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湖水环境风险源调查与评估

目 录
1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2 课题研究内容 1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4.1 水环境风险源识别研究现状 2
1.4.2 水环境风险源评价研究现状 2
2 白马湖流域概况 2
2.1 地理位置 2
2.2 气候水文 3
2.3 湖泊资源 3
2.4 战略地位 3
2.5 水体功能 3
2.6 主要生态问题 3
2.7 生态修复方案 4
3 白马湖水质现状 4
3.1 水质指标 4
3.1.1 化学需氧量 5
3.1.2 高锰酸盐指数 5
3.1.3 总磷 5
3.1.4 总氮 5
3.1.5 叶律素a 5
3.2 分析方法 6
3.3 水样采集、保存与运输 6
3.3.1 确定采样点 6
3.3.2 采样方法 8
3.3.3 采样时段 9
3.3.4 水样保存 9
3.3.5 水样运输 9
4 实验阶段 10
4.1 实验方案确立 10
4.1.1 白马湖水质监测 10
4.1.2 白马湖水环境风险源调查 10
4.1.3 白马湖水环境风险源评估 10
4.2 实验器材准备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4.2.1 实验药品 10
4.2.2 实验仪器 11
4.3 实验操作 11
4.3.1 操作步骤 11
4.3.2 结果计算 11
5 水质监测结果及分析 14
5.1 监测结果 14
5.2 监测结果分析 15
6 环境风险源 18
6.1 环境风险源定义 19
6.2 环境风险源分类 19
6.2.1 按环境风险源的环境受体分类 19
6.2.2 按环境风险源的危害物质分类 19
6.2.3 按环境风险源的传播方式分类 19
6.3 环境风险源特征 19
6.3.1 风险源 19
6.3.2 风险行为 20
6.3.3 风险场 20
6.3.4 风险链 20
6.3.5 风险对象 20
7 环境风险源调查 20
7.1 调查范围 20
7.2 调查方向 21
7.2.1 自然气候、土地利用 21
7.2.2 人类活动的影响 21
7.2.3 污染源分布及种类 21
7.3 污染源调查 21
7.3.1 工业污染源 21
7.3.2 农业污染源 22
7.3.3 养殖业污染源 22
7.4 风险行业调查 23
8 环境风险源评估 23
8.1 环境风险源识别 23
8.2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24
8.2.1 指标的筛选 25
8.2.2 评估体系的构建 25
8.3 环境风险源评估过程 25
8.3.1 确定参照标准 25
8.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25
8.3.3 指标归一化处理及权重计算 26
8.4 风险评估结果 27
结论 29
致谢 31
参考文献 32
附录A 评估指标体系示意图 33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瞻眼古今,水在人类社会的漫长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水是生命之源,万物傍水而生,人类依水而存,水与社会活动、经济发展及环境健康紧密关联[1]。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前进,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长期作用下,水质和水量的变化日益明显,水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风险源的调查与评估工作迫在眉睫。
白马湖是淮安人民的“母亲湖”,“白马湖中霜月铺,渔舟泄泄倚葭芦。网来巨
蟹脂如玉,愿向君王乞此湖”。白马湖是江苏省十大湖泊之一,近年来又被确定为国
家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工程的过境通道,也是淮安市第二饮用水源地,对水质的要求较
高[2]。
白马湖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农业生产和渔业养殖,但由于缺乏科学规划与有效管理,湖泊资源过度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致使湖泊面积和有效调蓄库容明显减少,湖区水质恶化,水体营养化在局部显现,水产品质量下降,水生植被遭受破坏,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不仅对湖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而且严重影响湖泊行洪调蓄功能,威胁群众的饮水安全和人身安全。
1.2 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白马湖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与野外采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白马湖流域主要出入河流和湖泊水质进行系统调查,研究过程中进行实地走访、多方调查,收集近年来的文献资料,并最终以科学的方法构建风险源数据库,建立环境风险源长期监控机制,得出白马湖湖区水质特点,对流域水环境风险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评估白马湖流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现状。在此基础上,建立水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对白马湖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估,为白马湖生态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为尽快扭转白马湖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的局面,保护利用好白马湖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改善白马湖水质,保障饮水安全,系统开展白马湖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工作不容滞缓。
本次课题研究综合评估白马湖流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现状,建立水生态环境安全监控与长期预警,有利于白马湖流域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湿地及饮用水源地保护,未来发展规划工作的开展等,使白马湖在经济发展、社会效益、生态安全等领域都有了进一步地发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水环境风险源识别研究现状
水环境风险源识别是风险事故发生前的一个静态的认识。美国早于20世纪70年代便开始了对风险源识别的研究,80年代,水污染事故频发,更加深了人们对风险源识别的重视,随着科技进步与学者的不断开拓创新,“综合风险识别体系”已悄然进入人们眼球,这套体系将多种化学污染物及各种环境风险事故纳入其中。
3.3.1 确定采集点
白马湖流域共有17条通湖河道,为方便对湖区水质进行长期跟踪监测,共设置12个监测断面,其中湖区5个(编号1-5),主要入湖河流(即草泽河、浔河、花河、往良河、于南河、温山河)各设置1个(编号6-11),主要出湖河流新河设置1个(编号12)。监测断面布设情况详见图3-1和表3-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yyhx/88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