醚菊酯原药的全分析

摘要:醚菊酯是一种新型的具有杀虫广谱、杀虫活性高、击倒速度快、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等特点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作为一种优秀的绿色杀虫剂,醚菊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叙述的是以醚菊酯工业品原药为试样,经过重结晶纯化后得到纯度较高的工作标样,使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对有效成分的结构予以确认;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选用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质联用法等对试样中有效成分及含量在0.1%以上的所有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建立适用于醚菊酯原药全分析的科学、可行的方法,为醚菊酯原药的安全使用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淋洗剂的筛选及淋洗污水处理

摘要:针对湖南湘西砷污染土壤研究了淋洗剂和淋洗废水处理,对九种化学试剂(柠檬酸,草酸,苹果酸,酒石酸,磷酸,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醋酸钠,超纯水)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柠檬酸、草酸和磷酸二氢钾是砷污染土壤较好的淋洗剂。当浓度分别是200,300,300 mmol·L-1,水土比是10,10,5 mL·g-1,淋洗时间12小时,柠檬酸、草酸和磷酸二氢钾的淋洗率分别为39%,65%和29%。用煅烧态锰铁层状双氢氧化物(C-Mn-Fe-LDH)经过红外探测,表现出很好的特征结构。对于30 mg·L-1的砷废水,

银复合四氧化三锰的合成及超电容器性能研究

摘要:超级电容器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超长寿命、超循环寿命并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作为新型储能元件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其中对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研究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热点,并且现在已经陆续开发出了很多种性能优良的电极材料。本文采用配位聚合物微米/纳米粒子(CPPs)合成锰氧化物及其银复合材料作为前驱体,在氮气的条件下经过高温煅烧得到银/四氧化三锰复合材料。制备出来的样品及其前驱体采用 SEM和XRD进行结构形貌分析。电化学性能用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在1 mol/L的硫酸钠溶液中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

锌活化过硫酸钠降解四氯化碳的研究

摘要:四氯化碳(CT)是一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其可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以CT的去除率为指标,研究对比了单独Zn0,单独PS和Zn0/PS体系中CT的降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Zn0/PS体系中活化P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能够有效的降解四氯化碳。进而探究了Zn0/PS混合体系中,溶液初始pH、锌粉用量及PS浓度等因素对CT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6,锌粉用量3 g/L,PS=10mg/L时,四氯化碳几乎完全降解。然后又比较了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初始浓度不同的CT溶液的降解情况,研究发现,C

零价锌粉协同臭氧降解对氯硝基苯的研究

摘要:本实验利用零价锌粉协同臭氧降解对氯硝基苯。通过批量实验考察了温度、pH、反应物初始浓度、锌粉用量对该降解反应的影响,并通过加入自由基抑制剂来确定活性中间产物,从而推测其可能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锌粉与臭氧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在实验所选的pH范围内,pH=6时更有利于对氯硝基苯的去除。在温度为15℃~45℃的范围内,对氯硝基苯的去除率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污染物对氯硝基苯的浓度则不影响其最终去除率。此外,对氯硝基苯的去除率与锌粉的用量也有一定的关系,随着锌粉用量的增加,对氯硝基苯的去除率逐渐增大,达

1氢1,2,4三氮唑3氨基甲基)苯甲酸及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金属离子和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称为金属有机配合物,近年来,金属有机配合物因其结构和组成的特殊性,在光、电、磁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结合无机组分和有机组分各自的优点设计出具有双功能或多功能的复合分子材料。而羧酸配体和三氮唑配体在配位聚合物的构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芳香羧酸配体和三氮唑配体可以通过多种配位方式结合,与过渡金属离子自组装的金属有机配合物具有多变的结构和特殊的性质,因而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吸引了人们大量的研究热情。合理地设计和合成具有特定结构

3氟代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的检测

香豆素是一种内酯类化合物,其母核为苯并α-吡喃酮,由于具有抗肿瘤、抑菌、抗HIV等多方面的活性及光学特性,香豆素及其衍生物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醚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含氧化合物,芳基烷基醚、肟醚等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合成中间体等化合物中,它们因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药用性质而被应用于生产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通过Williamson反应将3-氟-7-羟基香豆素和不同种卤代烃醚化,设计合成了8种香豆素醚类化合物,采用类同合成思想,将3-氟-7-羟基香豆素经Duff反应合成8-醛基类香豆素,盐酸羟胺与卤代烃试剂合

dna碱基与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相互作用规律

DNA中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NA的多样性由碱基种类、数量及碱基排列顺序决定,故DNA碱基的特性在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决定性因素。如果碱基受到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影响,DNA在复制表达过程中就可能会产生差错,从而导致基因突变的发生,危害人体健康。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尤其是多环芳烃类都具有疏水亲脂的特性。多环芳烃类污染物是化工医药生产的常见副反应产物,存在于环境的每一个角落。本文选用菲作为模型化合物,用荧光猝灭滴定的方法探究菲

fe3o4@sio2@cu2o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活化o3降解苯胺的效果研究

本实验通过制备Fe3O4@SiO2@Cu2O磁性纳米材料并将其作为催化剂催化O3降解苯胺。通过实验比较了不同体系对苯胺的降解情况,并考察了pH、催化剂用量、O3浓度对苯胺降解反应的影响;同时,通过加入羟基自由基抑制剂(叔丁醇TBA)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剂(对苯醌BQ)来确定活性中间产物,从而推测其可能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Fe3O4@SiO2@Cu2O磁性纳米材料对O3有较好的活化作用,反应20 min,苯胺能够被完全降解,在实验所选的pH范围内,pH=7时最有利于苯胺的去除。在实验因素控制范围内,随着

pimprinine类天然产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的研究

吲哚类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吲哚不仅是许多天然产物的亚结构单元, 同时吲哚衍生物(举例如图Scheme1)也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农药化学领域,如植物生长素、抗炎药、治疗精神病和抗高血压等。其中,天然产物Pimprinine(结构如图Scheme1)作为吲哚类天然产物的一种,最早于1960年从Streptomyces pimprina的发酵母液中分离得到。其后,先正达公司的生物活性测试显示Pimprinine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近年来,1,3,4-噁二唑-2-硫醚类以及砜类化合物因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理化

streptochlorin类天然产物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

以具有活性的天然产物为先导化合物进行新农药的创制研究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天然产物Streptochlorin是从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小分子吲哚生物碱,文献报道其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抗癫痫等生物活性,前期研究表明在农用杀菌活性方面也表现出广谱的抑制活性。本论文以吲哚为原料,通过Vilsmeier反应、Van Leusen噁唑合成反应等,进行了合成路线摸索和反应条件优化,实现了天然产物Streptochlorin的全合成,并设计合成了一系列Streptochlori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