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意象及其文化特征的研究在设计中的应用以台灯为例【字数:12899】
摘 要本课题以“禅”文化台灯设计为例,通过感性工学(Perceptual engineering)的研究方法,将消费者的产品意象与文化特征结合到新产品的开发设计中,进而设计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首先通过市场调研获得现有产品样本并运用KJ法筛选出代表性产品样本及相关语意词汇;其次通过SD语义差异法(SD semantic difference method)来获得样本产品的感性词汇,并将样本图片与感性词汇进行整合编写调查问卷,并通过SPSS进行统计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筛选与产品关联度不高的语意词汇,获得产品设计方向;再通过专家分析法将“禅”文化提炼出代表产品设计要素(Design factors);最后将产品设计要素(Design factors)与感性意象结合设计出新的产品进行设计验证。最终设计出新样本与前述消费者喜好度较高两个样本进行比较,新样本在各指标有显著提升,证明此方法的可行性。通过本研究的方法可降低产品设计师与消费者之间的感性差异,提高设计效率,进而更准确的将产品的文化意象与特征表达出来,满足消费者的多重需求。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文献综述 1
1.3研究目的 3
1.4研究范围 3
1.4.1产品意象 3
1.4.2文化符号 4
1.5研究流程 5
2 研究方法 7
2.1研究方法 7
2.1.1感性工学 7
2.1.2专家分析 7
2.1.3 SD语义差异法 8
3.台灯的设计研究 9
3.1实验样本筛选与分析 9
3.2确定感性意向词汇 11
3.3调研结果分析 15
3.4设计要素分析 20
3.5文化符号筛选 20
4.设计验证 22
5.结论与建议 25
参考文献 26
附录一 27
附录二 36
附录三 39
致 谢 40
1.绪论
1.1研究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景
现如今,消费需求的转变给予了产品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等产业新的发展机遇。消费者对于高质量的生活已经不仅限定于对产品质量、产品功能的追求,同时开始重视产品背后所赋予的文化寓意、文化品位、风格类型等内容。选购产品指标的改变意味着大众的消费观念已经从之前的功能消费改变为更加高层次的文化消费,开始注重产品更高层次的内容,例如产品的意境、寓意和经典艺术风格等信息,以上情况便要求产品的设计需要加快创新,在功能方面、文化方面、精神方面同时满足消费者的多重需求[1]。
人文的需求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丰富,例如亚洲四小龙的韩国,大力推行文化立国发展战略,促使文化产业成为国内第二大产业,致使自身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并成功引领韩流文化走出国门,由此便促使了大众在体验韩国文化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随之发展起来,形成了明星同款,明星周边,创意设计等多种形态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为韩国的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的同时也满足了粉丝的情感需求。
但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文化交流的更加顺畅的同时也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与影响所带来文化趋同现象,进而引发产品同质化严重,地区之前独有的文化会因互联网的传播会被相互吸收借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会因互联网而融合的更加广泛、紧密。长期如此,文化独特性的减弱就会随着文化大融化的趋势而体现的越发明显,从而影响市场上的产品会在意象上趋于,统一造像上趋于雷同,缺乏某一地区或某一领域内文化特有的属性[2]。由此可见,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进而引起了消费需求的转变。
所以,消费行为的转变要求如今的产品设计需将文化性与艺术性同时体现在产品中,使得产品增添新的寓意,重新确立产品市场定位。因此,如何更好的体现产品的感性层次,建立特有的文化意象与产品特色,将产品的文化意象更加准确的传达给消费者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今市场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2文献综述
通过阅读历史文献、考古资料以及佛教书籍,认识到禅宗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其文化地位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是不可忽视的。同时发现有很多哲人和高僧对禅宗的弘扬和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近年来关于禅与艺术方面的专著有吴言生的禅学三书:《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刘墨的《禅学与艺境》,任晓红的《禅与中国园林》等”[3]。这些专著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都作出了深刻研究和论述[4]。
禅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分支,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由于人们在承受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进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步变得更加复杂而又紧张。在生活质量提高的背后,人们的心理其实充斥着无穷无尽的欲望和烦躁不安的内心。种种原因的催使和推动,人们的内心浮躁,性格易怒,缺乏包容心态,这些现象带来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如“路怒族”、家庭暴力、网络暴力等等。禅作为一种随心随性、追求真我的思想方式,给人的感觉就是排除一切杂念、朴素、不追求过分的华丽。它倡导我们用善良的心来对待整个世界,让身心回归自然,从纷繁杂乱的世界中寻求内心的解脱。 [5]。
禅宗思想对现代人的生活态度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性格,使人们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达到一种平和的境界。为了更好的提升禅宗文化的地位,以此来引发设计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激发新一代设计师的思考和认知,以促进展示设计行业的发展。
这不仅仅是形成中国独特设计文化的基石,也是向世界宣传自己民族文化的名片。所以本篇设计的文化符号最终选定为禅文化。
同时经过阅读现有的感性工学的相关文献,发现目前的文章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理论意义与研究方法为基础展开一个课题的研究,将感性工学的有关理论研究与具体课题结合在一起,梳理研究思路,并会在文章里说明感性工学的来源,使用方法等内容,文献主要的内容是以理论的叙述为主,缺乏实验数据支持,可信度与操作性较弱,文章的说服力也会有所降低。另一类则是以调研数据作为文章的支持,从如何收集样本到问卷调查,可以为借鉴者提供完整的操作性,但是也会存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缺乏严谨性,经不起推敲,无法有效的将受测者的感性评价化为可参考的数据运用在新产品中的开发。
另外现有文献关于文化符号的研究也是从符号学的起源开始描述,认为“符号是利用一定媒介来代表或指称某一件事物的东西”[6],然后将符号的按照自身课题的需要进行分类,例如物质功能,精神功能等方面,再结合自身的研究内容,将文化与符号结合在一起进行设计,论文所涉及的内容十分的全面,不同的文章中对于符号的解释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可为参考者提供多方位的研究插入点。
1.3研究目的
目前台灯市场所呈现的状态是产品并没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带来更高层次的创新,反而呈现出造型之间相互模仿,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现象[7]。当产品无法更好的为人服务,则必然不会被消费市场所接受,本课题以“禅”文化台灯设计为例,针对市场上现有的产品进行调研和创新,改善目前市场缺乏消费者观点的文化意象的产品。运用SD语义分析法、KJ法、德尔菲法等方法深入探讨人们对于文化主题意象不明确的现象,整合感性工学与产品的造型元素方法去设计一个新产品并证明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为目前的台灯市场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与方式。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文献综述 1
1.3研究目的 3
1.4研究范围 3
1.4.1产品意象 3
1.4.2文化符号 4
1.5研究流程 5
2 研究方法 7
2.1研究方法 7
2.1.1感性工学 7
2.1.2专家分析 7
2.1.3 SD语义差异法 8
3.台灯的设计研究 9
3.1实验样本筛选与分析 9
3.2确定感性意向词汇 11
3.3调研结果分析 15
3.4设计要素分析 20
3.5文化符号筛选 20
4.设计验证 22
5.结论与建议 25
参考文献 26
附录一 27
附录二 36
附录三 39
致 谢 40
1.绪论
1.1研究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景
现如今,消费需求的转变给予了产品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等产业新的发展机遇。消费者对于高质量的生活已经不仅限定于对产品质量、产品功能的追求,同时开始重视产品背后所赋予的文化寓意、文化品位、风格类型等内容。选购产品指标的改变意味着大众的消费观念已经从之前的功能消费改变为更加高层次的文化消费,开始注重产品更高层次的内容,例如产品的意境、寓意和经典艺术风格等信息,以上情况便要求产品的设计需要加快创新,在功能方面、文化方面、精神方面同时满足消费者的多重需求[1]。
人文的需求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丰富,例如亚洲四小龙的韩国,大力推行文化立国发展战略,促使文化产业成为国内第二大产业,致使自身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并成功引领韩流文化走出国门,由此便促使了大众在体验韩国文化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随之发展起来,形成了明星同款,明星周边,创意设计等多种形态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为韩国的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的同时也满足了粉丝的情感需求。
但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文化交流的更加顺畅的同时也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与影响所带来文化趋同现象,进而引发产品同质化严重,地区之前独有的文化会因互联网的传播会被相互吸收借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会因互联网而融合的更加广泛、紧密。长期如此,文化独特性的减弱就会随着文化大融化的趋势而体现的越发明显,从而影响市场上的产品会在意象上趋于,统一造像上趋于雷同,缺乏某一地区或某一领域内文化特有的属性[2]。由此可见,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进而引起了消费需求的转变。
所以,消费行为的转变要求如今的产品设计需将文化性与艺术性同时体现在产品中,使得产品增添新的寓意,重新确立产品市场定位。因此,如何更好的体现产品的感性层次,建立特有的文化意象与产品特色,将产品的文化意象更加准确的传达给消费者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今市场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2文献综述
通过阅读历史文献、考古资料以及佛教书籍,认识到禅宗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其文化地位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是不可忽视的。同时发现有很多哲人和高僧对禅宗的弘扬和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近年来关于禅与艺术方面的专著有吴言生的禅学三书:《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刘墨的《禅学与艺境》,任晓红的《禅与中国园林》等”[3]。这些专著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都作出了深刻研究和论述[4]。
禅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分支,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由于人们在承受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进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步变得更加复杂而又紧张。在生活质量提高的背后,人们的心理其实充斥着无穷无尽的欲望和烦躁不安的内心。种种原因的催使和推动,人们的内心浮躁,性格易怒,缺乏包容心态,这些现象带来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如“路怒族”、家庭暴力、网络暴力等等。禅作为一种随心随性、追求真我的思想方式,给人的感觉就是排除一切杂念、朴素、不追求过分的华丽。它倡导我们用善良的心来对待整个世界,让身心回归自然,从纷繁杂乱的世界中寻求内心的解脱。 [5]。
禅宗思想对现代人的生活态度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性格,使人们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达到一种平和的境界。为了更好的提升禅宗文化的地位,以此来引发设计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激发新一代设计师的思考和认知,以促进展示设计行业的发展。
这不仅仅是形成中国独特设计文化的基石,也是向世界宣传自己民族文化的名片。所以本篇设计的文化符号最终选定为禅文化。
同时经过阅读现有的感性工学的相关文献,发现目前的文章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理论意义与研究方法为基础展开一个课题的研究,将感性工学的有关理论研究与具体课题结合在一起,梳理研究思路,并会在文章里说明感性工学的来源,使用方法等内容,文献主要的内容是以理论的叙述为主,缺乏实验数据支持,可信度与操作性较弱,文章的说服力也会有所降低。另一类则是以调研数据作为文章的支持,从如何收集样本到问卷调查,可以为借鉴者提供完整的操作性,但是也会存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缺乏严谨性,经不起推敲,无法有效的将受测者的感性评价化为可参考的数据运用在新产品中的开发。
另外现有文献关于文化符号的研究也是从符号学的起源开始描述,认为“符号是利用一定媒介来代表或指称某一件事物的东西”[6],然后将符号的按照自身课题的需要进行分类,例如物质功能,精神功能等方面,再结合自身的研究内容,将文化与符号结合在一起进行设计,论文所涉及的内容十分的全面,不同的文章中对于符号的解释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可为参考者提供多方位的研究插入点。
1.3研究目的
目前台灯市场所呈现的状态是产品并没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带来更高层次的创新,反而呈现出造型之间相互模仿,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现象[7]。当产品无法更好的为人服务,则必然不会被消费市场所接受,本课题以“禅”文化台灯设计为例,针对市场上现有的产品进行调研和创新,改善目前市场缺乏消费者观点的文化意象的产品。运用SD语义分析法、KJ法、德尔菲法等方法深入探讨人们对于文化主题意象不明确的现象,整合感性工学与产品的造型元素方法去设计一个新产品并证明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为目前的台灯市场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与方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fzsj/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