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对niti合金超弹性的影响研究【字数:12197】
本文通过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力学性能测试和金相组织分析,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NiTi合金超弹性的影响。第一轮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固溶处理实验得到600℃下固溶处理1h试样的超弹性最好,由于饱和固溶体的含量达到顶点,析出相也最多,能够诱发马氏体产生相变,这时超弹性能得到了最好的加强。第二轮实验所有试样在600℃固溶处理1h后,再分别进行不同温度时效处理得出300℃下时效处理1h试样的超弹性最好,此时析出的金属化合物分布最均匀,也最多,导致试样的超弹性也是最好的,第三轮实验在300℃时效温度,不同的时效时间下处理得
热处理工艺对niti温控合金记忆行为的影响研究【字数:10532】
本文测试其回复率及回复应力来研究热处理工艺对NiTi温控合金记忆行为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iTi温控合金的回复率随固溶温度的增加而升高,超过550℃回复率降低,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回复率升高,超过250℃随着温度的升高降低。回复率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大而增加但超过8H时回复率随时间的增长而下降。NiTi合金的回复应力随固溶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温度超过650℃回复应力下降。随时效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时效温度超过300℃后回复应力减小。回复应力随时效时间增大而增大,超过8H后回复应力减少。实验得出发现在550℃固溶
热循环条件下in30ni复合粉末tlp焊点组织和性能研究【字数:10289】
频繁使用,通电、断电的周期性工作环境会使电子产品遭受温度的循环载荷的作用,造成焊点内部组织变化,它甚至会导致焊点失效,每个焊点的失效都可能导致整个产品发生故障。为了讨论热循环对In-30Ni焊点的影响,本文研究了In-30Ni复合粉末TLP焊点在热循环条件下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热循环次数为100次时,靠近界面处开始产生细微裂纹,热循环次数增加到200次时,界面处裂纹愈加明显且裂纹逐渐扩展到基体内部,当循环次数到达400次时,晶粒开始发生分裂,孔洞率显著增加,800次时,基体中基本都是单个晶粒,
焊后热处理对等离子弧焊中厚板304不锈钢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字数:10424】
摘 要304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蚀性和焊接性,在家庭用品,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材,食品工程,农业,船舶零部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运用。但随着板厚增加,焊缝难以一次成形。为提高焊缝质量,本试验采用等离子弧焊的焊接方式对10mm厚的304不锈钢进行焊接。等离子弧焊的电弧能量密度高,稳定性能好,焊接速度快,所以焊缝热影响区小,工件变形程度小,能够得到更美观的焊缝外形和高质量的焊缝组织。焊接完成后对304接头进行焊后热处理在500℃,700℃,900℃热处理温度下分别保温24h,48h,96h。本文通过对304接头进行
焊接速度对异种不锈钢搅拌摩擦焊齿形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字数:12731】
本文对2mm厚的304/430不锈钢齿形接头进行搅拌摩擦焊实验,分析焊速对接头成形、微观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选择合适焊接工艺参数,分别在焊接速度为20、30、40、50mm/min时进行焊接。通过金相观察、硬度分析及拉伸测试对不同焊接速度下的试样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焊接速度30、50mm/min 的材料表面出现明显沟槽,焊接速度20、40mm/min的接头表面成形良好。焊接速度较低时(v=20mm/min)、较高时(v=50mm/min),接头出现 “隧道型”缺陷。焊接速度为30mm/min焊核区呈
定时释放型胶囊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字数:10755】
摘 要定时释放或缓释微胶囊技术在医药、农业胶黏剂、高分子助剂、化工和食品等领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用苯乙烯和丙烯酸单体通过原位聚合法包裹芯材(水溶性固体过硫酸铵)得到定时释放型微胶囊。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粉末多晶衍射仪、热重分析仪等来分析微胶囊的形貌、结构、热稳定性和薄膜厚度等。通过改变搅拌速率、微胶囊的壳材料、温度、pH值等,最终来确定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原位聚合法制备定时释放微胶囊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水溶性芯材的微胶囊当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废旧聚酯合成可紫外光固化树脂的性能及应用研究【字数:14431】
摘 要本文研究了以废旧聚酯为原料合成可紫外光固化树脂的工艺过程,着重研究苯甲酸封端工艺及顺酐引入双键工艺的合成条件对所制备的可紫外光固化树脂性能及应用的影响。从粘度、酸值、色泽方面对各个工艺的产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最优合成条件是在苯甲酸封端工艺过程中苯甲酸PET质量比为0.8:1,加入1%的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200℃反应2h;顺酐引入双键工艺过程中顺酐PET质量比为0.6:1,加入1.5%的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的阻聚剂对苯二酚,140℃反应2h。本论文废旧聚酯合成的可紫外光固化树脂加入适量的
快速交联eva的制备研究【字数:9707】
摘 要本文探究以A-171为硅烷偶联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为催化剂,对基础树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进行交联改性的研究。通过TE-35L/D=43型双螺杆挤出机采用熔融共混的方式将A-171接枝到EVA中,而后根据配方,以不同的方式即80℃下水煮交联、室温下自然交联、室温下添加产水剂自然交联进行交联,并且对其进行相关的力学性能测试、热延伸性能测试、凝胶含量测试、热稳定性测试。通过实验可得出硅烷交联EVA材料的各方面性能均有所改善,总结出了当添加了产水剂时,在室温下以硅烷交联方式进行交
无卤阻燃硅烷交联聚烯烃的生产工艺的先进设计【字数:10958】
市面上大多数电线电缆都是聚烯烃类材料制成的,其中主要以聚乙烯类为主,硅烷交联工艺简单易行,可以大幅度提高聚乙烯的性能。但硅烷交联聚乙烯机械强度低,抗冲击性较硅烷交联聚丙烯较差。硅烷交联聚丙烯刚性抗冲击强度等性能均较优良,但是硅烷交联聚丙烯的凝胶率和性能较差,本文主要研究硅烷交联聚乙烯硅烷交联聚丙烯,通过向聚乙烯体系加入聚丙烯,更改生产配方,优化生产工艺,从而达到提高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等目的。
有机非金属催化合成含硫聚合物【字数:9580】
本文首先对聚硫代碳酸酯进行简单介绍其优点与作用,聚硫代碳酸酯其本身具有优异的耐溶剂性、磁性、光导电性能以及重金属离子捕集性能,它在塑料镜片、高导纤维制造和重金属废水处理方面有着广阔的未来前景。目前来说,聚硫代碳酸酯主要是利用了铬类催化剂催化单环氧化物与二硫化碳的共聚得到,其方法存在着重金属污染、催化剂选择性差、含硫环状副产物多等缺点。本文研究如何硫化环氧化物制备硫代苯基缩水甘油醚,然后再用化工原料二硫化碳与硫代苯基缩水甘油醚反应聚合得到具有规整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三硫代碳酸酯)。首先是根据催化剂结构和聚合
氢氧化铝阻燃改性poepp复合材料的研究【字数:10270】
本论文研究了以氢氧化铝(ATH)为阻燃剂,对聚丙烯(PP)/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共混体系进行阻燃改性。在PP/POE复合材料加入不同用量的氢氧化铝进行阻燃试验,测试了材料的拉伸性能、冲击性能、热性能以及极限氧指数。结果表明,PP、POE的份数始终是80、20phr,而当ATH为120phr时,它的综合性能较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