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复合菌剂对稻杆木质纤维素组分降解研究

摘要:本次实验通过以秸秆粉为唯一碳源从秸秆堆肥样品中富集筛选耐高温菌株,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结合菌株染色、生理生化试验及电镜扫描结果综合分析,确定得到的高温细菌X501和X502为枯草芽孢杆菌,Xy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高温真菌Z501为烟曲霉。通过观察秸秆段降解情况、计算秸秆相对降解率,分别分析单株菌株以及复配株菌株对秸秆降解影响 ,比较各菌株和复配菌株的秸秆降解效果,最后用DNS法测定其滤纸酶活、纤维素酶活和木聚糖酶活,即分析耐高温菌株产酶能力,发现复配菌剂在高温50℃条件下,以水稻秸秆段作为诱导底物

麦秆粉添加氨基酸水解液研制木霉菌种固体的研究

摘要:木霉具有广泛适应性、拮抗多样性和寄生广谱性的特点,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生防菌。本研究利用小麦秸秆粉添加氨基酸水解液后进行浅盘发酵大量生产木霉固体菌剂,通过优化发酵条件,获得最佳的产厚垣孢子条件,并可大大降低木霉生物有机肥工业生产的成本,结果表明:在稀释50倍的氨基酸浸泡12小时后调节pH到3.5条件下木霉发酵效果最佳,可以获得最大的木霉厚垣孢子量;辣椒和黄瓜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以化肥作为对照,以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代替不同量化肥作为处理测定辣椒和黄瓜定殖20天与40天的茎粗和株高。结果表明木霉对辣椒和黄瓜

黄瓜根际解淀粉芽孢杆菌亚家族分类及其功能研究

摘要:亲缘辨识能增强亲缘微生物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实验拟利用土壤细菌的多细胞群集运动来研究亲缘辨识现象。我们将一组从黄瓜根际收集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成对组合进行群集运动,并辅以16S rDNA技术,对其亚家族亲缘关系进行判断;并对与模式菌株SQR9亲缘关系近的菌株进行植酸酶、IAA产量测定等生理生化试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菌株之间形成边界,而与之相反,融合菌株的保守基因相似度很高。另外,生理生化试验表明所选菌株均有促生效果。因此,群集运动与基因相似度有一定关联性。本实验证明了细菌在多细胞环境的亲缘辨识现象,揭示

fenton试剂氧化降解水中雌激素

摘要:雌激素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内分泌干扰物,普遍存在于环境中,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Fenton试剂是以亚铁离子为催化剂,用过氧化氢进行化学氧化的废水处理方法,克服了传统处理工艺的缺点,适用于修复环境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本文以雌酮、雌二醇、雌三醇、双酚A、炔雌醇和己烯雌酚几种常见的雌激素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Fenton试剂对其在水体中的氧化降解效果,并对时间、FeSO4浓度、H2O2浓度和底物浓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底物浓度为0.05 mg?L-1,反应时间为48h,铁添加比为

n乙烯基吡咯烷酮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摘要: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是一种典型的含氮杂环化合物(NHCs),其广泛用于化工生产当中,如医药,粘合剂,化妆品等工业。NVP在生产及应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进入环境中,难以去除。并且由于NVP具有毒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会对环境造成非常大的危害。本文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了一株NVP降解菌,经鉴定,该菌为节杆菌。通过进行试验确定了其生长曲线,以及该降解菌的最适降解条件。菌株接种在培养基之后经过6个小时的停滞期之后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大约32小时之后,菌株开始进入稳定期,在56小时之后,菌株进入了衰退期

一种改良滨海盐碱地技术及其机理

摘要:盐碱地改良是当今农业界面临的一大难题,改良和利用盐碱化土地是解决我国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问题的重要措施。根据土壤不同的性质,通常主要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和组合措施等来进行盐土改良。本实验选用菌丝有机肥和酸性调节剂的组合对土壤进行盐分调节。施加改良剂之后的土壤分别测定其0-10cm,10-20cm,20-30cm土壤深度的电导率、pH值、含盐量以及K+、Ca2+、Na+、Mg2+四个元素含量,根据变化得出(1)C改良剂组合对土壤盐分改良效果最好,三个土壤深度平均含盐量降低了77.51%;

不同作物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吸收累积规律及污染风险

摘要: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多种植物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吸收累积规律,阐述了植物吸收与土壤污染强度,污染物性质,植物组成等的关系。结果表明:种植植物后,土壤中多环芳烃残留浓度明显降低;不同污染强度的土壤中∑PAHs残留浓度下降趋势区别明显;高环多环芳烃较低环多环芳烃在土壤中持留性更强。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

摘要:滨海盐碱土壤改良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问题,本试验通过研究发现利用实验室新研制的“盐可净”土壤改良产品与传统施用牛粪、石膏等方法结合来改良盐土,在快速降盐、降低土壤pH值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效果显著。在盐可净和牛粪改良盐碱土壤研究中,两种改良剂单独施用及其混合施用对0-15 cm土层土壤的改良效果较佳,牛粪在土壤脱盐效果方面比盐可净表现更稳定。盐可净和牛粪混合施用处理效果最好的组合是:盐可净15 t/ha,牛粪300 t/ha。另外,通过牛粪、石膏和改良剂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表明三种改良剂均能改

不同肥料施用条件下的无机氮渗漏研究

摘要:氮肥的施用对促进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满足全球不断增长人口粮食与纤维的需要,世界化肥氮投入量将不断增加。然而,施肥量过大诱发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施肥的不经济性,即肥料成本难以与产量收益持平;二是施肥量增加势必造成环境风险的加剧。大量N损失将导致严竣的环境挑战。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观测小麦季无机氮渗漏和相关环境因子如降水、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等变化,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的无机氮渗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田无机氮渗漏以硝态氮为主,各处理无机氮渗漏率在13.9-74.

不同肥料施用条件下的氨挥发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施用不同肥料对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本文通过田间原位试验研究了南京地区施用不同肥料的情况下冬小麦氨挥发特性。实验设定八种不同施肥条件,分别是不施肥(W1)、减氮增钾(W2)、减氮追施脲胺(W3)、配方施肥(W4)、有机无机肥配施(W5)、添加脲酶和硝化抑制剂的稳定性复合肥料(W6)、脲甲醛(W7)、常规施肥(W8),采用通气法对氨挥发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施用基肥后,有明显的氨挥发,氨挥发速率逐渐增大,在施肥后一周左右达到最大值,之后又降低到一定值;在追肥之后一天氨挥发速率明显增大,一周

不同菊芋品种在热带区域适应性的机理研究

摘要: 1摘要: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为菊科向日葵属宿根性草本植物,其地下块茎富含淀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食用,可当工业原料,可转化为生物柴油等,并具有耐盐碱、生命力强等特点。我们选择了对菊芋在热带地区的生长适应性进行研究,收集并比较了6个不同菊芋品种在海南热带地区的适应性与表现,拟筛选出最适宜在热带区域种植的菊芋品种,有效提高热带区域菊芋的产量,结果如下:适宜在热带区域种植的是南芋9号和泰芋1号。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