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效率研究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2
1.3 本课题研究的问题 3
1.4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3
2 科技投入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3
2.1科技投入的定义 3
2.2科技投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
3 DEA方法 4
3.1 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选择 4
3.2 DEA方法的基本模型 4
4、运用DEA模型评价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 7
4.1 指标的设计原则 7
4.2 指标体系 8
4.3 省域工业企业投入与产出的相对效率评价 8
4.3.1省域工业企业投入与产出的相对效率评价模型 8
4.3.2 省域工业企业投入与产出的相对效率分析 8
4.3.3 省域工业企业投入与产出状况分析 10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1:省域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与产出指标原始数据 16
附录2:省域工业企业投入与产出状况 16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现如今,世界已然进入信息化时期,知识泉涌,信息数量急剧增加,社会也在连续趋向复杂。在全世界信息智能化的情况下,面对资源不断匮乏、环境日益恶化、人工和物质成本急剧增长,单一投入要素式的经济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需求,所以,只有不断的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才能够提高科技投入可以保证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效率。
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着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界高科技产业的核心区和前沿位置,并以此为基础占据着世界分工的首要位置。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由资本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的转变,控制着新科技以及由新科技增加的市场份额。这对发展中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企业来说,形势特别严峻。提高科技在工业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要提高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投入效率,才能避免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如今,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我国对科技水准的提升是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结论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由邓小平同志提出。"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指出,要依托科技进步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温总理在 2010 年指出,教育、人才、科技是壮大国家、强盛民族的基石,亦是综合国力核心。
尽管全球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科技,并且不断加大力度投入科技,然而却只有低下的产出效率。技术上的投资是重要的,但投资的有效性更重要。评价科技投入相对效率的问题就被关系到,评价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效率,对于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使用资金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恰是基于这一情形而研究的,目的是对省域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效率研究进行实证剖析,提出政策建议,揭示社会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柳卸林在剖析我国企业创新技术时,提出经济与科技两张皮的理论,却得到最低的技术创新效率[1]。柳卸林用企业投资支出的比例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利润占的比例对企业投资支出与技术投入效率的总利润的比例进行比较来衡量科技投入效率 ,实际上是用企业科技创新的相对投入与相对产出来衡量科技投入效率 ,本文可借鉴这个概念。
低弱的科技创新力、不高的科技创新水平、推广滞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我国的问题。尽管国家已出台系列政策,逐年对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大投入力度,但我国科技创新效率水平及各区域间差异、科技投入效率低下是我国各级政府决策时面临的现实问题[5]。
Leoncini,Riccard通过搜集德国和意大利两国科技体系的资料和数据剖析比较,指出不同的的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对技术演进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致使科技资源配置的不同途径选取[7]。
国外主要从微观和宏观展开研究,微观层面研究企业的研发资源配置,宏观层面从政府的角度论述。近几年,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对科技资源加大投入力度,以应用研究居多、较少研究理论,目前没有形成完全的理论体系[10]。
1.3 本课题研究的问题
分析研究省域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与产出的相对效率,以及根据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效率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来找出差距,以此找出提高效率的方法。
1.4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文是在对省域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产出剖析的基础上,构建评价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效率指标体系,使用DEA方法,通过对我国多个省域工业企业有关科技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分析省域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产出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 科技投入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1科技投入的定义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科技投入。广义上来讲,科技投入指的是为了完成已确立的目标,而对研究的过程所需要的各种条件给予投入。科技投入有物质形态的投入、资金投入和政策型投入。从狭义上说,科技投入是指三种科技活动的总成本,即投资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包含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活动的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分支技术领域的总支出。
2.2科技投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科技投入是科学活动的经济基础,也有物质保障和基本的物质条件。达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化是科技投入的目的。科技投入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最后科技投入同样也是开发和提升人力资源能力和素质的重要保障。
3 DEA方法
3.1 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选择
综合评分法、多元线性回归法、主成分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中各有各的好处,也存在着缺点和不足。而最常见的研究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效率的是数据包络分析法。这个方法不需要提前估计参数和进行指标的假设,也不需要对指标参数进行处理,这个方法是管理科学领域非常重要的工具。本论文利用了DEA中的SE-CCR模型,这个模型的功能是可以算出我国各个省域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但是传统的DEA模型计算的效率值只存在几个有效的决策单元,导致了无法来区别有效决策单元效率的差异。所以本文还得引入最优投入产出的一组数据进行DEA分析,进一步的区别有效决策单元效率的差异。
3.2 DEA方法的基本模型
DEA的基本模型是 模型和 模型,本文主要利用 模型进行分析。其中, 模型是假设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规模无效率可能影响到整体的效率。所以本论文选择的是规模报酬可变的进行研究,认为技术效率是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同时决定的。下文中出现的 指的是决策单元。
模型:规模报酬不变
,
其中 , ,
可以适当地选取权系数和,使其满足: ,
对第 个决策单元进行效率评价,一般说来, 越大表明 能够用相对较少的输入而取得相对较多的输出。
这样我们如果对 进行评价,看 在这 个 中相对来说是不是最优的,我们可以考察当尽可能的变化权重时, 的最大值究竟是多少。
该模型的基本思想:通过对样本的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确定出有效生产前沿面,并根据各 与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状况,确定各 是否为 有效。
1 绪论 1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2
1.3 本课题研究的问题 3
1.4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3
2 科技投入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3
2.1科技投入的定义 3
2.2科技投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
3 DEA方法 4
3.1 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选择 4
3.2 DEA方法的基本模型 4
4、运用DEA模型评价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 7
4.1 指标的设计原则 7
4.2 指标体系 8
4.3 省域工业企业投入与产出的相对效率评价 8
4.3.1省域工业企业投入与产出的相对效率评价模型 8
4.3.2 省域工业企业投入与产出的相对效率分析 8
4.3.3 省域工业企业投入与产出状况分析 10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1:省域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与产出指标原始数据 16
附录2:省域工业企业投入与产出状况 16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现如今,世界已然进入信息化时期,知识泉涌,信息数量急剧增加,社会也在连续趋向复杂。在全世界信息智能化的情况下,面对资源不断匮乏、环境日益恶化、人工和物质成本急剧增长,单一投入要素式的经济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需求,所以,只有不断的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才能够提高科技投入可以保证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效率。
目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着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界高科技产业的核心区和前沿位置,并以此为基础占据着世界分工的首要位置。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由资本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的转变,控制着新科技以及由新科技增加的市场份额。这对发展中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企业来说,形势特别严峻。提高科技在工业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要提高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投入效率,才能避免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如今,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我国对科技水准的提升是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结论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由邓小平同志提出。"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指出,要依托科技进步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温总理在 2010 年指出,教育、人才、科技是壮大国家、强盛民族的基石,亦是综合国力核心。
尽管全球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科技,并且不断加大力度投入科技,然而却只有低下的产出效率。技术上的投资是重要的,但投资的有效性更重要。评价科技投入相对效率的问题就被关系到,评价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效率,对于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使用资金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恰是基于这一情形而研究的,目的是对省域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效率研究进行实证剖析,提出政策建议,揭示社会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柳卸林在剖析我国企业创新技术时,提出经济与科技两张皮的理论,却得到最低的技术创新效率[1]。柳卸林用企业投资支出的比例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利润占的比例对企业投资支出与技术投入效率的总利润的比例进行比较来衡量科技投入效率 ,实际上是用企业科技创新的相对投入与相对产出来衡量科技投入效率 ,本文可借鉴这个概念。
低弱的科技创新力、不高的科技创新水平、推广滞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我国的问题。尽管国家已出台系列政策,逐年对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大投入力度,但我国科技创新效率水平及各区域间差异、科技投入效率低下是我国各级政府决策时面临的现实问题[5]。
Leoncini,Riccard通过搜集德国和意大利两国科技体系的资料和数据剖析比较,指出不同的的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对技术演进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致使科技资源配置的不同途径选取[7]。
国外主要从微观和宏观展开研究,微观层面研究企业的研发资源配置,宏观层面从政府的角度论述。近几年,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对科技资源加大投入力度,以应用研究居多、较少研究理论,目前没有形成完全的理论体系[10]。
1.3 本课题研究的问题
分析研究省域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与产出的相对效率,以及根据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效率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来找出差距,以此找出提高效率的方法。
1.4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文是在对省域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产出剖析的基础上,构建评价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效率指标体系,使用DEA方法,通过对我国多个省域工业企业有关科技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分析省域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产出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 科技投入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1科技投入的定义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科技投入。广义上来讲,科技投入指的是为了完成已确立的目标,而对研究的过程所需要的各种条件给予投入。科技投入有物质形态的投入、资金投入和政策型投入。从狭义上说,科技投入是指三种科技活动的总成本,即投资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包含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活动的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分支技术领域的总支出。
2.2科技投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科技投入是科学活动的经济基础,也有物质保障和基本的物质条件。达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化是科技投入的目的。科技投入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最后科技投入同样也是开发和提升人力资源能力和素质的重要保障。
3 DEA方法
3.1 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选择
综合评分法、多元线性回归法、主成分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中各有各的好处,也存在着缺点和不足。而最常见的研究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效率的是数据包络分析法。这个方法不需要提前估计参数和进行指标的假设,也不需要对指标参数进行处理,这个方法是管理科学领域非常重要的工具。本论文利用了DEA中的SE-CCR模型,这个模型的功能是可以算出我国各个省域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但是传统的DEA模型计算的效率值只存在几个有效的决策单元,导致了无法来区别有效决策单元效率的差异。所以本文还得引入最优投入产出的一组数据进行DEA分析,进一步的区别有效决策单元效率的差异。
3.2 DEA方法的基本模型
DEA的基本模型是 模型和 模型,本文主要利用 模型进行分析。其中, 模型是假设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规模无效率可能影响到整体的效率。所以本论文选择的是规模报酬可变的进行研究,认为技术效率是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同时决定的。下文中出现的 指的是决策单元。
模型:规模报酬不变
,
其中 , ,
可以适当地选取权系数和,使其满足: ,
对第 个决策单元进行效率评价,一般说来, 越大表明 能够用相对较少的输入而取得相对较多的输出。
这样我们如果对 进行评价,看 在这 个 中相对来说是不是最优的,我们可以考察当尽可能的变化权重时, 的最大值究竟是多少。
该模型的基本思想:通过对样本的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确定出有效生产前沿面,并根据各 与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状况,确定各 是否为 有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uxue/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