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纳米颗粒用于电致化学发光检测
电致化学发光(ECL)是电化学反应和化学发光相结合的分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近年来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是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纳米复合材料,尤其是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电致化学发光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了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本论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检测DNA的新型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基于电致化学发光(ECL)-双极电极(BPE)系统,具有简便、灵敏度高的特点。该体系以铂丝电极作为驱动电极,由ITO电极和具有两个储液池的PDMS组成。首先将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AMAM)沉积在双极电极阳极的表面,可以提供固定生物分子大量胺基,随后将DNA修饰在电极上,借助铁氰化钾对ECL信号的放大,最终显著增大ECL信号。通过条件优化实验,筛选出最佳实验条件,最终获得最佳电致化学发光。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ar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仪器与试剂 2
1.1.1 实验仪器 2
1.1.2 实验药品 3
1.2 实验步骤 3
1.2.1 实验试剂的制备 3
1.2.2 实验方法 3
1.2.3 实验步骤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 实验原理 4
2.2 实验结果 6
2.2.1 优化发光电压 6
2.2.2 优化电镀PAMAM扫描次数 7
2.2.3 表征组装过程 8
2.2.4 优化Ru(phen)32+溶液与ITO作用时间 8
3 讨论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聚合物纳米颗粒用于电致化学发光检测
引言
引言
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简称ECL)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具有重现性好、可连续检测、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装置简单等优点。除此之外,电致化学发光的优点还在于它不需要外加光源,因此光散射和杂质的发光不会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来干扰。电致化学发光的高灵敏度,使其成为生物化学分析领域的主要手段之一[1]。
化学修饰电极(chemically modified electrode,简称CME)是通过共价键合、吸附、聚合等技术有目的地将具有功能性(如催化、配合、电色、光电等)的物质组装在电极表面,通过对电极表面的分子剪裁,可按意图给予电极预定的功能,以便在其上有选择地进行所期望的反应,在分子水平上实现了电极功能的设计[2]。化学修饰电极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电致化学发光研究中[3]。目前,已经有许多纳米材料,尤其是纳米复合材料用于电致化学发光领域中。纳米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纳米复合材料中重要的一种[4]。
树状大分子(dendrimer)是一种具有高度的几何对称性、精确的分子结构、大量的官能团、分子内存在空腔及分子链增长具有可控性等特点的新型功能高分子[5]。聚酰胺一胺(PAMAM)是目前研究最广泛深入的树状大分子之一,它既具有树状大分子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性,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纳米复合材料方面,树状大分子可以作为聚合模板,制备PAMAM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性质,PAMAM纳米复合材料在制备电化学传感器、修饰电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电致化学发光领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特殊的结构性质使其常用于包封纳米颗粒,形成的纳米复合材料用于修饰电极,运用于电致化学发光检测中,可以提高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性能[6]~[7]。
使用PAMAM树状大分子包封Pt纳米颗粒组成PtPAMAM纳米复合材料,可以使Ru(bpu)32+/三丙胺(TPA)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增强213倍,且能保留氧化铟锡电极良好的光学透明性。该修饰电极已经成功的用于尼古丁的测定,与浓度为101到102μM的尼古丁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8]。在PAMAM树状大分子上装配Au纳米粒子,得到AuPAMAM复合纳米材料,所得AuPAMAM修饰的玻碳电极对于肼氧化具有电催化活性[9]。此外,利用PAMAM大量的活性基团将CdSPAMAM QDs有序而牢固的组装到电沉积纳米金(GNPs)膜表面,得到基于CdSPAMAM/GNPs膜电极,改善了CdS量子点的发光性能,同时,PAMAM表面的功能团能够增加量子点在水中的溶解性及生物相容性,有利于量子点的实际应用。以树状大分子PAMAM为模板可制得的高质量的CdSPAMAM QDs,基于CdSPAMAM QDs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发光行为,性能有明显的提升[10]。通过戊二醛将吗啡或氯胺酮抗体组装到CdSPAMAM QDs表面,构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应用于检测吗啡和氯胺酮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低的检测限,在最优化条件下,该ECL免疫传感器对吗啡和氯胺酮有良好的线性响应,线性响应范围分别为0.2180ng/mL(吗啡)和0.2220ng/mL(氯胺酮),检测限分别为0. 067ng/mL(吗啡)和0. 067ng/mL(氯胺酮)[11]。
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致化学发光(ECL)—双极电极(BPE)系统的新型生物传感器,改善了传统ITO电极对于有机化合物(包括三丙胺)电化学反应的电子转移迟缓,使得ECL信号得到显著扩增,大大提高了灵敏度。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1.1 实验仪器
本实验中所用的设备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仪器一览表
仪器
型号
产地/厂家
电化学发光分析仪
MPIE
西安瑞迈分析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能谱仪
PHI 5000 VersaProbe
日本UIVACPHI公司
pH计
PB21
德国Sartorius公司
电化学工作站
CHI 660E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ar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仪器与试剂 2
1.1.1 实验仪器 2
1.1.2 实验药品 3
1.2 实验步骤 3
1.2.1 实验试剂的制备 3
1.2.2 实验方法 3
1.2.3 实验步骤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 实验原理 4
2.2 实验结果 6
2.2.1 优化发光电压 6
2.2.2 优化电镀PAMAM扫描次数 7
2.2.3 表征组装过程 8
2.2.4 优化Ru(phen)32+溶液与ITO作用时间 8
3 讨论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聚合物纳米颗粒用于电致化学发光检测
引言
引言
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简称ECL)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具有重现性好、可连续检测、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装置简单等优点。除此之外,电致化学发光的优点还在于它不需要外加光源,因此光散射和杂质的发光不会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来干扰。电致化学发光的高灵敏度,使其成为生物化学分析领域的主要手段之一[1]。
化学修饰电极(chemically modified electrode,简称CME)是通过共价键合、吸附、聚合等技术有目的地将具有功能性(如催化、配合、电色、光电等)的物质组装在电极表面,通过对电极表面的分子剪裁,可按意图给予电极预定的功能,以便在其上有选择地进行所期望的反应,在分子水平上实现了电极功能的设计[2]。化学修饰电极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电致化学发光研究中[3]。目前,已经有许多纳米材料,尤其是纳米复合材料用于电致化学发光领域中。纳米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纳米复合材料中重要的一种[4]。
树状大分子(dendrimer)是一种具有高度的几何对称性、精确的分子结构、大量的官能团、分子内存在空腔及分子链增长具有可控性等特点的新型功能高分子[5]。聚酰胺一胺(PAMAM)是目前研究最广泛深入的树状大分子之一,它既具有树状大分子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性,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纳米复合材料方面,树状大分子可以作为聚合模板,制备PAMAM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性质,PAMAM纳米复合材料在制备电化学传感器、修饰电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电致化学发光领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特殊的结构性质使其常用于包封纳米颗粒,形成的纳米复合材料用于修饰电极,运用于电致化学发光检测中,可以提高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性能[6]~[7]。
使用PAMAM树状大分子包封Pt纳米颗粒组成PtPAMAM纳米复合材料,可以使Ru(bpu)32+/三丙胺(TPA)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增强213倍,且能保留氧化铟锡电极良好的光学透明性。该修饰电极已经成功的用于尼古丁的测定,与浓度为101到102μM的尼古丁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8]。在PAMAM树状大分子上装配Au纳米粒子,得到AuPAMAM复合纳米材料,所得AuPAMAM修饰的玻碳电极对于肼氧化具有电催化活性[9]。此外,利用PAMAM大量的活性基团将CdSPAMAM QDs有序而牢固的组装到电沉积纳米金(GNPs)膜表面,得到基于CdSPAMAM/GNPs膜电极,改善了CdS量子点的发光性能,同时,PAMAM表面的功能团能够增加量子点在水中的溶解性及生物相容性,有利于量子点的实际应用。以树状大分子PAMAM为模板可制得的高质量的CdSPAMAM QDs,基于CdSPAMAM QDs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发光行为,性能有明显的提升[10]。通过戊二醛将吗啡或氯胺酮抗体组装到CdSPAMAM QDs表面,构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应用于检测吗啡和氯胺酮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低的检测限,在最优化条件下,该ECL免疫传感器对吗啡和氯胺酮有良好的线性响应,线性响应范围分别为0.2180ng/mL(吗啡)和0.2220ng/mL(氯胺酮),检测限分别为0. 067ng/mL(吗啡)和0. 067ng/mL(氯胺酮)[11]。
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致化学发光(ECL)—双极电极(BPE)系统的新型生物传感器,改善了传统ITO电极对于有机化合物(包括三丙胺)电化学反应的电子转移迟缓,使得ECL信号得到显著扩增,大大提高了灵敏度。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1.1 实验仪器
本实验中所用的设备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仪器一览表
仪器
型号
产地/厂家
电化学发光分析仪
MPIE
西安瑞迈分析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能谱仪
PHI 5000 VersaProbe
日本UIVACPHI公司
pH计
PB21
德国Sartorius公司
电化学工作站
CHI 660E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yyhx/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