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间作及遮阴处理对老鸦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响应面法优化活血丹三萜酸类提取工艺的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活血丹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通关藤多糖的提取
摘要:为探索通关藤多糖最佳提取条件,本实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考察在超声波环境下提取温度、液料比及超声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通关藤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对通关藤多糖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运用比色法测定和分析不同产地通关藤药材中多糖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通关藤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是:提取温度65℃,液料比31:1mL·g-1,提取时间125 min。响应面法对通关藤多糖的提取条件优化合理可行,为提高多糖的提取率提供了依据。不同产地通关藤药材中多糖平均含量在1.59%~9.10%之
响应面法优化通关藤黄酮提取条件
摘要:通关藤为萝藦科植物通关藤Marsdenia tenacissima (Roxb) Wight et Arn干燥藤茎,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散结止痛,抗癌等功效。为了探索通关藤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本实验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考察在超声环境下温度、液料比及时间等工艺参数对三者提取率的影响,进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62℃,液料比23:1(mL/g),提取时间127 min;不同产地通关藤药材中总黄酮平均含量在3.34%~9.80%
四物汤中芍药内酯苷溶出规律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以不同文献记载中四物汤组成为依据,研究不同配伍比例对四物汤中芍药内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经方四物汤和单味芍药作对照,采用HPLC测定四物汤中芍药与其他药材不同比例配伍,以及不同煎煮时间下芍药内酯苷含量。结果:各配伍中芍药内酯苷含量呈现明显不同。结论:炒白芍:当归=5 g:15 g,赤芍:当归=5 g:5 g,炒白芍:熟地=5 g:5 g,赤芍:熟地=5 g:15 g,炒白芍:川芎=9 g:12 g,赤芍:川芎=9 g:12 g配伍芍药内酯苷溶出较好;芍药内酯苷含量与煎煮时间呈正相关。
土壤团聚体与活血丹药材品质相关性分析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与活血丹药材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复氮浓度对苗期菘蓝营养及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
摘要:为探讨苗期菘蓝适宜的复氮浓度,以山西栽培居群的菘蓝为材料,对先基质培养后水培的菘蓝幼苗进行复氮处理的方式,分析不同复氮浓度下苗期菘蓝的营养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菘蓝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随复氮浓度的提高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与之相反,T1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T3处理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根中可溶性糖含量则整体呈上升趋势,在T4处理达到最大值。(2)随着复氮浓度的提高,叶中靛蓝、靛玉红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在T2处理达到最大;根中(R,S)-告依春含量则先下降后上升,T
多效唑和赤霉素对半夏生长发育和化学成分影响的初步研究
幼苗期和生长后期甜叶菊叶片甜菊糖苷含量相关性分析
摘要:甜叶菊作为一种新型甜味剂作物,其叶片所含甜菊糖苷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为提高甜叶菊种质的甜菊糖苷含量评价效率,探讨是否可以通过对甜叶菊生长早期叶片中的甜菊糖苷成分的检测来实现对甜叶菊种质的评估,以加快育种进程。本研究以不同的甜叶菊种质为材料,分别在幼苗期和生长后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种质植株叶片中甜菊糖苷含量,再利用SPSS软件对幼苗期和生长后期叶片中甜菊糖苷含量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参试的64份甜叶菊种质中,有55份甜叶菊种质的幼苗期和生长后期叶片中甜菊糖苷组分及含量间相关性良好,占参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