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物质炭中多酚物质的提取及其性质的研究(附件)
摘要:生物质炭是由生物质在完全或者部分缺氧的条件下,经热裂解、炭化产生的一类高度芳香化,难溶性的固态物质。生物质炭施入土壤中将对土壤有机质产生影响。腐殖质作为土壤有机质重要的一部分,其多酚形成假说表明,多酚物质将影响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前人研究表明生物质炭中含有大量含氧官能团,包括酚羟基等,因此推测生物质炭中含有多酚化合物。本研究目的在于为生物质炭中酚类物质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表明不同生物质炭中多酚含量有较大差异,污泥炭(SL450)中多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原料和温度下制备而成的生物质炭,由于原料和炭化
不同蚓粪施用方式对番茄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摘要:蚓粪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机肥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施用蚓粪能够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生长。本试验通过设置盆栽对照试验,以金棚三号番茄为供试作物,观察蚓粪不同施用方式对番茄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蚓粪的施用,能够明显改善土壤的pH,增加土壤有机质,对土壤中的速效养分也有一定的影响;蚓粪的添加,能够促进番茄的生长,尤其以表层混施和中间层施的方式,效果最明显。
不同钾水平土壤上西瓜钾肥效应及叶片钾营养诊断
摘要:采用多点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供钾水平土壤上施用钾肥对西瓜产量以及叶片钾含量的影响,探讨了苗期、伸蔓期、开花期西瓜叶片钾含量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叶片钾含量诊断西瓜钾营养的临界指标。结果表明:在低钾水平土壤(84mg/kg)上,施用钾肥能使西瓜产量显著提高。随着钾肥施用水平的提高,新叶钾含量有提高趋势,老叶和挂果叶中的钾含量逐渐升高。在中钾(170mg/kg)和高钾水平(260mg/kg)土壤上,西瓜开花期新叶钾含量的最大值与最高产量相有着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008(P0.01=0
丹阳延陵镇某村庄生活污水生态净化处理工程设计(附件)
低钾条件下htnhx1与htnhx2基因超表达的水稻抗盐性差异的比较
摘要:土壤的盐渍化危害是现代农业生产中较常见的限制因子之一。盐渍化抑制植物生长一般由Na+ 和Cl- 引起,而Na+是对植物造成离子特异伤害的最初原因。K+ 在植物细胞内浓度可达80-150mM,在作物抗盐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所以维持地上部高K+、低Na+ 的离子平衡,可增加作物的耐盐性。
养猪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附件)
摘要:养猪场污水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污水类型,此类污水的有机物污染浓度含量较大,如不达标处理将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养猪场污水是由猪粪尿和猪舍冲洗废水混合形成,由于养猪场较多采用湿清粪技术,因此污水量一般较大,处理有一定难度。本设计拟处理一年存栏量为10000头的养殖场,根据废水特点及费用情况考虑,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和序批式活性污泥结合法处理污水。
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附件)
摘要:我国的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污染状况日益加剧,而工业废水治理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之一。如工业废水中的印染废水是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其水量较大,每印染加工1吨纺织品耗水100~200吨,其中80~90%成为废水。本次污水处理设计针对某日排量为3000立方米的印染厂,根据废水水质特点,采用水解酸化与接触氧化相结合的生化处理法,以节约用地、提高绿化、降低能耗的理念,进行符合新时代环保要求的设计。
含铁次生矿物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研究
摘要:污泥脱水问题日益严重,生物沥浸作为一种有效的污泥脱水方法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生物沥浸中产生的矿物与污泥脱水性能的关系尚未被研究,因此本实验主要研究了施氏矿物和黄钾铁矾对原始污泥、冻融污泥和化学酸化污泥(pH=2.25)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向原始污泥加入黄钾铁矾后对污泥的脱水速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当按2g/L的量添加到原始污泥后,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CST)降低了35%,污泥比阻(SRF)降低了53%。而对于冻融污泥和化学酸化污泥,加入这两种矿物后,污泥的脱水速率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而其脱水程度得到
土壤中解磷菌的筛选鉴定及其解磷效果的研究
摘要:磷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是植物体内核酸及多种酶、辅酶、ATP等重要组成成分,对细胞的增长和繁殖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壤中磷素的固定现象严重,有效磷含量低,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利用微生物的解磷作用,可将难溶性磷转化为可溶性磷,提高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本研究建立了解磷菌的筛选体系,利用筛选体系从南京傅家边精品草莓园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批解磷菌。通过选择性平板分离筛选,根据溶磷圈法初步判定解磷能力的大小,液体摇瓶解磷实验,检测菌株的解磷效果,培养5天和9天,菌株FZ-1、FZ-4的解磷效果分别为77.1mg
小麦秸秆在水中自然腐解的规律
摘要:【目的】研究小麦秸秆在自然环境下腐解对水环境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小麦秸秆与养分资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模拟自然环境的方法,在温室23℃—27℃条件下,将装有原始小麦秸秆的尼龙网兜置于装有池塘水的塑料箱中,定期取样、补充水分,一段时间后定量分析水环境的变化和小麦秸秆中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变化情况。【结果】温度和水体对小麦秸秆的影响较大,河道底泥也会造成一定比例的影响,在采样14个周期后水体pH维持在7左右,测的小麦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2%、25%和15%
小麦秸秆自然腐解对水环境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小麦秸秆自然腐解对水环境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小麦秸秆与养分资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将装有原始小麦秸秆的尼龙网兜置于池塘水中,定期取样、补充水分,一段时间后定量分析水环境的变化。【结论】动态反应器D中水样的各项指标含量普遍高于静态反应器A、B、C中水样;反应器中秸秆越多,水样的各项指标含量越高;反应器中的水样富营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