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营改增的税收效应分析以新宁物流公司为例(附件)

营改增属于财税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增值税的收入在国家整体税收收入之中所占的比重十分突出,通过对增值税的征收,国库的储藏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弥补财政上的赤字,保证国家财政补贴的力度能维持原有水平,国家的税收制度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营改增的过程中企业也可以获得结构性的减税,其税收负担可以进一步得到缓解,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也可以处于更为优势的地位,同时企业会对内部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确保其更好的进行发展,进而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因此,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企业,“营改增”都意义重大。然而,从政策实行到目前为止,改革过程中暴露了不少问题,其中物流业显现的问题比较严重,“营改增”后物流行业流转税税负不升反降,这一问题值得深究。本文选取新宁物流公司进行案例分析,结合详细数据进一步探讨“营改增”初期对物流业产生积极和消极影响,从而提出针对新宁物流公司的具体建议以及对我国“营改增”政策的整体建议。关键词 物流业,营改增,税收效应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
2我国物流业“营改增”的相关变化 3
2.1我国物流业发展状况 3
2.2税率的相关变化3
2.3计税依据的相关变化 4
2.4计税方式的相关变化 5
3“营改增”给新宁物流带来的税收效应分析 5
3.1新宁物流的简介 5
3.2“营改增”前后新宁物流的收入的变化分析6
3.3“营改增”前后新宁物流的税负的变化分析6
3.4“营改增”对新宁物流的影响分析8
4 新宁物流应对“营改增”影响的措施10
4.1调整公司发展战略,创新公司运营模式10
4.2加强公司财务管理,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11
4.3强化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12
4.4积极寻求税收政策支持,协调好与税务机关的征纳关系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1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商务的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速度加快,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要行业。与此同时物流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之一便是物流成本偏高、效率偏低,因此“十二五”规划期间,物流业成为我国最早的实行“营改增”政策的试点行业之一,旨在解决物流行业重复征税的问题,从而减轻企业的税负压力。然而实行“营改增”之后,物流企业中主要从事交通运输业的,在税制改革之前,适用税率从3%提高到11%,在物流辅助服务业中,适用税率从5%提高到6%,其它涉及业务的税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样一来就加重了物流企业的税负。目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便完善“营改增”,使得物流业更好地应对税收改革,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概况
增值税最先实施的时间是1954年,最早实行的国家是法国。之后各国均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学习和发展。国家将增值税按照内容进行了划分:全面型、局部型。国外所使用的普遍为全面型增值税,因此其关于“营改增”的理论成果较少,因此对其基本内涵以及发掘增值税更大的社会效益。
Glenn P. Jenkins, ChunYan Kuo.[1](2000)认为增值税的潜在收益主要取决于计税收入的确定以及企业与税制的匹配程度。以尼泊尔作为典型代表分析并提出了三种可用于评估课税机制和相关收益的方法,认为必须收集完善的消费数据以及将消费者精准分类,有助于政府评估该税收政策的收益性。
Grahan Bannock[2](2001)对增值税改革的研究集中于实证方面,根据其观点,现行的增值税制度对大中型以及小型企业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影响,大中型在这一背景下脱离了重复税的征收,但是小型企业却面临着更为沉重的税收负担。在日常的经营运作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小企业往往不能抵扣发票,因此其不属于增值税抵扣的具体范围,所需缴纳的流转税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上升。为了进一步对增值税制度进行完善,相关部门可对中小企业进行差别定税,从而减少其税收压力。
Richard M. Bird, PierrePascal Gendron[3](2007)指出不同的政策目的会使得增值税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在针对消费所进行的征税占到全国一定比例时,增值税的推行为必然趋势。
Oskar Henkow[4](2011)对物流产业链的行业相关性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最终在这一产业链之中物流的支柱地位不容撼动且对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通过对其不断的发展,整个供应链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相关部门必须要将其发展态势作为主要依据来提供针对性的优惠政策,以便能够更好地发挥物流行业的正向效应。
1.2.2 国内研究概况
“营改增”政策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税制改革举措。自2012年以来,从“营改增”的影响、作用等多个角度不同学者做出了不同的研究。
赵祖康[5](2015)基于S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法分析了“营改增”政策实施前后对该公司的税收负担影响。在分析过程中,他发现物流行业的“营改增”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征税界限模糊不清,可抵扣税收范围不合理等,提出物流业应尽快统一税目、税率,重新划定行业范围的建议。
李麒麟[6](2015)运用会计理论探究、宏观数据解读、微观模型创建三个角度,从理论与实证上分析了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税负以及业绩水平的影响,指出目前增值税征管办法不符合物流业的发展。政府可考虑推出增值税定额专用发票解决措施,应对企业难题。
胡怡建[7](2015)分别从如何看“营改增”,如何评估“营改增”,如何深化“营改增”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能够发挥好“营改增”的功能效应。他提出当前营改增全面扩大实施范围这一主要任务,即促进在金融业、建筑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等行业全面实施。
王枫梅[8](2016)以WJ物流公司为案例,分析得出“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税负产生了两方面影响,积极一面在于减轻了公司的所得税负,消极一面则是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限制使得物流企业部分抵扣项目无法正常计入,部分主要成本也尚未允许抵扣,导致公司流转税负不降反增。因此,物流行业的“营改增”仍需经历一段调整完善时期,但随着该政策在全行业的普遍实施,其消极影响也会逐渐消除。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12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