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指数法的城市脆弱性评价以市为例(附件)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综合,简要介绍了城市脆弱性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在相关文献基础上选择以综合指数法为基础指标,以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为核心,以南京市2012~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依据进行城市脆弱性计算。计算分析得知南京市近三年均处于较高脆弱性等级,但有逐渐下降的趋势,逐渐靠近中等脆弱性;通过与其他相关文献比较也得到了类似结论,并体现了区域特异性。经过计算可对南京城市脆弱性有一定的了解,对未来城市脆弱性的相关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绪论 1
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2
2.1 研究区域 2
2.2 数据来源 4
3 城市脆弱性评价研究方法 4
3.1 建立评价模型 4
3.1.1 评价指标的选取 4
3.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
3.2 南京市城市脆弱性计算 6
3.2.1 计算各子系统敏感性(PS)与应对能力指数(AR) 6
3.2.2 构建城市脆弱性模型 6
3.2.3 脆弱性等级划分 6
4 南京市城市脆弱性评价与分析 7
4.1 南京城市脆弱性分析 7
4.1.1 经济子系统 7
4.1.2 社会子系统 7
4.1.3 资源环境子系统 7
4.1.4 总结 8
4.2 根据已有研究对南京城市脆弱性的比较 8
5 结论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图1 3
表1 5
表2 7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城市脆弱性评价
——以南京市为例
引言
1 绪论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正快速发展城市化,据预测在将来几年的城市人口数目将超过百分之六十。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生态环境、水和土地资源稀缺等问题已成为城市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此外还存在着诸如城市高犯罪率,城市街道居民关系不紧密等普遍严重的社会问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因此如何缓解城市脆弱性已刻不容缓。[15]正如全球经济论坛的首创人克劳斯?施瓦布所言,“城市脆弱性一个世界面临的问题,只有缓解城市脆弱性才能使城市化更有效的发展”。[17]
在国外,对于城市脆弱性的相关理解主要从自然与社会领域进行阐述,自然领域中有的学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城市脆弱性:①观测到的将会发生巨变的迹象;②观测到的环境变动中原本就有的和无法补充的损失部分;③区域或系统对于内外侵扰变化特别脆弱[5]。又有国外学者将脆弱性概念与社会形态学方面和环境危险度方面结合 [78]。还有学者认为脆弱性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释:①把将特定区域的社会机动性联合起来;②结合各项社会因素衡量其抵御灾害的能力;③将脆弱性看成一种会导致人偏向于或位于伤害的天然前提的袒露转台。而在人文领域范畴,国外对城市脆弱性大致有四种理解:①认为脆弱性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 [11]。②认为脆弱性是一种在面对不属于自身的侵害时内部各系统受损伤的可能性。③认为脆弱性是一种在面对较猛烈的自然或人为灾害时的内部各系统受损伤的程度[910]。④认为脆弱性是在面对不属于自身的侵害时内部各系统的应对能力[1213] 。
在国内领域,生态是我国研究者率先对脆弱性理解的研究方向。周劲松以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特殊情况导致的,而且这种改变是不可逆转的。 [14]刘燕华则以为脆弱性为容易受周围环境变化影响而无法保持自身的稳定性 [15]。申元村[16]、刘雪华 [17]等学者则认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指生态状况不平稳,易向演变成不适于人类发展的趋势。随后学者们逐渐意识到脆弱性研究不单只涉及了生态环境,还涉及社会经济等因素。马颖[19]就在此基础上对区域某些要素的生命演变进行研究。商彦蕊[18]在对过往的脆弱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脆弱性概念。喻小红等[05]阐述了城市在生态、环境、安全、能源和邻里关系等方面的存在的潜在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随后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城市是一个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制约的复合体。陈倬,佘廉[20]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有关脆弱性的定义,将城市脆弱性的类型总结为八类。王松华,赵玲[19]在研究了大量文献之后将脆弱性分为风险带来的损失、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对风险的敏感性和应对能力以及上述三类的综合体现这四类。
虽然脆弱性研究已逐渐被国内外学者重视,但仍有一些缺陷:①从研究方式看,尽管已有许多的学者对城市脆弱性概念分析,但研究方式依然主要为定性研究,在定量研究方面的成果较少;②从研究大小看,目前研究区域多为小范围的某一个都市或大范围的某个省,较少涉及中等范围都市圈脆弱性的相关结果。③从研究视角看,当前研究的视角还较为单一,缺乏综合研究视角的思想;④从研究区域看,大多数从城市这个较普通的区域入手,同时评价指标的建立也比较普遍,不适用于某些特定城市脆弱性评价。[14]
本文以南京市为例,以综合指数法为理论依据,并根据南京市的地域特异性为建立了相关的指标与权重并建立模型,最后计算并分析了南京市2012~2014年城市脆弱性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
南京,简称宁,是江苏省省会,也是华东地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地处中国东部地区,长江下游,城、林、山、水融为一体,江、河、湖、泉相得益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秋冬皆有特色。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南京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公路网密度居全国中心城市前列,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优越,一直以来便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厚实的历史底蕴和丰硕的文化条件。经济方面,南京多年被国家评为全国经济中央城市之一,除了第一、第二产业发达外,南京还拥有丰硕的第三产业链,如外包、软件出口、会展业、文化产业等特色产业。社会方面,南京拥有着悠长的历史,是华夏文明的重大发源地,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资源方面,南京处于国内现代植物资源最丰盛、植物种类数量最多的地区。又因地形山丘、河湖兼备,气候温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拥有许多国家保护动物。而南京蕴藏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多种矿物储量江苏第一;地下水源丰富,水质优良,拥有重要的地热资源——温泉。风景秀丽,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因此,选择南京市作为典型进行脆弱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图1 南京市区位图
2.2 数据来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hxyhj/30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