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农村信用社即农村信用合作社,主要任务是筹集农村闲散资金,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不断为加强“三农”服务奠定基础,在农村金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财务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陕西省咸阳市农村信用社是全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试点单位,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阻碍着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个案研究法,对咸阳市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有缺乏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内部财务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的观念落后以及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等。并针对其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组织体系,重点加强信用社的内部控制制度 ,加大对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等措施。
目 录
1 绪论 1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1.1 选题的目的 1
1.1.2 选题的意义 1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2.3 研究述评 3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3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3
2 财务管理相关基础理论 5
2.1 财务管理的内容 5
2.2财务管理的目标 5
2.3 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 6
3 咸阳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8
3.1 咸阳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现状 8
3.2 咸阳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9
3.2.1 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缺乏 9
3.2.2 内部财务制度不完善 9
3.2.3 财务管理的理念比较落后 10
3.2.4 财务管理手段较为落后 10
3.2.5 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10
4 咸阳市农村信用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作社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1
4.1 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组织体系 11
4.2 重点强化信用社的内部控制制度 12
4.3 及时更新财务管理的观念 12
4.4 加强财务管理监督体系的建设 13
4.5 加大对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 13
5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目的
现阶段,新的农村经济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高速发展,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有了很大的推进,但同时也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力。而它具体的财务管理模式也值得我们深究。只有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相互配合,相互依存,才能够形成完整的企业财务活动,财务管理在一个企业中是非常重要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其中并没有建立全面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一系列的问题都在不断的表现出来,主要不足表现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缺乏;财务管理的理念比较落后;内部财务制度不完善;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等等。改变此类问题为企业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1.2 选题的意义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规模在不断扩大所获收益也在不断提高,但其中的管理工作仍旧有着许多的问题。因此,本论文研究的意义所在就是通过理论论述、学习要点进行研究,进一步的调查制约咸阳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的原因。该如何促进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咸阳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文献及数据等渠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这对加快咸阳市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促进农村信用合作社更好地支持“三农”,对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较国内还是比较早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然而并没用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论证。其非常科学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对于促进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是非常有效的。
19世纪40年代末出现了最早的合作金融组织。德国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并且对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847年佛拉梅斯佛尔德市市长创建了名为“佛拉梅斯佛尔德清寒农人救助社”的世界上第一个农村信用社。经过不断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已经遍布于世界各地。例如存在于制作、消费、销售、信贷和保险等多个领域。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里,几乎各个领域都有着不同结构、不同大小的合作社。而现在的合作金融组织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不断地完善。
德国是世界合作金融的源头,合作制银行体系的不断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它是欧洲最大的合作银行体系。德国的合作银行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中央合作银行,主要负责中央直辖市的管理工作,目的在与维护和保障国家合作金融机构的共同利益;第二个层次主要是区域性合作银行,主要从事直辖市内的管理等工作,他们认为,基层合作银行主要保持充足的储备和流动性,充当基层合作银行与中央基金之间的中间环节,并执行有关法规和规定;第三个层次就是最基层的合作,其中有最直接的业务往来,如货币和信贷等业务。这三个层次的合作银行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扶持共同进行资金的分配,共同建立风险控制体系,从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认定他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始在全国各地普遍开来。到1949年底,全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数量已经达到800多家。截至1953年底,全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达到了惊人的9841家,并且其管理制度也较为完善。他们主要的运行方式就是把乡、村和镇等小规模地区列为对象,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每个农民在入社时都必须要上缴一定数量的股金,并在年底支付股息且股息是按比率分红。自1955年以来,全国农村迅速开展了销、信、贷三大合作运动,农村信用合作社也发展迅速。截至1957年底,全国有80%的乡镇都建立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并且存款达到了20.6亿元,成员的股金达到3.1亿元。尽管这个阶段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规模尚未充分发展,管理也不够完善,但是合作性质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整体的发展也仍在继续。
经济学者刘放军在著作中指出,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其经营的过程中,必须借鉴商业银行及现代企业管理的经验,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要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他还初步探索了财务管理体系应该分为管理内容,管理对象,管理过程,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法五大部分。
王慧敏在《经济师》上发表农村信用合作社必须要严格规范财务管理,认为农村信用社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缺陷,重视不够,观念滞后、制度不全、人员素质低等实际问题,以上问题是造成大部分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和经营不良的主要因素。
1.2.3 研究述评
通过国内外学者对于财务管理研究的综述中表达了,财务管理问题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稳步发展必须要研究和论述的重点。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管理在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在财务管理的实证经验方面还是比较少。市政与理论结合更加不充分。通过以上内容,可以了解到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差距。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对农村信用社改革财务管理进行具体分析,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现状及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归纳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此类企业有实际的改革建议并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51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