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黑炭和氮肥配施对土壤肥力和作生长的影响

盐胁迫下油菜素内酯对油菜幼苗地上部离子空间分配的调控

摘要:以24-表油菜素内酯(EBL)为代表,以甘蓝型油菜为材料,探索了外施10-10 mol·L-1 EBL对150 mmol·L-1 NaCl 处理下的油菜幼苗的光合作用、渗透调节和离子平衡等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外喷EBL可明显缓解盐渍下油菜幼苗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能显著降低叶柄、叶脉和叶片中的Na+ 和Cl-含量,提高油菜的K+/Na+;均能显著降低质外体和共质体中的Na+ 和Cl-含量,但对K+ 含量无显著影响,可明显增加共质体和质外体之间的离子陡度。外喷EBL能不同程度的降低盐渍下油菜叶柄、主叶

盐胁迫下野生番茄和栽培番茄幼苗离子空间分配的差异

摘要:本研究以野生番茄和栽培番茄为材料,探讨了高浓度盐处理对他们的生物量、光合作用和K+、Na+在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在叶片质外体、共质体中的分配等的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盐胁迫显著抑制各品种番茄生长,野生番茄生长的抑制程度较轻;NaCl胁迫后,各番茄叶片光合作用下降,各番茄植株K+含量降低,Na+含量增加。NaCl处理下,栽培番茄叶片质外体中K+浓度显著升高。综上,在盐胁迫下,野生番茄体内积累Na+低,而维持较高的K+吸收,这是其耐盐性强于栽培番茄的重要生理原因。从质外体和共质体分配上看,盐胁迫下

石膏与不同改良剂配施对滨海盐渍土离子组成的影响研究

摘要:针对滨海盐渍土的特点,采用4 种盐碱土改良剂在滨海盐渍土上单独施用和与石膏配合施用进行对比试验,研究施用后对盐渍土离子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阳离子中Na+和K+的含量降低,由腐殖酸和石膏配施后的变化最大,对于0-5cm,5-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中Na+含量较CK分别降低了46.1%、31.3%和52.3%,K+的含量较CK分别降低50.7%、45.6%和36.0%;同时,土壤阳离子中Ca2+和Mg2+的含量增大,由腐殖酸和石膏配施后的变化最大.对于0-5cm,5-20cm和2

石膏与腐殖酸配施对滨海盐渍土盐碱特征及水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滨海盐渍土的盐碱化明显、养分贫瘠等特点,选取来源广且价格低的石膏和腐殖酸作为改良剂,通过单施与配施组合处理开展土壤改良的田间试验,分析土壤盐碱特征及水力学性质等的相关指标,探究脱硫石膏与腐殖酸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应及机理,为两种改良剂在滨海盐碱化土壤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石膏与腐殖酸配施后,供试土壤的土壤EC、pH值、SAR和总碱度较对照显著降低了59.3%、0.37、50.1%和47.5%,比单施石膏或腐殖酸降低的幅度更大;水力学性质方面,土壤含水量、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

硅酸盐对金银花盐胁迫的缓解作用研究

摘要:本实验研究金银花苗在不同NaCl处理下的生长特征及其生理响应,并添加外源K2SiO3·nH2O,研究其对盐胁迫下金银花幼苗生长、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系统和次生代谢物等调节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受到盐胁迫时,金银花通过改变形态、生理和生化过程来调整自身适应性。生物量变化趋势和程度与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系统和次生代谢物的变化有关,盐胁迫影响它们间相互作用的程度。硅通过参与代谢或生理调节提高脯氨酸含量,增强抗氧化系统的酶活性,保护植物体免受氧化和细胞损伤,保持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调节生理代谢。高盐胁迫

硝酸还原酶产生的no对不同氮素利用率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2引言 2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样本处理 31.2.1 种子发苗 31.2.2 样本差异处理 31.3 测量侧根密度和测量侧根原基数量 41. 4 根系NO测量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全铵供氮和PNN处理根系生长状况以及NO浓度测定结果 42.1.1 侧根生长状况 42.1.2 根系NO荧光检测结果 52.1.3 根系密度与NO在侧根和根尖区域的荧光检测 52.2 外源NO供体SNP、N

硝酸还原酶产生的no对不同氮素利用率水稻的无机氮吸收过程的影响

摘要:水稻根系中的硝营养(PNN)对其生长是很重要的,因此,了解水稻根系对硝的响应机制是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证实在硝的刺激下,水稻根系中产生的一氧化氮信号分子对养分吸收的影响,采用氮高效水稻品种南光和氮低效水稻品种Eilo作为供试材料,试验分析了在增硝营养下一氧化氮的产生、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以及15N的吸收,同时使用了一氧化氮的外源供体和清除剂。结果表明,增硝条件下,氮高效水稻南光可以通过NIA2途径合成硝酸还原酶,进而增加一氧化氮在根系中的积累,15N的吸收以及高亲和铵和硝转

秸秆生物反应堆菌剂的筛选与应用

摘要:本试验以水稻、小麦、玉米秸秆以及土壤样品为材料,通过富集培养、筛选及纯化等过程,从中分离筛选出高效秸秆腐解菌9株(X-1、X-3、X-5、Z-6、Z-8、Z-10、F-3、F-4、F-5),并完成对其纤维素酶相对活性、秸秆失重率(DR)、滤纸酶活(FPA)、纤维素内切酶活(CMCase)和半纤维素酶活(Xylanase)的测定。结果表明,各菌株在液体摇瓶条件下7 d内对秸秆的腐解率在10%~42%之间。腐解效果明显的5株菌经鉴定分别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解淀粉芽孢杆

稻秆在土壤中的降解特征及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

摘要:为了探讨自然环境下微生物群落对水稻秸秆降解过程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南京紫金山、八卦洲、江宁东郊农场3个试验点,开展野外自然条件稻秆降解试验。通过检测秸秆碳氮成分及木质纤维素含量的变化探索稻秆在不同土壤中降解特征。并对可培养微生物进行筛选纯化,分析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秸秆木质纤维素降解速率和其不同成分结构的复杂性及土壤中相关功能微生物活性有关。稻秆降解主要是微生物的作用,而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性不大,在稻秆降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不断改变,部分细菌优势菌群如短小芽孢秆菌和解淀

耐盐丹参生长发育的激素调控作用机理研究

摘要: 以药用丹参“中江”为试材,在南农温室进行沙培实验.实验的目的是在丹参幼苗受到不同浓度氯化钠胁迫基础上重新设置合适的盐处理浓度同时外施30、50mg/L的GA3进行盐胁迫缓解实验,研究外源GA3对盐处理下药用丹参幼苗生长指标、体内抗氧化酶的影响。主要结果显示,外源GA3能显著缓解丹参幼苗盐胁迫造成的损害。丹参在盐处理下主要受到一定的氧化胁迫,但丹参幼苗体内自我保护系统可以减缓此伤害,外源GA3能显著提高丹参幼苗叶片中POD、CAT、SOD的活性,同时也能降低叶片中MDA含量,能够有效缓解盐胁迫所引起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