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施用及褐飞虱侵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附件)
摘要: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褐飞虱是水稻地上部主要的迁飞性害虫,严重危害水稻植株生长及产量。近些年来褐飞虱的频繁爆发可能与氮肥的大量施用有很大的关系。本实验采用水培方法对不同氮素浓度在水稻抵御褐飞虱机制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高氮会抑制水稻生长,同时会降低褐飞虱的存活率。而在中氮处理下,褐飞虱的取食会提高水稻茎叶可溶性糖含量和总酚含量。本研究为抵御褐飞虱的合理的施肥浓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水稻ospt4转基因材料的构建与鉴定
摘要: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也是植物生长发育限制因子之一。研究表明,植物磷酸盐转运蛋白介导了植物磷的吸收及转运。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与模式植物,因此研究水稻对磷的吸收利用和转运机理以便更好的利用有限的磷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在获得水稻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OsPT4序列的基础上,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OsPT4进行沉默和超表达,从而获得相应的研究材料。研究的主要结果是:完成了对OsPT4的超表达载体及沉默表达载体的构建;在水稻测序品种日本晴中进行了遗传转化,获得转化苗,并对阳性株
200mw机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设计(附件)
摘要:本设计为针对200MW功率机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的设计。燃煤电厂煤炭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形成酸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而烟气脱硫则是目前燃煤电厂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本设计对比了国内外当前主流的烟气脱硫工艺,最终根据设计课题的特点及要求选择了循环流化床技术。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产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年,它以循环流化床原理为基础,通过吸收剂的多次再循环,增加吸收剂与烟气接触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吸收剂的利用效率。本设计设计计算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中预除尘器、脱硫塔、气固
225m3d的奶牛场养殖废水处理工程设计(附件)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规模化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因其污水的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据调查,全国80%左右的畜禽养殖场没有污水治理和综合利用设施。未经妥善处理的畜禽废水一旦进入河道,会使蚊蝇肆虐,产生恶臭,污染自然水体,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制约了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奶牛养殖场污水主要是牛的排泄物(牛尿及部分牛粪)和牛舍冲洗水的混合物。本奶牛养殖场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处理能力为225m3/d, 采用USR+两级A/O工艺对该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污水进行了处理工程设计,对于主要污染物浓度范围分别为CODc
2500m3d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设计(附件)
摘要:印染工业废水组成极其复杂, 具有水量大、COD浓度高、生化性差、SS高且多变、碱性较大、水质及水量变化大等特点。本设计旨在完成对印染污水及污泥处理方法选择、工艺设计计算、污水厂平面图、高程图及单项处理构筑物施工图设计。由于印染污水中BOD5、CODcr及SS严重超标,依据污水的水质、水量以及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等相关资料,必须进行二级处理才能去除水中过量的有机污染物,达到相关排放标准进而保护环境,本设计采用SBR序批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5000头奶牛场废水处理工程设计(附件)
摘要:介绍了奶牛场废水的水质特征和污染状况, 对奶牛场废水的各种处理工艺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比较和分析。结合奶牛场废水的特性和实际情况,决定采用UASB-SBR-混凝工艺对奶牛场废水进行处理,设计进水水质为COD=8400mg/L,BOD=5000mg/L,SS=4000mg/L。处理之后的废水达到国家排放的标准。并且本着经济、可行的原则,对该工艺中的各个构筑物进行了相关的计算和说明。对设计过程中设备的选型及工程造价等作了相关的说明。
8000头规模养猪场养殖废水的处理工艺设计(附件)
htnhx1&2在by2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验证
摘要:土壤盐渍化是当今全世界面临的危及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通常所说的盐碱土或盐渍土包括盐土、碱土和各种盐化、碱化的土壤。据预测,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治理措施,到2050年全世界耕地面积将有超过50%的比例会遭受到盐渍化。盐渍化抑制植物生长一般由Na+和Cl- 引起,而Na+是离子对植物造成特异伤害的主要原因。K+在植物细胞内浓度很高,对植物抗盐过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植物体内通过Na+ 的外排和Na+的区隔化,可以明显降低过量Na+对植物细胞带来离子毒害,而这个过程主要由Na+/H+逆
pahs污染对植物根表成膜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摘要:一些根表细菌生物膜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性以及降解根际有机污染物等生态功能。明确多环芳烃(PAHs)污染条件下根表成膜细菌的群落结构,有助于从植物根表分离筛选出具有PAHs降解功能的成膜细菌,规避植物PAHs污染风险。本文从长期受PAHs污染的场地采集了距污染源不同距离的土壤和植物(车前草(Plantago depressa Willd)和狗尾巴草(Setaria viridis (L.) Beauv))样品,全面分析了供试样品中PAHs的含量,并利用PCR-DGGE(Polymerase
一株菲降解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成膜能力和降解特性研究
摘要:本研究采用富集培养法,从多环芳烃(PAHs)污染区的健康植物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 Sobol)根表分离筛选出1株能以菲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的成膜细菌PHE-2,150 r·min-1、30℃摇床培养72 h后,该菌对菲的降解率高达99.3%。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分析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该菌为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 sp.)细菌。菌株PHE-2的生长及其对菲的降解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当温度为30~45℃,pH为7.0~9.0时,培养3 d
不同来源蔬菜秸秆生物质炭基本性质的研究(附件)
摘要:生物质炭是生物质在缺氧或绝氧环境中,经热裂解、炭化后生成的固态产物。将生物质炭施入土壤后,它能有效的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不同来源蔬菜秸秆炭的基本性质来挑选合适的蔬菜秸秆炭作为改良剂来改善土壤肥力。本实验一共选用了4种蔬菜秸秆(辣椒、茄子、苦瓜和黄瓜),分别测定了4项基本指标(全钾量、全磷量、全氮量和有机碳含量)。最后实验表明,苦瓜秸秆的全钾量最高,黄瓜秸秆的全磷量和全氮量都是最高,而辣椒秸秆的有机碳含量最高;辣椒秸秆的全钾量、全磷量和全氮量都是最低,黄瓜的有机碳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