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动态下的传统民居保护与规划以胶东地区的海草房为例
:传统民居能生动地反映当时当地的地理特征、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在旅游业发展中,它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本文以胶东地区海草房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和评价其现状、保护及旅游开发中的问题的基础上,以生态与旅游动态平衡关系为切入点,对海草房进行理论研究。同时,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对胶东地区的海草房保护和和利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对海草房生态价值与旅游价值进行分析评价,并从旅游产业的角度,既客观公正地指出海草房受到破坏的原因,也肯定旅游业给海草房保护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发展希望,在此基础上提出海草房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具体措施,使其最终实现最优化方案,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2
1.2 研究意义2
1.2.1 理论意义2
1.2.2 现实意义2
1.3 研究现状2
1.3.1 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理论研究2
1.3.2 研究现状总结3
2 胶东地区海草房概况3
2.1 海草房特点3
2.1.1 环境条件3
2.1.2 建筑样式3
2.2 历史沿革5
2.3 海草房分布地区状况5
2.4 海草房现状特征6
2.5 海草房的旅游开发7
2.5.1 海草房旅游开发的原因7
2.5.2 海草房旅游开发中的利用8
2.5.3 海草房旅游开发中的实例8
3 海草房保护和规划9
3.1 海草房现状存在的问题9
3.2 海草房保护的价值分析10
3.2.1 生态价值分析10
3.2.2 美学价值分析10
3.2.3 旅游价值分析10
3.2.4 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动态下海草房保护价值11
3.3 海草房保护和规划对策11
结束语11
致谢 12参考文献 12
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动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下的传统民居保护与规划
——以胶东地区的海草房为例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王文芳
引言
1 绪论
传统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遗产中重要的部分。它不仅聚集着区域环境历史的本土色彩,也与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然而,随着现在经济化、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民居的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作为传统民居中特色代表的胶东地区的海草房也面临着自然破坏和人为损坏的双重打击,以至逐渐消失。因此,海草房作为存在几百年的特色民居,对其进行如何生态保护与旅游利用、借鉴与创新的研究对于当地城市、村镇乃至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与建设有着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1.1 研究背景
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中后期。根据相关部门数据,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6.1%。高速的城市发展水平给我国传统民居带来巨大的冲击, 尤其是从1990年以来, 很多古城存留下来的民居因为城乡房地产热而被大片地拆毁。
同时,伴随着当今时代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村落旅游成为很多地方经济和地区繁荣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民居作为本地特色的旅游资源和优秀的风土文化的载体,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因而给其保护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因此,海草房作为我国胶东地区传统民居的主要组成。近几年,随着胶东地区城乡一体化和经济的发展,历史悠久的海草房早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高级居住环境的要求,由此导致了海草房数量的下降。同时,由于海洋污染严重,导致作为原材料的海草生长数量减少,因此只能用拆旧房为代价来进行修缮工程。此外,随着文化旅游业的逐渐兴起,海草房的传统住宅需求逐渐转向了宾馆化的需求,因此许多拥有海草房的民居拆除传统的海草房而建成供市场需求的宾馆式海草房来获取更大的利益。这样导致了一大批原生态的海草房的消失。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研究在生态与旅游动态下的传统民居的保护和规划理念,有助于理清传统民居的保护与规划在生态与旅游动态下的平衡关系、明确传统民居保护和规划模式的选择、构建更为合理的传统民居保护模式,从而提出更好的传统民居保护和规划理论措施。同时,也为以后传统民居的保护和规划研究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10]。
1.2.2 现实意义
通过调查和文献查阅来实例研究胶东半岛传统民居的现状,能够更好的把握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所存在的关键问题,从而更好地得出结论,总结出相应的促进传统民居的保护与规划在生态与旅游动态下实现平衡的解决方法,以此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的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
1.3 研究现状
传统民居是宝贵的建筑遗产,因此保护规划和再次利用传统民居已成为建筑领域研究的热点。因此,有大量学者从生态保护、旅游资源等各个方面对我国传统民居保护和规划设计理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3.1 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理论研究
国内传统民居研究工作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从以考古为目的的理论研究, 走向了以开发利用为目的的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性研究。以下是对国内部分学者研究的总结。
褚兴彪从山东楮岛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基于生态与旅游视角下的动态保护和合理对策,对传统民居保护采取生态性策略与适度经济旅游策略进行保护规划。
崔恩齐、李玲玉结合胶东半岛的海草房,提出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传统民居的措施。他们认为,保护工作可以遵循以下三个策略:第一,“以旧修旧”原则,即用拆掉无价值海草房的海草来修复有保护价值的海草房;第二,可持续性保护原则,可持续性保护是维护地球的生存环境和我们以及后代生活质量的根本途径,因此,我们既要考虑居民遗产的保护问题,同时也要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第三,从“静态”保护向“动”态发展的转型[1],传统民居的文化遗产不是仅仅依靠单纯的保护,对传统民居的更高层次、更有深度的保护是重新利用现有建筑物。
丁武军通过对婺源古村落传统民居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修复研究和垃圾对其周围环境的污染等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健全旅游资源保护立法,加强法制建设;保证当地居民收益;加强科学的规划管理等一系列相应对策[1],从而在保证当地居民收益的同时使传统民居生态旅游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1.3.2 研究现状总结
纵观前面众多学者的研究, 传统民居从以前作为古建筑文化实体资料进行研究变为如今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研究,未来传统民居的研究将成为多领域的重点。但是总的来看,目前国内对传统民居的研究看似繁荣,但其实许多研究都是表面和零散的,近几年来,国内传统民居保护利用出现理论研究火热而实际操作冷清的局面。
因此,未来需要对传统民居保护和规划进行系统操作。
2 胶东地区海草房概况
2.1 海草房特点
海草房,又叫海苔房,是一种以海草主要为建造原料的胶东民居建筑(图1)。它主要是用晒干的海草苫盖屋顶,用天然石材建造墙体,使其浅褐色中带有灰白色调,古韵中透着深沉的气质。
图1 海草房图(来源于网络)
2.1.1 环境条件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2
1.2 研究意义2
1.2.1 理论意义2
1.2.2 现实意义2
1.3 研究现状2
1.3.1 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理论研究2
1.3.2 研究现状总结3
2 胶东地区海草房概况3
2.1 海草房特点3
2.1.1 环境条件3
2.1.2 建筑样式3
2.2 历史沿革5
2.3 海草房分布地区状况5
2.4 海草房现状特征6
2.5 海草房的旅游开发7
2.5.1 海草房旅游开发的原因7
2.5.2 海草房旅游开发中的利用8
2.5.3 海草房旅游开发中的实例8
3 海草房保护和规划9
3.1 海草房现状存在的问题9
3.2 海草房保护的价值分析10
3.2.1 生态价值分析10
3.2.2 美学价值分析10
3.2.3 旅游价值分析10
3.2.4 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动态下海草房保护价值11
3.3 海草房保护和规划对策11
结束语11
致谢 12参考文献 12
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动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下的传统民居保护与规划
——以胶东地区的海草房为例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王文芳
引言
1 绪论
传统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遗产中重要的部分。它不仅聚集着区域环境历史的本土色彩,也与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然而,随着现在经济化、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民居的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作为传统民居中特色代表的胶东地区的海草房也面临着自然破坏和人为损坏的双重打击,以至逐渐消失。因此,海草房作为存在几百年的特色民居,对其进行如何生态保护与旅游利用、借鉴与创新的研究对于当地城市、村镇乃至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与建设有着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1.1 研究背景
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中后期。根据相关部门数据,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6.1%。高速的城市发展水平给我国传统民居带来巨大的冲击, 尤其是从1990年以来, 很多古城存留下来的民居因为城乡房地产热而被大片地拆毁。
同时,伴随着当今时代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村落旅游成为很多地方经济和地区繁荣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民居作为本地特色的旅游资源和优秀的风土文化的载体,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因而给其保护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因此,海草房作为我国胶东地区传统民居的主要组成。近几年,随着胶东地区城乡一体化和经济的发展,历史悠久的海草房早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高级居住环境的要求,由此导致了海草房数量的下降。同时,由于海洋污染严重,导致作为原材料的海草生长数量减少,因此只能用拆旧房为代价来进行修缮工程。此外,随着文化旅游业的逐渐兴起,海草房的传统住宅需求逐渐转向了宾馆化的需求,因此许多拥有海草房的民居拆除传统的海草房而建成供市场需求的宾馆式海草房来获取更大的利益。这样导致了一大批原生态的海草房的消失。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研究在生态与旅游动态下的传统民居的保护和规划理念,有助于理清传统民居的保护与规划在生态与旅游动态下的平衡关系、明确传统民居保护和规划模式的选择、构建更为合理的传统民居保护模式,从而提出更好的传统民居保护和规划理论措施。同时,也为以后传统民居的保护和规划研究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10]。
1.2.2 现实意义
通过调查和文献查阅来实例研究胶东半岛传统民居的现状,能够更好的把握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所存在的关键问题,从而更好地得出结论,总结出相应的促进传统民居的保护与规划在生态与旅游动态下实现平衡的解决方法,以此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的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
1.3 研究现状
传统民居是宝贵的建筑遗产,因此保护规划和再次利用传统民居已成为建筑领域研究的热点。因此,有大量学者从生态保护、旅游资源等各个方面对我国传统民居保护和规划设计理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3.1 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理论研究
国内传统民居研究工作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从以考古为目的的理论研究, 走向了以开发利用为目的的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性研究。以下是对国内部分学者研究的总结。
褚兴彪从山东楮岛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基于生态与旅游视角下的动态保护和合理对策,对传统民居保护采取生态性策略与适度经济旅游策略进行保护规划。
崔恩齐、李玲玉结合胶东半岛的海草房,提出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传统民居的措施。他们认为,保护工作可以遵循以下三个策略:第一,“以旧修旧”原则,即用拆掉无价值海草房的海草来修复有保护价值的海草房;第二,可持续性保护原则,可持续性保护是维护地球的生存环境和我们以及后代生活质量的根本途径,因此,我们既要考虑居民遗产的保护问题,同时也要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第三,从“静态”保护向“动”态发展的转型[1],传统民居的文化遗产不是仅仅依靠单纯的保护,对传统民居的更高层次、更有深度的保护是重新利用现有建筑物。
丁武军通过对婺源古村落传统民居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修复研究和垃圾对其周围环境的污染等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健全旅游资源保护立法,加强法制建设;保证当地居民收益;加强科学的规划管理等一系列相应对策[1],从而在保证当地居民收益的同时使传统民居生态旅游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1.3.2 研究现状总结
纵观前面众多学者的研究, 传统民居从以前作为古建筑文化实体资料进行研究变为如今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研究,未来传统民居的研究将成为多领域的重点。但是总的来看,目前国内对传统民居的研究看似繁荣,但其实许多研究都是表面和零散的,近几年来,国内传统民居保护利用出现理论研究火热而实际操作冷清的局面。
因此,未来需要对传统民居保护和规划进行系统操作。
2 胶东地区海草房概况
2.1 海草房特点
海草房,又叫海苔房,是一种以海草主要为建造原料的胶东民居建筑(图1)。它主要是用晒干的海草苫盖屋顶,用天然石材建造墙体,使其浅褐色中带有灰白色调,古韵中透着深沉的气质。
图1 海草房图(来源于网络)
2.1.1 环境条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hxyhj/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