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季稻田与蟹塘人工养殖湿地甲烷气体排放比较研究
:为提高原有稻田的综合效益,中国农业生产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正在发生转变,如稻田转变为蟹塘人工养殖湿地。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稻田和由其开挖转变而来的蟹塘人工养殖湿地在水稻生长期间进行原位同步观测对比研究,以比较两种生态系统下的CH4排放强度、排放特征,合理评估这种转变对农业源CH4排放的减排潜力。研究显示水稻季稻田和蟹塘人工养殖湿地都是CH4的排放源,具有明显的排放特征,分别集中分布在水稻生长季、河蟹养殖成蟹培育阶段后期。相比于稻田而言,蟹塘人工养殖湿地水稻季CH4排放总量减少了46.0%。两者都为复杂生态系统,蟹塘生态系统更复杂、多变,对其CH4产生、氧化和排放的影响因素众多。稻田转变为蟹塘人工养殖湿地的农业生产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有利于CH4减排。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 2
1.2方法 2
1.2.1试验设计2
1.2.2稻田和蟹塘人工养殖湿地种/养殖管理2
1.2.3 CH4气体的采集与分析3
1.2.4稻田土壤和蟹塘人工养殖是滴底泥土样的采集与分析4
1.2.5稻田田面水和蟹塘人工养殖湿地水体的采样与分析4
1.2.6数据分析4
2结果与分析4
2.1水稻生长期间稻田的CH4平均排放通量变化4
2.1.1 水分管理与CH4平均排放通量4
2.1.2稻田土壤温度与CH4平均排放通量5
2.2水稻生长期间蟹塘人工养殖湿地的CH4平均排放通量变化6
2.2.1 水生植被覆盖与CH4平均排放通量6
2.2.2不同区域水温与CH4平均排放通量6
2.2.3不同区域溶解氧(DO)与CH4平均排放通量7
2.3其他因素8
2.4 水稻生长季稻田与蟹塘人工养殖湿地平均排放通量及排放总量比较9
3讨论 9
3.1 相关因素对CH4排放的影响 9
3.2 农业生产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对CH4的排放的影响 9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 2
1.2方法 2
1.2.1试验设计2
1.2.2稻田和蟹塘人工养殖湿地种/养殖管理2
1.2.3 CH4气体的采集与分析3
1.2.4稻田土壤和蟹塘人工养殖是滴底泥土样的采集与分析4
1.2.5稻田田面水和蟹塘人工养殖湿地水体的采样与分析4
1.2.6数据分析4
2结果与分析4
2.1水稻生长期间稻田的CH4平均排放通量变化4
2.1.1 水分管理与CH4平均排放通量4
2.1.2稻田土壤温度与CH4平均排放通量5
2.2水稻生长期间蟹塘人工养殖湿地的CH4平均排放通量变化6
2.2.1 水生植被覆盖与CH4平均排放通量6
2.2.2不同区域水温与CH4平均排放通量6
2.2.3不同区域溶解氧(DO)与CH4平均排放通量7
2.3其他因素8
2.4 水稻生长季稻田与蟹塘人工养殖湿地平均排放通量及排放总量比较9
3讨论 9
3.1 相关因素对CH4排放的影响 9
3.2 农业生产和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对CH4的排放的影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