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胁迫对5个产地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盐胁迫对丹参幼苗生理特性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程度盐胁迫对丹参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初步探明丹参幼苗的耐盐机理,以期为丹参的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丹参幼苗进行胁迫处理,测量幼苗的株高、根长、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鲜重和干重,同时测定丹参幼苗叶片中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CAT等保护酶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结果:随着盐浓度的升高,丹参幼苗的株高、根长、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鲜重和干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的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的活性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渗透调节机制中可溶性

盐胁迫对苗期水飞蓟的生理与活性成分的影响(附件)

摘要:为探讨苗期水飞蓟的对盐胁迫的响应,以苗期菊科植物水飞蓟为试验材料,采用浓度为100mmol·L-1 NaCl溶液对水飞蓟进行不同时间NaCl胁迫处理(0d、1d、2d、3d、4d、5d,记为CK、T1、T2、T3、T4、T5),观察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特征。结果显示:(1)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随着盐胁迫的天数的增大而降低(2)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在NaCl胁迫T1、T3、T4时上升,在NaCl胁迫T2、T5时下降。(3)MDA含量在T1、T2、T3下降,T4、T5

盐胁迫对藿香光合及生长的影响

摘要:为了探讨藿香对盐胁迫环境的生理响应,以藿香为材料,用不同浓度[0(CK)、50 mmol·L-1、100 mmol·L-1、150 mmol·L-1、200 mmol·L-1]NaCl溶液处理藿香幼苗,观测藿香幼苗的光合及生长特征,以了解盐胁迫对藿香光合及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当浓度≤100 mmol·L-1时能够显著增大藿香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其净光合速率(Pn)及单株鲜、干重也增加;当浓度>100 mmol·L-1时则抑制藿香光合及生长。藿香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酶(SOD、C

硼锌铜3种微量元素对芍药生长及其成分的影响

缺氮和复氮处理对菘蓝幼苗生长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缺氮复氮对菘蓝幼苗营养和活性成分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缺氮复氮处理对菘蓝幼苗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的影响,为实际生产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方法:以山西栽培居群的菘蓝角果为试验材料,先基质培养后采用水培方法。设对照、缺氮和复氮3个处理,分别测定各组营养和活性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缺氮有利于叶中游离氨基酸、叶中K、Ca等6种矿质元素、根中可溶性糖及叶中总生物碱的积累,但不利于根中游离氨基酸、根中总黄酮及叶中靛蓝和靛玉红的积累;复氮组根中游离氨基酸和总黄酮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则显著下降;P、Mg、Fe等11种矿质元素、叶中总黄酮及(R,S)-告

芍药不同炮制加工品在四物汤中溶出规律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 探究芍药不同炮制加工品在四物汤中以不同比例配伍后阿魏酸的溶出规律,并对比三种芍药炮制加工品对阿魏酸的溶出影响。方法 将芍药与川芎、当归按照不同的比例配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液中的阿魏酸含量。结果 白芍:当归=3 :1,以及白芍:川芎=3 :4比例配伍时,阿魏酸的煎出量最高。芍药与当归、川芎合煎后阿魏酸含量低于当归或川芎单煎。结论 芍药对当归、川芎中的阿魏酸具有减溶作用,当归与生白芍配伍药液中阿魏酸含量最高,其次为赤芍,最低为炒白芍,配伍比例影响阿魏酸溶出。

芍药苷对钙离子受体拮抗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苦参同源四倍体诱导与鉴定

茉莉酸甲酯对白及幼苗生长及总酚含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外源茉莉酸甲酯对白及幼苗生长、总酚含量等的影响,旨在为白及的生产提供一个具有借鉴意义的实践。方法:将茉莉酸甲酯分为9个浓度梯度,研究不同浓度处理对白及幼苗折干率、SOD、POD等活性等的影响。结果:在40 μmol·L-1浓度下生长的白及叶长叶宽较其他浓度和对照高。浓度为80 μmol·L-1时,CAT活性达到峰值,茉莉酸甲酯组的白及较对照组SOD、POD活性高。60 μmol·L-1时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总酚含量在40 μmol·L-1时达到峰值。20 μmol·L-1、40 μmo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