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兰迪色调在童装设计中的应用以鱼·跃设计为例
摘 要服装色彩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展,童装色彩与成人装色彩相比大相径庭。从童装设计方面来看, 我国与外国相比, 一直处于弱势, 其中的原因就是国内童装设计师对儿童的各方面需求缺乏了解。从童装色彩方面来看, 我国与国外相比也明显存在着不足。本文以3-6岁小童作为研究重点,针对三个点进行研究。第一国内外童装设计对比分析;第二,儿童身心发展与配色关系;第三,调查消费者对童装风格及色彩选择的倾向。本次设计将调查问卷的结果与童装设计主题相结合,选择白色与莫兰迪色调中的浅灰蓝色作为设计色彩,并且将鱼作为图案元素应用在童装设计中,总共设计6套作品、配饰,基本采用面料造成中空,再加以填充的方式进行创新设计。
目 录
1 绪论 6
2 童装设计概述 8
2.1 童装市场调研与分析 8
2.2 国内外童装设计对比分析 10
2.2.1 国外童装设计 10
2.2.2 国内童装设计 12
2.3 童装市场流行趋势 13
2.4 儿童身心发展与童装配色的关系 13
3 童装色彩问卷调查 15
3.1 问卷调查的目的 15
3.2 问卷调查实施 15
3.2.1 目标人群 15
3.2.2 问卷设计 15
3.3 调查结果分析 15
4 莫兰迪色调在童装中的应用 19
4.1 灵感来源 19
4.2 面料选择 19
4.3 款式设计与制版 19
4.3.1 款式要点 19
4.3.2 制版 19
4.4 工艺 20
4.5 色彩设计 20
4.6 配饰设计 20
4.7 成品图 20
5 结论 21
6 参考文献 22
7 致谢 23
绪论
作为世界上儿童数量最多的国家。根据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在我国15岁的儿童有2.3亿,大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7.96% ,其中独生子女更是占到了一亿多人口。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对于童装的需求量则越来越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随着时间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家长在给孩子选择服装的时候,其购买因素也在发生变化,过去家长为孩子挑选服装的时候着重点在于服装的面料选择以及服装的舒适度,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服装的面料选择及服装的舒适度成为店家销售服装的必要条件,故而家长对于童装的选择跟家丰富起来。
对于目前童装色彩设计的分析,国外大多以童话人物和卡通人物等作为设计背景,把个性、时尚、休闲作为童装设计的主体着重风格,结合多种设计手法将童装的样式进行进阶。反观国内童装设计色彩单一、图案单调、款式并不丰富,原创设计并不是很多,并且很多童装厂商选择抄袭国外童装品牌缺乏对于品牌文化的建设,导致我国的童装品牌千篇一律。
从色彩上来看,我国童装业与国外相比,一直处在较为落后的状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童装设计师缺乏对儿童心理和生理特征的童真基础了解。在我国民间中,家长为了迎合大小的祈盼,给婴儿穿大红大绿等避邪趋福意念的童装裤袄,有的还给幼童穿一条裤腿为深蓝色,另一裤腿为深紫色的双色裤子,而从不考虑这种强烈的刺激性强的色彩对儿童心理和生理的伤害。孩子对于色彩的偏好与执着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有时可能是被父母塑形的结果,有的则是因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所致。
本课题将复杂的设计问题结合儿童心理分析及生理阶段分析,避免了就设计论设计,就色彩论色彩的死板分析模式。从服装心理学之中吸收理论营养,为企划理论寻求广泛而科学的理论依据。
童装设计概述
童装市场调研与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2017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36396元,而近5年增长率达到8.17%;自2014年起,人均用在童装上的消费支出增速持续上升,截止至2017年,人均童装的消费支出增速已达到13.75%。在“优生优育”和“二胎政策”的双重背景下,家长对于儿童服饰品的质量有了更高的需求。伴随着消费不断升级,80、90后的家长逐步进入生育年龄并成为童装市场的消费主力,同时这个群体对于其所消费的商品的认知度高,对于产品的品质要求更高,在产品品牌的选择上也更倾向于有名气的品牌,这也让作为主要需求的童装将有望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但我国童装市场门槛较低,发展速度快,许多企业由产品经营发展为品牌经营,但其中一些童装企业品牌意识弱,设计水平一般,没有进行适当的色彩企划。随着这种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一部分品牌的设计理念与市场需求产生分歧,主要分为两点:
(1)在品牌经营活动中尚未走出产品的经营模式,出现款式抄袭竞争、色彩雷同,形象模仿、价格竞争。
(2)缺乏对于儿童心理的研究,并且没有专门预测童装色彩流行趋势,对于色彩的选择容易是顾客产生视觉疲劳,缺乏对顾客的吸引力。
近年来,全球童装品牌的数量一路飙升,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某些童装设计师将蕾丝、透视装或者性感风格的设计用在童装设计中。这种显现不禁使人们深思,这种过于重视视觉效果的服装形式应不应该出现在童装设计中。童装的设计和成人服装的设计从根本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家长不应只注意童装的时尚性,也要注意安全性、舒适性。棉、麻等天然织物,柔软、透气、环保,成为童装面料的首选。宽松舒适的廓形可以满足孩子好动的天性。
另外,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体体型特征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差异,童装在穿着美观时尚的同时更要满足儿童体型特征。在童装制版过程中,要考虑放松量、舒适度、舒服度与成人制版的区别。
目前,童装的制版原型较少,国内大多数童装企业都在使用成人样版的缩码版,这样反而忽略了儿童身型的特殊性。同时,很多成人服装品牌延伸到童装领域,奢侈品品牌CUCCI、ARMANI,快时尚国际巨头优衣库、ZARA、H&.M都扩大了卖场中的童装区域范围。尽管不断有国外成人服装品牌抢占童装市场,但消费者仍会发现衣服好看但不好穿,这就对成人服装品牌进入童装设计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就是适穿性。童装市场看似简单、门槛低,实际做起来要求高,产品设计需要考虑到儿童的穿着感受、穿着环境、品质标准等综合因素。提高童装设计的适穿性,是童装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国内童装难以匹敌国外童装的销量。在我国70%的童装属于无品牌童装,而有品牌的童装仅占到整个童装市场的10%。国外童装品牌进军中国市场主要原因是看好中国的童装市场。国产童装在其设计、款式、安全性等方面远不如国外品牌,存在一定的市场空缺,家长们对于中高档童装品牌的需求难以被满足。
目 录
1 绪论 6
2 童装设计概述 8
2.1 童装市场调研与分析 8
2.2 国内外童装设计对比分析 10
2.2.1 国外童装设计 10
2.2.2 国内童装设计 12
2.3 童装市场流行趋势 13
2.4 儿童身心发展与童装配色的关系 13
3 童装色彩问卷调查 15
3.1 问卷调查的目的 15
3.2 问卷调查实施 15
3.2.1 目标人群 15
3.2.2 问卷设计 15
3.3 调查结果分析 15
4 莫兰迪色调在童装中的应用 19
4.1 灵感来源 19
4.2 面料选择 19
4.3 款式设计与制版 19
4.3.1 款式要点 19
4.3.2 制版 19
4.4 工艺 20
4.5 色彩设计 20
4.6 配饰设计 20
4.7 成品图 20
5 结论 21
6 参考文献 22
7 致谢 23
绪论
作为世界上儿童数量最多的国家。根据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在我国15岁的儿童有2.3亿,大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7.96% ,其中独生子女更是占到了一亿多人口。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对于童装的需求量则越来越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随着时间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家长在给孩子选择服装的时候,其购买因素也在发生变化,过去家长为孩子挑选服装的时候着重点在于服装的面料选择以及服装的舒适度,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服装的面料选择及服装的舒适度成为店家销售服装的必要条件,故而家长对于童装的选择跟家丰富起来。
对于目前童装色彩设计的分析,国外大多以童话人物和卡通人物等作为设计背景,把个性、时尚、休闲作为童装设计的主体着重风格,结合多种设计手法将童装的样式进行进阶。反观国内童装设计色彩单一、图案单调、款式并不丰富,原创设计并不是很多,并且很多童装厂商选择抄袭国外童装品牌缺乏对于品牌文化的建设,导致我国的童装品牌千篇一律。
从色彩上来看,我国童装业与国外相比,一直处在较为落后的状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童装设计师缺乏对儿童心理和生理特征的童真基础了解。在我国民间中,家长为了迎合大小的祈盼,给婴儿穿大红大绿等避邪趋福意念的童装裤袄,有的还给幼童穿一条裤腿为深蓝色,另一裤腿为深紫色的双色裤子,而从不考虑这种强烈的刺激性强的色彩对儿童心理和生理的伤害。孩子对于色彩的偏好与执着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有时可能是被父母塑形的结果,有的则是因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所致。
本课题将复杂的设计问题结合儿童心理分析及生理阶段分析,避免了就设计论设计,就色彩论色彩的死板分析模式。从服装心理学之中吸收理论营养,为企划理论寻求广泛而科学的理论依据。
童装设计概述
童装市场调研与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2017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36396元,而近5年增长率达到8.17%;自2014年起,人均用在童装上的消费支出增速持续上升,截止至2017年,人均童装的消费支出增速已达到13.75%。在“优生优育”和“二胎政策”的双重背景下,家长对于儿童服饰品的质量有了更高的需求。伴随着消费不断升级,80、90后的家长逐步进入生育年龄并成为童装市场的消费主力,同时这个群体对于其所消费的商品的认知度高,对于产品的品质要求更高,在产品品牌的选择上也更倾向于有名气的品牌,这也让作为主要需求的童装将有望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但我国童装市场门槛较低,发展速度快,许多企业由产品经营发展为品牌经营,但其中一些童装企业品牌意识弱,设计水平一般,没有进行适当的色彩企划。随着这种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一部分品牌的设计理念与市场需求产生分歧,主要分为两点:
(1)在品牌经营活动中尚未走出产品的经营模式,出现款式抄袭竞争、色彩雷同,形象模仿、价格竞争。
(2)缺乏对于儿童心理的研究,并且没有专门预测童装色彩流行趋势,对于色彩的选择容易是顾客产生视觉疲劳,缺乏对顾客的吸引力。
近年来,全球童装品牌的数量一路飙升,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某些童装设计师将蕾丝、透视装或者性感风格的设计用在童装设计中。这种显现不禁使人们深思,这种过于重视视觉效果的服装形式应不应该出现在童装设计中。童装的设计和成人服装的设计从根本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家长不应只注意童装的时尚性,也要注意安全性、舒适性。棉、麻等天然织物,柔软、透气、环保,成为童装面料的首选。宽松舒适的廓形可以满足孩子好动的天性。
另外,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体体型特征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差异,童装在穿着美观时尚的同时更要满足儿童体型特征。在童装制版过程中,要考虑放松量、舒适度、舒服度与成人制版的区别。
目前,童装的制版原型较少,国内大多数童装企业都在使用成人样版的缩码版,这样反而忽略了儿童身型的特殊性。同时,很多成人服装品牌延伸到童装领域,奢侈品品牌CUCCI、ARMANI,快时尚国际巨头优衣库、ZARA、H&.M都扩大了卖场中的童装区域范围。尽管不断有国外成人服装品牌抢占童装市场,但消费者仍会发现衣服好看但不好穿,这就对成人服装品牌进入童装设计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就是适穿性。童装市场看似简单、门槛低,实际做起来要求高,产品设计需要考虑到儿童的穿着感受、穿着环境、品质标准等综合因素。提高童装设计的适穿性,是童装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国内童装难以匹敌国外童装的销量。在我国70%的童装属于无品牌童装,而有品牌的童装仅占到整个童装市场的10%。国外童装品牌进军中国市场主要原因是看好中国的童装市场。国产童装在其设计、款式、安全性等方面远不如国外品牌,存在一定的市场空缺,家长们对于中高档童装品牌的需求难以被满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fzsj/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