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公楼给排水系统及中水回用设计(附件)
摘 要摘 要由于近年来我国城市国土资源日益稀缺,人口日益密集,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本设计为在新市政府周围兴建的一座高层绿色办公楼。本建筑地上12层为综合办公区,地下1层为车库及水电房等。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生活给水系统设计计算、消防系统设计计算、排水系统设计计算以及中水回用系统的设计计算。本建筑为高层建筑,故采用高低两区的分区给水方式,低区为1~3层,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高区为4~12层,采用无负压直联给水方式。排水方式采用隔层排水。每个楼层均设置消火栓灭火系统以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雨水排放考虑到该建筑为公共建筑,若外排会影响其美观,故采用雨水内排的方式。本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是中水回用系统,其能够有效地利用建筑杂排水,使建筑内部的水循环利用,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节约了水资源。该建筑中水回用系统中,收集盥洗水作为水源水,处理后主要供给冲厕使用,一小部分用作室外绿化用水。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中水回用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高层建筑特点 1
1.2 高层建筑给排水发展历史 2
1.3 我国高层建筑给排水发展历史 2
1.4 建筑给排水发展方向 4
1.5 中水回用 5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6
第二章 工程概况 8
2.1 设计任务 8
2.2 市政给排水资料 8
2.3 设计依据 8
第三章 设计说明书 9
3.1 建筑给水系统 9
3.1.1 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 9
3.1.2 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 9
3.1.3 建筑给水系统的分区 9
2.1.4 建筑给水系统的选型 10
2.1.5 给水管网布置及敷设 10
3.2 建筑消防系统 11
3.2.1 建筑分类 11
3.2.2 建筑消防系统组成 12
3.2.3 消防用水 12
3.2.4 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12
3.2.5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12
3.2.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4
3.3 建筑排水系统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布置及敷设 10
3.2 建筑消防系统 11
3.2.1 建筑分类 11
3.2.2 建筑消防系统组成 12
3.2.3 消防用水 12
3.2.4 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12
3.2.5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12
3.2.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4
3.3 建筑排水系统 15
3.3.1 排水系统的选型 15
3.3.2 排水系统的组成 16
3.3.3 排水管材及附件 16
3.3.4 排水管道布置及敷设 17
3.4 建筑雨水系统 17
3.4.1 建筑雨水系统的选型 17
3.4.2 建筑雨水系统的组成 17
3.4.3 雨水排水管材 17
3.5 建筑中水回用系统 17
3.5.1 中水回用系统的组成 18
3.5.2 中水水源及其水质 18
3.5.3 中水处理工艺 18
3.5.4 中水回用系统布置 20
第四章 设计计算书 21
4.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计算 21
4.1.1 建筑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 21
4.1.2 最高日用水量 21
4.1.3 最高小时用水量 22
4.1.4 建筑室内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22
4.1.5 楼层引入管计算 26
4.1.6 室外给水引入管及水表 26
4.1.7 水压校核 27
4.1.8 无负压直联给水设备 28
4.2 建筑消防系统 28
4.2.1 消防用水量 28
4.2.2 消防水箱 30
4.2.3 消火栓给水系统 30
4.2.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7
4.3 建筑排水系统 40
4.3.1 最高日排水量及最大小时排水量 40
4.3.2 设计秒流量 40
4.3.3 建筑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40
4.4 建筑雨水系统 53
4.4.1 降雨强度 53
4.4.2 汇水面积的划分 53
4.4.3 雨水排水系统计算 55
4.5 建筑中水回用系统 58
4.5.1 中水水量平衡 58
4.5.2 中水处理设备计算 59
4.5.3 中水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67
4.5.4 水压校核 69
4.5.5 水泵 69
结论 70
致谢 71
参考文献 72
第一章 绪论
由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大工业的兴起使人口纷纷集中到城市,导致我国城市国土资源日益紧缺,人口密度日益增加。虽然地价上涨,且城市边缘不断向周围扩展,但是城市土地空间仍然局促。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层建筑甚至是超高层建筑应运而生。所以说,高层建筑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产物,也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1.1 高层建筑特点
在我国,所谓高层建筑是指10层及10层以上或建筑高度大于等于24m的建筑[1]。而高层建筑给排水的任务就是设计建筑的给水、排水、消防和中水等系统。相比于非高层建筑,虽然基本理论与计算方式基本相同,但受高层建筑高度高、功能多、内部结构复杂等因素的限制,无论是从工程技术的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远远超过一般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范畴。高层建筑给排水具有如下特点:
(1)高层建筑给排水管网复杂。由于建筑内部结构复杂,给排水管线多而杂,其管路布置与敷设的要求繁多,所以对管网的设计有很高的要求。故需要有可靠的水源和合理的管网布置。首先保证给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再考虑经济因素。
(2)高层建筑高度高,其中的水压对建筑低区的管道及配水设备有很大影响,故管道及配水设备需耐高压。长时间的高水压会缓慢损坏管道及配水设备。故必须对建筑进行合理的竖向分区,以及设置减压设备,使给排水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3)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备多,管网噪声大,震动大。其管道及配水设备必须严格采取防震、防噪音、防水锤、防沉降等措施,以保证建筑内部安全及设备的正常运行。
(4)高层建筑消防要求等级高,其具有功能复杂、火灾隐患多、火势蔓延快、人员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等特点,故要求我们立足自救,采取可靠防火手段,做到安全、可靠、先进、合理。
(5)上述的特点使高层建筑给排水的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其相应的安全及可靠性就需要特别关注[2]。
如今高层建筑给排水还面临着造价提高,管理费用增加,设备要求复杂,施工困难,建设周期长,工作条件受限制等问题。所以此项课题的研究很有必要。
第一章 绪论 1
1.1 高层建筑特点 1
1.2 高层建筑给排水发展历史 2
1.3 我国高层建筑给排水发展历史 2
1.4 建筑给排水发展方向 4
1.5 中水回用 5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6
第二章 工程概况 8
2.1 设计任务 8
2.2 市政给排水资料 8
2.3 设计依据 8
第三章 设计说明书 9
3.1 建筑给水系统 9
3.1.1 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 9
3.1.2 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 9
3.1.3 建筑给水系统的分区 9
2.1.4 建筑给水系统的选型 10
2.1.5 给水管网布置及敷设 10
3.2 建筑消防系统 11
3.2.1 建筑分类 11
3.2.2 建筑消防系统组成 12
3.2.3 消防用水 12
3.2.4 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12
3.2.5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12
3.2.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4
3.3 建筑排水系统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布置及敷设 10
3.2 建筑消防系统 11
3.2.1 建筑分类 11
3.2.2 建筑消防系统组成 12
3.2.3 消防用水 12
3.2.4 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12
3.2.5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12
3.2.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4
3.3 建筑排水系统 15
3.3.1 排水系统的选型 15
3.3.2 排水系统的组成 16
3.3.3 排水管材及附件 16
3.3.4 排水管道布置及敷设 17
3.4 建筑雨水系统 17
3.4.1 建筑雨水系统的选型 17
3.4.2 建筑雨水系统的组成 17
3.4.3 雨水排水管材 17
3.5 建筑中水回用系统 17
3.5.1 中水回用系统的组成 18
3.5.2 中水水源及其水质 18
3.5.3 中水处理工艺 18
3.5.4 中水回用系统布置 20
第四章 设计计算书 21
4.1 建筑室内给水系统计算 21
4.1.1 建筑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 21
4.1.2 最高日用水量 21
4.1.3 最高小时用水量 22
4.1.4 建筑室内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22
4.1.5 楼层引入管计算 26
4.1.6 室外给水引入管及水表 26
4.1.7 水压校核 27
4.1.8 无负压直联给水设备 28
4.2 建筑消防系统 28
4.2.1 消防用水量 28
4.2.2 消防水箱 30
4.2.3 消火栓给水系统 30
4.2.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7
4.3 建筑排水系统 40
4.3.1 最高日排水量及最大小时排水量 40
4.3.2 设计秒流量 40
4.3.3 建筑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40
4.4 建筑雨水系统 53
4.4.1 降雨强度 53
4.4.2 汇水面积的划分 53
4.4.3 雨水排水系统计算 55
4.5 建筑中水回用系统 58
4.5.1 中水水量平衡 58
4.5.2 中水处理设备计算 59
4.5.3 中水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67
4.5.4 水压校核 69
4.5.5 水泵 69
结论 70
致谢 71
参考文献 72
第一章 绪论
由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大工业的兴起使人口纷纷集中到城市,导致我国城市国土资源日益紧缺,人口密度日益增加。虽然地价上涨,且城市边缘不断向周围扩展,但是城市土地空间仍然局促。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层建筑甚至是超高层建筑应运而生。所以说,高层建筑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产物,也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1.1 高层建筑特点
在我国,所谓高层建筑是指10层及10层以上或建筑高度大于等于24m的建筑[1]。而高层建筑给排水的任务就是设计建筑的给水、排水、消防和中水等系统。相比于非高层建筑,虽然基本理论与计算方式基本相同,但受高层建筑高度高、功能多、内部结构复杂等因素的限制,无论是从工程技术的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远远超过一般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范畴。高层建筑给排水具有如下特点:
(1)高层建筑给排水管网复杂。由于建筑内部结构复杂,给排水管线多而杂,其管路布置与敷设的要求繁多,所以对管网的设计有很高的要求。故需要有可靠的水源和合理的管网布置。首先保证给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再考虑经济因素。
(2)高层建筑高度高,其中的水压对建筑低区的管道及配水设备有很大影响,故管道及配水设备需耐高压。长时间的高水压会缓慢损坏管道及配水设备。故必须对建筑进行合理的竖向分区,以及设置减压设备,使给排水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3)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备多,管网噪声大,震动大。其管道及配水设备必须严格采取防震、防噪音、防水锤、防沉降等措施,以保证建筑内部安全及设备的正常运行。
(4)高层建筑消防要求等级高,其具有功能复杂、火灾隐患多、火势蔓延快、人员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等特点,故要求我们立足自救,采取可靠防火手段,做到安全、可靠、先进、合理。
(5)上述的特点使高层建筑给排水的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其相应的安全及可靠性就需要特别关注[2]。
如今高层建筑给排水还面临着造价提高,管理费用增加,设备要求复杂,施工困难,建设周期长,工作条件受限制等问题。所以此项课题的研究很有必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hxyhj/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