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建筑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附件)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时尚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服装设计者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于服装设计元素的植入也越来越广泛,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对于新颖的设计更加青睐。充满设计感的作品越来越受到受众的欢迎。无论任何年代,服装都与建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服装与建筑之间永远是相辅相成的,服装总是能明确的反应当时的建筑特点。本文通过分析教堂建筑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对服装的款式,色彩,廓形等的进行分析,使人们对于教堂建筑元素与服装设计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于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科融合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目 录
一、 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三) 课题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4
(四) 研究目的和意义 5
二、 教堂建筑元素系列服饰设计分析 6
(一) 建筑元素服饰案例分析 6
(二) 教堂建筑元素服饰色彩分析 6
三、 教堂建筑元素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方法及实践 7
(一) 设计思路 7
(二) 建筑元素服装的市场展望 7
(三) 绘制效果图 8
(四) 寻找合适材料 9
(五) 制作与调整 9
(六) 成品图 10
四、结论与体会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建筑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有人的地方,就有建筑。而教堂,则是人们心灵深处的家乡,使人们休息,得到慰藉,得到救赎的地方。她是神秘的,属于神话中的世界。
为本次设计带来灵感的是西班牙著名建筑师高迪的作品圣家族大教堂。第一次看到圣家族大教堂,就被她壮丽的外观所吸引,世界上怎会有这么美丽的地方,完全就是神话中的世界。(图1)圣家族大教堂完全没有直线和平面,取而代之的是曲线,螺旋等的线条,充满韵律动感。(图2、3)因为高迪曾经说:“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归于上帝。”本次设计以教堂建筑元素为依托,以高迪的思想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灵魂,服装多运用曲线因素,符合人体线条,增强动感与韵律,烘托女性美。设计中,教堂阳光下的彩色玻璃窗户是运用的最多的元素之一。(图4、5)镂空,浮雕等元素交相辉映。独特的网纱设计,使立体感也运用的惟妙惟肖,展现建筑最显著的特点三维,立体,使服装更具可塑性,增加立体感。在设计中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寻找最佳方案,运用宝石代替彩色玻璃的色彩感,增加装饰性与神秘色彩,增强视觉效果,使服装更具可视性。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现状
教堂建筑元素在国内一直是一个经典的应用元素,建筑给设计师们带去了无穷无尽的灵感。(图6)建筑与服装相同,同样的离不开人的支持,这一点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她们无论是在文化方面还是在设计等的方面来看,都具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这也说明所有的东西都不是完全独立于其他事物的,这恰恰证明了我的观点,意在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同样也是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底蕴,而建筑同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时装设计师郭培,NGV?Triennial?show,Legend?collection,设计的灵感源自瑞士的一个教堂,将宗教文化内化于服装,外加影影绰绰的中式服装元素。郭培曾经说过建筑的美一直对她的设计有着深刻的影响,无论是中国的传统建筑还是中国的古庙,无论是哥特式建筑还是罗马式建筑,从色彩到轮廓,它们和服装相同,都记载着人类对美一直不断的追求!寻找“散落在民间”的你。姚峰近年走遍世界各地,从民间寻找灵感,将各地文物、建筑等诸多文化元素用于服装艺术设计。中国传统建筑给服装设计带来了很多的灵感,在文化的传承交流等方面也表现出巨大的促进作用。中式传统建筑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中式建筑与服装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应该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使中国的元素走向国际,走向更大的舞台。我相信,这股无形的力量将会促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
国外现状
在国外,建筑元素运用于服装的经典案例相当之多。(图7)比如,Chanel2015早春度假系列,把“土豪之城”迪拜作为这次秀的场地。在这个奢侈的都市、到处的豪车、和遍地的石油就是卡尔想表达香奈儿“奢侈”象征的最佳之选!而这次系列的服装用了格纹、印花、迪拜建筑物等元素,色彩方面则用了大量的土豪金和经典的黑白!再如,S.H瑟奈2015S/S春夏的设计用了很多十字和象征着摆脱束缚的欧洲12世纪哥特式教堂结构元素,并抛开具象表现形式,抽象化的跟服装融合。十字包含很多含义,不管是有关宗教,人文,建筑或是其他,当然这个符号对设计师本人来说最重要的含义是:新生。再如,Nabil?Nayal?的系列设计充满了建筑的影子。2015年,他被列入LVMH大奖名单选手之一,并被邀请参加巴黎时装周的演出。再如,Irina Dzhs的设计师伊琳娜,来自于乌克兰,毕业于乌克兰基辅国立工艺设计大学。5岁就已对服装有启蒙的她,对于几何造型、结构设计、建筑元素的融入以及性冷淡风格的偏执,已经让她在服装设计界留下了深深的一笔。在18aw系列中,Irina Dzhus使用了大量改造面料有经过creasy技术完成的,还有科技感的材料制作的,大量粗糙的边缘和细节给人一种不完整的、痛苦的感觉。再如,2018春夏高定大秀,回顾CHANEL 2018/19MétiersdArt系列,Lagerfeld在The Met的Dendur以古埃及神庙作为场地背景。服装设计风格提取了神庙的许多建筑风格的元素,直接大胆的应用在头饰,帽子及衣服上,为整体的设计风格增加了更多的亮点。等等。服装与建筑这种千丝万缕的关联,一直促使着设计师们把他们相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创造出了很多精妙绝伦的作品,无数的经典案例无不一一说明着建筑与服装的联系堪称完美结合。设计的款式等的越多,我们越应该从中寻找突破,寻找创新点,万不可固步自封,限制了自己思维的发展,思维应该是跳跃的,想象力应该是天马行空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设计出叹为观止的作品,赢得世界的瞩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fzsj/17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