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楼绿色环保设计方案初探(附件)
本文阐明了绿色环保建筑的概念,阐述了开发环保建筑的必要性,概述了我国绿色环保建筑的现状,综述了环保建筑在设计建造,经济效益评估、法律法规、政府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绿色环保建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重点从创新的角度,对学生宿舍楼的节能设计进行了探索。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1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1
1.1 建筑规模巨大 1
1.2 建筑用能严重浪费 2
1.3 建筑能耗还将快速增长 2
2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2
2.1 定义 3
2.2 概况 3
2.3 绿色建筑的标准 3
2.4 绿色建筑的政策制度 4
2.5 绿色建筑的技术 4
3 我国绿色建筑面临的挑战 5
3.1 绿色节能技术认可度不高 5
3.2 建设及推广节能建筑的手段匮乏 5
3.3 缺乏发展绿色建筑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 5
3.4 我国绿色节能技术产业评估体系不完善 5
3.5 我国绿色节能建筑产业设计能力不成熟、规模化发展受阻 6
4 我国推广绿色建筑的应对措施 6
4.1 加强绿色节能建筑宣传、全面提升绿色节能建筑认识 6
4.3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6
4.4 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及建筑规范 7
4.5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开发 7
4.6 加强国家在经济方面的激励措施 7
5 绿色建筑节能适宜技术分析(以大学学生宿舍楼为例) 7
5.1 南京地区气候特点 8
5.2 南京绿色建筑节能适宜技术分析概述 8
5.3 节地与室外环境 9
5.4 节能与能源利用 15
5.5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25
6 学生宿舍楼绿色环保设计方案经济效益分析 26
6.1 绿色建筑成本分析 26
6.2 绿色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筑效益分析 26
6.3 结果分析 27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7
附录 28
学生宿舍楼绿色环保设计方案初探
引言
绿色建筑概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中东能源危机,90年代在西方各国发展成熟。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即引入绿色建筑的概念,但直到2001年10月,才拉开由国家主导的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战略进程。对于绿色建筑这个新生事物,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精确地定义。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发达国家从1973年能源危机时就开始关注建筑节能,接着由于减排温室气体、缓解地球变暖的需要,更加重视建筑节能。在生活舒适性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新建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已减少到原来的1/3甚至1/5,对既有建筑也早已组织了大规模的节能改造。而我国建筑绿色节能工作总体上却行动迟缓。在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近20亿m2,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m2,95%以上都属于高能耗建筑,能源利用率仅为33%,落后发达国家20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步伐急剧加快,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需求呈现旺盛的势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绿色环保建筑已成为21世纪全球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趋势。发展绿色建筑对于加速转变我国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实现节能减排、满足改善民生重大需求、增强建筑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1.1 建筑规模巨大
据世界银行统计数字显示,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入800~8000美元的经济发展阶段时,也是住宅业迅速发展的时期。2008年我国GDP总量已达到30.07万亿元,人均GDP已达到22643元,按照2008年底6.83:1的汇率折算,约合3315美元,这意味着我国住宅产业正处在快速增长阶段。由于住宅是最主要的一种建筑形式,住宅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各类房屋建筑增量和存量的大幅增加。
截止2002年底全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共计为388亿m2,其中城市131.8亿m2。当年城乡建成房屋达19.7亿m2,其中城镇12.2亿m2,包括城市住宅6亿m2。现在,我国一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比所有发达国家一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的总和还要多。可以预见,21世纪头20年内,建筑业仍将迅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房屋建筑面积将达686亿m2,其中城市为261亿m2。如此巨大的建筑规模,在世界上是空前的;在我国历史上,这几十年是房屋建设的高潮期。
1.2 建筑用能严重浪费
我国节能工作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浪费十分严重。如我国的住宅外墙耗能是他们的4~5倍,屋顶是他们的2.5~5.5倍,外窗是他们的1.5~2.2倍,门窗的空气渗透量是他们的3~6倍,总耗能是发达国家的3~4倍。
1986年8月1日起,我国曾试行过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由于是建筑节能起步阶段的标准,节能率仅为30%,虽然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促进了各种新型保温复合墙体材料、节能窗及供热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高了人们的建筑节能意识,但节能效果仍不够理想。1995年12月,建设部根据10年来的实际情况,对上述标准进行了修订,其基本目标是:通过在建筑设计和采暖设计中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将采暖能耗从1980~1981年住宅通用设计的基础上节能50%。因此,我国的建筑节能既有很大的潜力,任务又非常艰巨。
1.3 建筑能耗还将快速增长
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必然较快增长。2008 年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9和43.7,已分别达到了“富裕”和“小康”水平,处于从“生存型”向“享受型”过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消费需求旺盛的时期,每年新增的房屋面积、采暖空调设施、家用电器数量都居于世界之最。目前,居民对改善居住热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1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1
1.1 建筑规模巨大 1
1.2 建筑用能严重浪费 2
1.3 建筑能耗还将快速增长 2
2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2
2.1 定义 3
2.2 概况 3
2.3 绿色建筑的标准 3
2.4 绿色建筑的政策制度 4
2.5 绿色建筑的技术 4
3 我国绿色建筑面临的挑战 5
3.1 绿色节能技术认可度不高 5
3.2 建设及推广节能建筑的手段匮乏 5
3.3 缺乏发展绿色建筑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 5
3.4 我国绿色节能技术产业评估体系不完善 5
3.5 我国绿色节能建筑产业设计能力不成熟、规模化发展受阻 6
4 我国推广绿色建筑的应对措施 6
4.1 加强绿色节能建筑宣传、全面提升绿色节能建筑认识 6
4.3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6
4.4 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及建筑规范 7
4.5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开发 7
4.6 加强国家在经济方面的激励措施 7
5 绿色建筑节能适宜技术分析(以大学学生宿舍楼为例) 7
5.1 南京地区气候特点 8
5.2 南京绿色建筑节能适宜技术分析概述 8
5.3 节地与室外环境 9
5.4 节能与能源利用 15
5.5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25
6 学生宿舍楼绿色环保设计方案经济效益分析 26
6.1 绿色建筑成本分析 26
6.2 绿色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筑效益分析 26
6.3 结果分析 27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7
附录 28
学生宿舍楼绿色环保设计方案初探
引言
绿色建筑概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中东能源危机,90年代在西方各国发展成熟。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即引入绿色建筑的概念,但直到2001年10月,才拉开由国家主导的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战略进程。对于绿色建筑这个新生事物,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精确地定义。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发达国家从1973年能源危机时就开始关注建筑节能,接着由于减排温室气体、缓解地球变暖的需要,更加重视建筑节能。在生活舒适性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新建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已减少到原来的1/3甚至1/5,对既有建筑也早已组织了大规模的节能改造。而我国建筑绿色节能工作总体上却行动迟缓。在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近20亿m2,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m2,95%以上都属于高能耗建筑,能源利用率仅为33%,落后发达国家20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步伐急剧加快,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需求呈现旺盛的势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绿色环保建筑已成为21世纪全球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趋势。发展绿色建筑对于加速转变我国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实现节能减排、满足改善民生重大需求、增强建筑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1.1 建筑规模巨大
据世界银行统计数字显示,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入800~8000美元的经济发展阶段时,也是住宅业迅速发展的时期。2008年我国GDP总量已达到30.07万亿元,人均GDP已达到22643元,按照2008年底6.83:1的汇率折算,约合3315美元,这意味着我国住宅产业正处在快速增长阶段。由于住宅是最主要的一种建筑形式,住宅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各类房屋建筑增量和存量的大幅增加。
截止2002年底全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共计为388亿m2,其中城市131.8亿m2。当年城乡建成房屋达19.7亿m2,其中城镇12.2亿m2,包括城市住宅6亿m2。现在,我国一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比所有发达国家一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的总和还要多。可以预见,21世纪头20年内,建筑业仍将迅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房屋建筑面积将达686亿m2,其中城市为261亿m2。如此巨大的建筑规模,在世界上是空前的;在我国历史上,这几十年是房屋建设的高潮期。
1.2 建筑用能严重浪费
我国节能工作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浪费十分严重。如我国的住宅外墙耗能是他们的4~5倍,屋顶是他们的2.5~5.5倍,外窗是他们的1.5~2.2倍,门窗的空气渗透量是他们的3~6倍,总耗能是发达国家的3~4倍。
1986年8月1日起,我国曾试行过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由于是建筑节能起步阶段的标准,节能率仅为30%,虽然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促进了各种新型保温复合墙体材料、节能窗及供热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高了人们的建筑节能意识,但节能效果仍不够理想。1995年12月,建设部根据10年来的实际情况,对上述标准进行了修订,其基本目标是:通过在建筑设计和采暖设计中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将采暖能耗从1980~1981年住宅通用设计的基础上节能50%。因此,我国的建筑节能既有很大的潜力,任务又非常艰巨。
1.3 建筑能耗还将快速增长
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必然较快增长。2008 年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9和43.7,已分别达到了“富裕”和“小康”水平,处于从“生存型”向“享受型”过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消费需求旺盛的时期,每年新增的房屋面积、采暖空调设施、家用电器数量都居于世界之最。目前,居民对改善居住热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hxyhj/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