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稻飞虱迁飞规律和发生动态的研究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水稻种植区域之一,水稻害虫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因其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对我国水稻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明确了该
不同氮素输入水平对麦田土壤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0
小麦根从根际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根际微生物环境对小麦生长至关重要。氮素输入水平对麦田土理化性状产生影响进而对土壤菌根真菌多样性产生影响。本研究以在江苏如皋设置的长期定位实验点为基地,设置了五个不同氮素梯度而磷钾肥施用一致的实验处理,包括N0(N 0 kg/ha),N50(N 50 kg/ha),N100(N 100 kg/ha),N200(N 200 kg/ha)和N300(N 300 kg/ha),研究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不同氮素水平下对小麦菌根真菌(AMF)的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会显著影
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生长和土壤资源有效性的影响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氮肥的施用是保证水稻生长和产量的措施。本实验采用土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生长和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株高和SPAD值呈升高的趋势,且在480 kg/ha水平下达到最高,氮肥用量的增加促进了水稻生物量在茎叶的分配。另外,从整体上看,与不施氮和低氮肥用量相比,中高氮肥用量降低了土壤微生物活性;随着60 kg/ha、120 kg/ha、240 kg/ha、480 kg/ha水平的升高,土壤pH、EC和硝态氮含量有下降的趋势,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有升高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1秸秆还田作为解决秸秆污染问题与实现秸秆资源有效利用的最重要途径,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其可能会对农田土壤杂草种子库带来一定的影响。为研究长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以南通市沿江试验站内长期秸秆还田的试验田为调查对象。分析了4个处理条件下(CK、全量20cm、全量40cm和半量20cm)土壤杂草种子库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试验区土壤种子库共检出杂草种子22种,隶属于13个科。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物种组成、种子密度、群落结构以及它们的垂直分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秸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调查的土壤界线确定研究
中国目前对土壤的研究,尚无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法,面对性质各异的土壤,缺乏特别的分析技术,从而也不具备与其相适应的制图表达方式。本文旨在土壤系统分类理论基础上,以划定范围的土壤体系作为考察对象,进行分类标准的界定。在研究中,首先运用了内插法考察范围内的类型界点,而后利用遥感技术导入计算机,作图得到平滑曲线,从而能够从曲线上得到每一个所求界点。作者愿本文能够抛砖引玉,使国内的研究者们共同协作研发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土壤界线计算法。
乌溪港入湖河流土地利用类型对水质影响研究
以乌溪港水质监测数据为研究基础,结合调研所得土地利用类型。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和查阅文献分析识别河流污染物主要来源,并得出乌溪港入湖河流断面水质与其周边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乌溪港入湖河流水质与其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存在着明显的相应关系;农田用地、城镇和农村居民用地和畜禽养殖用地对地表水中的氮磷含量产生明显的影响。此外,通过控制农业和生活污染源,减少河流中氮磷污染。
低温处理对草莓果实上色相关基因的影响
草莓是重要的经济果树之一,其营养丰富,是水果中难得的色、香、味俱佳者。果实的色泽,既影响果实的外观,着色程度与风味品质密切相关。果实着色是草莓成熟的标志。但是由于受到环境的胁迫,果实发育上色过程中会出现不正常的现象,比如低温,会对草莓果实着色进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草莓果实着色主要与花色苷的含量有关。花色苷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增加,成熟期达最大值。本课题对低温下与草莓着色相关的几个基因进行了分析。
培养方法对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影响的研究
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球气候变化与碳循环之间的反馈关系。认识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有助于揭示土壤碳源/汇的形成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的构建与修正提供关键参数。本文研究了室内恒温培养和变温培养对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温度越高土壤呼吸速率(R)越大,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R呈减小的趋势且温度越高减小的速率越大;2)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土壤有机碳(SOC)、微生物量碳(MBC)及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呈减小的趋势,且随着培养温度的增加SOC、MBC与
大气复合污染和干旱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增大,导致愈发严重的大气复合污染和区域干旱。大气复合污染和干旱均会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但其综合效应尚不清楚。鉴于此,本实验选择北京市污染程度不同的6个实验站点种植欧美杨107(Populuseuramericana cv.107),同时进行干旱处理,探讨大气复合污染和干旱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温度、相对湿度、大气污染物(PM2.5、NO2和O3)和氮沉降在各实验站点间存在差异;(2)植物生物量增长量在各实验站点间存在差异,但是干旱处理并未显著
嫁接对西瓜根际菌根真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为了探讨嫁接对西瓜根际菌根真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两种砧木(葫芦和南瓜)分别与西瓜进行嫁接后进行田间试验。试验在植物开花期采集了各处理的根际土壤样品,并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其根际微生物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探究嫁接处理与非嫁接处理的西瓜枯萎病的发病率以及不同处理根际的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区别。结果表明嫁接西瓜的发病率低,根际的枯萎病菌数量少;嫁接处理的西瓜根际的菌根真菌的种类多于自生根西瓜处理;除了均匀度以外,在丰富度、稳定度和多样性指数方面均为嫁接处理的西瓜值最高,砧木居中,非嫁接处理的自生根
寄主体型大小和母蜂亲缘关系对管氏肿腿蜂产卵决策的影响
管氏肿腿蜂( Sclerodermus guani Xiao et Wu) 是天牛和吉丁虫等林木钻蛀性害虫幼虫的体外寄生蜂,在我国广泛用于生物防治林木害虫。为深入探究寄主体型大小和亲缘关系在肿腿蜂社会行为中的意义,本研究以管氏肿腿蜂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寄主体型大小和亲缘关系对两头母蜂合作利用寄主时产卵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亲缘关系对母蜂的产卵前期、产卵量、子代羽化率、子代性比均无显著影响;当寄主体重增加时,母蜂产卵前期显著延长,并且母蜂产卵量显著增加,寄主体重每增加1 mg,产卵前期平均延长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