咖啡馆设计终会找到自己的一条道路来。
2.江南传统建筑设计元素
2.1江南建筑文化背景
江南建筑的历史往上可以追溯到距今大约七千多年以前的河姆渡时期。我们的祖先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着居住、生活方式。从商代的民居聚落到魏晋南北朝的经济中心南移,再到南宋时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空前大发展,明清时的江南已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的区域,文人雅士、达官显贵、地主富商纷纷在此建宅,鳞次栉比的亭台楼阁各具特色。因为江南地区人口密集,土地珍贵因而江南的建筑极省空间,也因此而显得精巧有余而气派不足。
江南古镇的建筑的普遍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相似,住宅的大门多在中轴线上,迎面而来的是大厅,而后又面的内院常是二层建筑。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被称为天井,仅作采光和排水使用。而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这种住宅布局也得名为“四水归堂”。
建筑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种改造受传统思想、风俗所影响,在特定的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孕育成长,因而具有地域特征,同时还在特定条件下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具有时代性。江南的古建筑众多,因此蕴含了丰富的历史特色、美学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江南建筑文化。
2.2城市肌理
从肌理的构成来看,肌理就是基本元素的不断重复而形成的。而江南水乡的肌理构成则具有一般的普遍性但又结合了江南水乡的独特地理文化,因而更具有深层次的含义。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古镇的肌理呈现均质性,受科技、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等影响。尤其江南水乡的人们是伴水而居的,因而作为在众多空间网络中的要素之一的水网,比起其他要素对江南城市肌理的影响那更是深远。因此江南的小城镇一般是以水网为骨架,因水成街,形成了古镇肌理的形状,当然不一样大小的街道决定了不同形式的肌理。与街道一样是线性元素的还有巷弄,它们垂直于各条街道同时通向院落建筑,像蜘蛛网一般遍布江南小镇的各个角落,对江南的城市的肌理做着分割
2.3传统建筑元素
在人类从原始社会时代过渡到初期社会性质阶段,符号产生于人的主观活动与客观世界互动,它获取于后天的学习和总结。然而当符号成为大家约定俗成的主观认同的现象时,符号也就成为了群体的意志。符号是一种抽象的相似性辩证,反映到建筑空间中就是从原始的图腾到现代的审美,符号所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经验和认知,它依附于经验,是人类通过自身与世界互动的结果。例如图案、颜色、文字、语言等等。
2.3.1图案
传统的建筑艺术一般会和本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的抽象会影响建筑空间的内在的底蕴。因此图案文化受民族性和信仰崇拜的影响。而受民族性影响通俗的讲是指看到建筑或者进入建筑空间中就可以感受到这个民族的特点。图案凝聚了众多的文化信息,给人以传统信息的共鸣,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传统文化情愫。灵活的应用属于江南传统文化类型的建筑图案,其方式既可以在传统建筑的原型里提取某些元素直接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也可以是把那些元素进行再处理来加以运用。再处理的办法有很多可以是概括、提炼,也可以是简化、抽象甚至是升华。例如:截取传统图案的一部分进行重复重新组成新的图案运用于现代咖啡馆中。当然建筑空间中的图案有时还具有神秘的信仰崇拜。在传统江南建筑中常见的木雕、砖雕、壁画中,会有很多常见的一些祥瑞的图案和造型。特别是一些带有宗教信仰的特定符号也会经常的出现在民居中,比如道教中的阴阳图,比如佛教中的卍符号、莲花图案和宝塔图案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fzsj/47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