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献血站设计(附件)
目 录
1 背景1
2 场地基本情况1
3 现状分析1
4 概念设想1
5 设计内容说明2
5.1检测采血区2
5.2 展示教育区3
5.3办公区3
5.4休息区4
6 创新性4
结论 5
致谢 6
1 背景
献血是指自愿献血者捐献全血、血浆或血液成分,一般为无报酬献血。大陆地区称献血行为为无偿献血,台湾、香港称献血为捐血。这种无报酬献血行为是以挽救急需用血者生命,为了社会公益事业而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地奉献的一种高尚品质。无偿献血活动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有开展,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红十字会一直致力于向全世界呼吁“医疗用血采用无偿献血”的准则,而我国也在无报酬献血方面进行了大力宣传教育。
近年来,“血荒”问题不断涌出使得国家对于人民健康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家机构的宣传教育下,我们国家的无报酬献血事业已经逐渐被人们认识了解,参加献血的人群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使得给自愿献血者提供献血场所的数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场地的基本情况
本次方案设计题目为城市献血站设计,总共分为四个方案,空间都为一层,面积分别为115㎡、252㎡、195㎡和240㎡,空间采用封闭与敞开相结合的空间模式,每个方案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而设计不一样的空间。空间层高为4.5m。
3 现状分析
淮安市的采供血机构目前只有北京北路104号的中心血站一所,其承担着整个城市的无偿献血的宣、制、招、血液的采、检、制、储、供等一系列的管理和服务的工作。通过中心血站下设五个采血点分别位于楚州、盱眙、金湖、洪泽、涟水,献血车六辆。这样的数量分布使得区域性的宣传教育功能以及社区公共区域机构的数量不足,这对于一个地级市的采供血系统来说远近度不够,随着各个城市的血液告急,造成整个国家范围内的血荒。城市献血站的建立就是为了弥补上述中心血站以及献血屋和血车规格之间的功能缺失。
4 概念设想
首先,城市献血站位置分布在基础公共区以及大的社区之间的区域,利用公共环境内的流动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洪泽、涟水,献血车六辆。这样的数量分布使得区域性的宣传教育功能以及社区公共区域机构的数量不足,这对于一个地级市的采供血系统来说远近度不够,随着各个城市的血液告急,造成整个国家范围内的血荒。城市献血站的建立就是为了弥补上述中心血站以及献血屋和血车规格之间的功能缺失。
4 概念设想
首先,城市献血站位置分布在基础公共区以及大的社区之间的区域,利用公共环境内的流动性以及固定住户的人流量而引起对于献血站的关注。其次,作为一种空间设计方案在把不同规格的血液机构之间的功能缺失补足后,更多的是把室外环境与室内空间进行结合,在室内空间的设计装饰方面更多地注重献血者进入献血站后心理反应,通过室内外环境的交流抵消人们印象中医疗空间内的冰冷感,给献血者提供最大的关怀感与宁静感。每个城市献血站建筑空间中新加入的宣传区作为整个方案中的突出点配合其不同的建造区位达到补充中心血站宣传教育的作用,利用建筑外观和室内效果吸引献血者、周围的游人以及社区的住户对于献血知识的学习。
5 设计内容说明
5.1 检测采血部分
该方案的主要部分在于检测、采血以及后期的储存、质检等部分,每一部分都划分为一个特定空间,达到人们活动范围的分流,大体分为献血者活动区域与医护人员活动区域两部分。其中献血者区域由于是公共区域,自由人员数量较多,所以在整个建筑空间中处于外部,在该部分的设计规划中不仅要根据献血顺序安排交通流线还要注意舒缓献血者的心理。医护人员活动区域部分是内部工作环境,需要注意工作私密、隐蔽性,因而安排在建筑空间尽端的区域,该区域的设计重点主要是要满足空间的办公功能需要的设备空间以及工作人员在较高强度下工作中所处的柔暖氛围。
检测、采血区为了照顾献血者紧张的心理感受主要采用玻璃隔断,以半隔断或全开敞的设计作为解决方式,力求以开放的空间层面感染到人们的心理层面,使之感到轻松舒适。由于空间开放,一起结伴而来的献血者可以直接观察到采血区里面的状况。其次,检测区和采血区内以主要的白色墙壁搭配大面积木质门窗以及玻璃为主,白色墙壁的洁白象征着医务工作者工作的高尚以及工作环境的干净,大面积木质门窗用原木色表现出了建筑空间典雅大方、自然环保,讲究原汁原味的特点,由于原木是大自然中最淳朴的颜色,因此,搭配该方案所在的地理位置中尤为合理。不仅可以从色彩中安抚献血者心情也可以根据其本身的特点与外面的大自然进行充分交流。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如果可以在一个公益空间中体验到回归大自然轻松舒适之感不仅可以消除人们心中默默承受的生活压力,还能更多地吸引潜在献血人员进来捐献,将会成为整个公益事业中最大的成功。
采血区内为了不同于一般冷冰冰的医疗空间,特别根据建筑本身的结构而在室内中部设置了一些与献血有关的造型柱来使献血者进一步了解献血的一些相关知识,突破了传统的医疗区域的形象,让人们可以更加自然地进行公益事业。
设计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即使是在办公空间中我们也要应当以人性化为主,一切以人为核心。位于献血站后面区域的质检室中主要以安静严谨作为设计主旨,选用木质家具是因为其优质的化学物理性能和安静平稳的色彩对人们的健康有益,室内的绿植以及陈设景观的设计更是可以使得在里面工作的医务人员感到清新明朗,干劲十足,使得整个空间既舒适又活泼。
5.2 展示教育部分
血站内献血知识的宣传教育区是以开放的空间结构作为主要的设计方向,这种开放的观念同样也体现在进入献血站的献血者心理方面,让观看者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接受有关无报酬献血的知识。宣传区主要围绕为什么要献血、献血的优点、献血应该注意的事项、献血的政策、国内外献血的现状等几方面问题进行宣传,也会设置一些具有巧思的小空间来吸引献血者的注意,如:贴满献血者照片的照片墙、已献过血的人群向未献血人或者受血人留下的一些话,等等。通过这些小的区域达到一个捐受血人在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一个沟通,同时增加献血人的责任感和骄傲感,也能给受血人带来更多幸福感。互动宣传部分主要通过设置多媒体进行,在大厅中央或者某一面宣传墙上安装多媒体设备,如:电脑、液晶显示屏等,通过人机互动进行一系列献血知识有关的宣传工作。
宣传
1 背景1
2 场地基本情况1
3 现状分析1
4 概念设想1
5 设计内容说明2
5.1检测采血区2
5.2 展示教育区3
5.3办公区3
5.4休息区4
6 创新性4
结论 5
致谢 6
1 背景
献血是指自愿献血者捐献全血、血浆或血液成分,一般为无报酬献血。大陆地区称献血行为为无偿献血,台湾、香港称献血为捐血。这种无报酬献血行为是以挽救急需用血者生命,为了社会公益事业而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地奉献的一种高尚品质。无偿献血活动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有开展,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红十字会一直致力于向全世界呼吁“医疗用血采用无偿献血”的准则,而我国也在无报酬献血方面进行了大力宣传教育。
近年来,“血荒”问题不断涌出使得国家对于人民健康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家机构的宣传教育下,我们国家的无报酬献血事业已经逐渐被人们认识了解,参加献血的人群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使得给自愿献血者提供献血场所的数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场地的基本情况
本次方案设计题目为城市献血站设计,总共分为四个方案,空间都为一层,面积分别为115㎡、252㎡、195㎡和240㎡,空间采用封闭与敞开相结合的空间模式,每个方案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而设计不一样的空间。空间层高为4.5m。
3 现状分析
淮安市的采供血机构目前只有北京北路104号的中心血站一所,其承担着整个城市的无偿献血的宣、制、招、血液的采、检、制、储、供等一系列的管理和服务的工作。通过中心血站下设五个采血点分别位于楚州、盱眙、金湖、洪泽、涟水,献血车六辆。这样的数量分布使得区域性的宣传教育功能以及社区公共区域机构的数量不足,这对于一个地级市的采供血系统来说远近度不够,随着各个城市的血液告急,造成整个国家范围内的血荒。城市献血站的建立就是为了弥补上述中心血站以及献血屋和血车规格之间的功能缺失。
4 概念设想
首先,城市献血站位置分布在基础公共区以及大的社区之间的区域,利用公共环境内的流动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洪泽、涟水,献血车六辆。这样的数量分布使得区域性的宣传教育功能以及社区公共区域机构的数量不足,这对于一个地级市的采供血系统来说远近度不够,随着各个城市的血液告急,造成整个国家范围内的血荒。城市献血站的建立就是为了弥补上述中心血站以及献血屋和血车规格之间的功能缺失。
4 概念设想
首先,城市献血站位置分布在基础公共区以及大的社区之间的区域,利用公共环境内的流动性以及固定住户的人流量而引起对于献血站的关注。其次,作为一种空间设计方案在把不同规格的血液机构之间的功能缺失补足后,更多的是把室外环境与室内空间进行结合,在室内空间的设计装饰方面更多地注重献血者进入献血站后心理反应,通过室内外环境的交流抵消人们印象中医疗空间内的冰冷感,给献血者提供最大的关怀感与宁静感。每个城市献血站建筑空间中新加入的宣传区作为整个方案中的突出点配合其不同的建造区位达到补充中心血站宣传教育的作用,利用建筑外观和室内效果吸引献血者、周围的游人以及社区的住户对于献血知识的学习。
5 设计内容说明
5.1 检测采血部分
该方案的主要部分在于检测、采血以及后期的储存、质检等部分,每一部分都划分为一个特定空间,达到人们活动范围的分流,大体分为献血者活动区域与医护人员活动区域两部分。其中献血者区域由于是公共区域,自由人员数量较多,所以在整个建筑空间中处于外部,在该部分的设计规划中不仅要根据献血顺序安排交通流线还要注意舒缓献血者的心理。医护人员活动区域部分是内部工作环境,需要注意工作私密、隐蔽性,因而安排在建筑空间尽端的区域,该区域的设计重点主要是要满足空间的办公功能需要的设备空间以及工作人员在较高强度下工作中所处的柔暖氛围。
检测、采血区为了照顾献血者紧张的心理感受主要采用玻璃隔断,以半隔断或全开敞的设计作为解决方式,力求以开放的空间层面感染到人们的心理层面,使之感到轻松舒适。由于空间开放,一起结伴而来的献血者可以直接观察到采血区里面的状况。其次,检测区和采血区内以主要的白色墙壁搭配大面积木质门窗以及玻璃为主,白色墙壁的洁白象征着医务工作者工作的高尚以及工作环境的干净,大面积木质门窗用原木色表现出了建筑空间典雅大方、自然环保,讲究原汁原味的特点,由于原木是大自然中最淳朴的颜色,因此,搭配该方案所在的地理位置中尤为合理。不仅可以从色彩中安抚献血者心情也可以根据其本身的特点与外面的大自然进行充分交流。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如果可以在一个公益空间中体验到回归大自然轻松舒适之感不仅可以消除人们心中默默承受的生活压力,还能更多地吸引潜在献血人员进来捐献,将会成为整个公益事业中最大的成功。
采血区内为了不同于一般冷冰冰的医疗空间,特别根据建筑本身的结构而在室内中部设置了一些与献血有关的造型柱来使献血者进一步了解献血的一些相关知识,突破了传统的医疗区域的形象,让人们可以更加自然地进行公益事业。
设计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即使是在办公空间中我们也要应当以人性化为主,一切以人为核心。位于献血站后面区域的质检室中主要以安静严谨作为设计主旨,选用木质家具是因为其优质的化学物理性能和安静平稳的色彩对人们的健康有益,室内的绿植以及陈设景观的设计更是可以使得在里面工作的医务人员感到清新明朗,干劲十足,使得整个空间既舒适又活泼。
5.2 展示教育部分
血站内献血知识的宣传教育区是以开放的空间结构作为主要的设计方向,这种开放的观念同样也体现在进入献血站的献血者心理方面,让观看者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接受有关无报酬献血的知识。宣传区主要围绕为什么要献血、献血的优点、献血应该注意的事项、献血的政策、国内外献血的现状等几方面问题进行宣传,也会设置一些具有巧思的小空间来吸引献血者的注意,如:贴满献血者照片的照片墙、已献过血的人群向未献血人或者受血人留下的一些话,等等。通过这些小的区域达到一个捐受血人在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一个沟通,同时增加献血人的责任感和骄傲感,也能给受血人带来更多幸福感。互动宣传部分主要通过设置多媒体进行,在大厅中央或者某一面宣传墙上安装多媒体设备,如:电脑、液晶显示屏等,通过人机互动进行一系列献血知识有关的宣传工作。
宣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hxyhj/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