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生物有机肥防控草莓根腐病田间试验效果研究
摘要:草莓的连作障碍影响草莓的生产,制约草莓产业发展。土传病害是造成草莓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通常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可侵染植物根部甚至造成全株发病死亡,带来严重后果。草霉根腐病是由土传病原真菌引起的复合侵染型病害。实验利用前期研究确定的培基配方采用固体发酵培养法培养法制备生物有机肥(BOF-CT205),孢子含量达到109 个/g。草莓田间试验结果表明:①BOF-CT205的施用对草莓生长的促进和发病率的降低有较明显作用,接种BOF-CT205茎叶鲜重增加了59.94%,根鲜重增加了83.73%, BO
新型硝化抑制剂对蔬菜地n2o排放的影响
摘要:通过周年复种四季蔬菜的大田试验,探究硝化抑制剂对蔬菜地N2O排放及氮肥反应曲线的影响,明确其减少N2O排放的效果。结果表明,蔬菜地N2O排放总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添加硝化抑制剂则能有效减缓N2O排放。与不添加硝化抑制剂相比,添加硝化抑制剂在640~1920 kg N hm-2 yr-1氮肥施用水平上能抑制蔬菜地N2O排放总量12.38%~22.46%;增加蔬菜产量5.74%~15.17%;显著削减单位产量N2O排放量23.70%~27.28%。同时,添加硝化抑制剂的处理,土壤N2O排放系数由
某养殖场废水处理工程设计(附件)
摘要:养猪场废水的特点是排放集中、水力冲击负荷强、有机质浓度高、水解酸化快、沉淀性能好,如果不经处理直接外排入水体,往往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本设计采用UASB+SBR处理工艺,该工艺优点在于对有机物、悬浮物、氮和总磷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废水首先进入调节池,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和少量有机物,之后通过污水提升泵输送到UASB反应器,大部分有机物被降解,并产生沼气。UASB反应器出水进入SBR反应器进行后续处理,部分有机物和大部分NH3-N被降解。由于SBR反应器出水SS、COD还较高,影响出水水质,因此通过氧化塘
某印染厂日处理水量6000m3污水处理站工程设计(附件)
摘要:印染废水来源于印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染色废水和整理废水等。不同工段产生的废水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是一种难处理的工业废水。本文拟针对某印染厂废水特点,合理选择污水处理工艺并为该厂设计日处理水量6000m3的污水处理站。通过分析比较,本设计拟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及生物接触氧化法组合处理工艺。运行结果表明,混凝沉淀对废水的色度去除效果较好,出水色度为190,去除率为76.25%。废水经水解酸化单元可有效提高其可生化性,B/C值提高到0.4左右,有利于废水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本设
炭基肥施用对旱地土壤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
摘要:由于生物质炭农田应用具有显著的作物增产及温室气体减排效应,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关注,然而,炭基肥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还相对不足。本研究以河南褐土为研究对象,田间设置六种炭基肥施用模式(NF、CF、 CBFN1、CBFN2、CBFN3、CBFN),研究炭基肥施用方式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相比,全量炭基肥显著增加玉米产量10.29%,氮素利用率提高了43.4%。不同施肥模式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动态无显著影响,然而,全量炭基肥有显著降低N2O排放的趋势,尽管
球囊霉素对植物吸收pahs的影响
摘要: 当前,我国土壤污染问题严重,多环芳烃(PAHs)已成为我国土壤中常见的一类高风险有机污染物,土壤污染后,PAHs可通过土壤—植物系统进入食物链,严重威胁人群健康和生态安全。球囊霉素是丛植菌根真菌产生并脱落进入土壤中的一类糖蛋白,可以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利于植物生长。但是,球囊霉素对植物吸收PAHs有何影响知之甚少。本文利用两种球囊霉素—易提取球囊霉素(EEG)和总球囊霉素(TG)探究对水培黑麦草吸收PAH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球囊霉素可以阻碍黑麦草吸收PAHs,并且EEG作用
生物质炭和化肥不同配比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摘要:生物质炭作为农田生态系统固碳减排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尽管已有研究表明一次性大量施用生物质炭具有明显增产与减排效果,但秸秆以生物质炭形式还田在减施氮肥条件下对作物生产及温室效应影响的研究还相对不足。本研究选取华北平原典型旱地土壤(褐土) 为研究对象,以当地常规化肥施用为对照,设置不同施氮水平并配合秸秆直接还田与生物质炭还田施用,以明确生物炭对小麦田温室气体CH4,N2O和CO2的影响,以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显著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并且可降低20%的氮肥施用
畜禽粪便中雌激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条件优化
摘要:雌激素是由内分泌系统产生的一种类固醇激素,当其进入环境后可干扰人或动物体内雌激素的正常合成、运输和释放等,使原本正常的内分泌调节机制失常。雌二醇是一种典型内分泌干扰物,在畜禽粪便中较为常见。本文以17β-雌二醇(E2β)为唯一污染物,选用无机盐培养基,经富集培养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再通过反复的分离纯化,筛选出一株具有降解特性的菌株W4,并对其进行16SrRNA同源性序列分析及形态特征观察,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戈登氏菌属(Gordonia sp.)。经过对菌W4降解E2β过程中E2β初始浓度和p
番茄青枯病拮抗菌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摘要:番茄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是由青枯菌导致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是在番茄上经常出现的维管束系统性病害之一,尤其在连作条件下,一旦发病严重就可能造成植株青枯死亡,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对于这种病害的治理主要是采用培育抗病种类、使用轮作方式和喷洒农药等举措,但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防治的效果相当不好。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治理番茄青枯病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本文通过稀释平板法筛选出高效的番茄青枯病拮抗菌,通过形态观察,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通过对其生长条件
番茄青枯病高效拮抗菌的筛选screeningofefficientantagonisticbacteriaagainst
摘要:番茄青枯病是一种由青枯拉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世界性分布的毁灭性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对番茄生产影响巨大的番茄病害。利用拮抗放线菌来防治番茄青枯病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但目前相关研究并不深入。因此,本实验从江苏不同地区采集20个土壤样本,经室内分离、纯化后得刘134株放线菌菌株。以番茄青枯拉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为指示菌株,采用抑菌圈法筛选得到的拮抗放线菌菌株共35株,其中,St-43菌株对番茄青枯拉尔氏菌的抑制作用较强。通过对该菌形态
稻田土壤有机砷去甲基化微生物qy1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去甲基化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摘要:稻田中有机砷MAs(III)的去甲基化过程是稻田砷循环转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介导这一过程的微生物尚未被发现。本研究从一份砷污染的稻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了一株具有 MAs(III)去甲基化能力的微生物QY-1,该菌株不仅可以将MAs(III)转化成As(III),还具有矿化MAs(V)的能力。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我们鉴定分析了菌株QY-1中MAs(III)去甲基化的基因(QYarsI)。我们利用酵母菌株表达序列优化的QYarsI,定性检测了转基因酵母的抗MAs(III)的能力,但是结果显示转基因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