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8万吨烧碱干燥工段工艺设计

本设计为年产18万吨烧碱装置氯气干燥工段的工艺设计,干燥工段是氯碱企业不容轻视的环节,其能耗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本设计采用间接冷却流程,二段组合塔(填料塔+泡罩塔)干燥工艺,使用透平氯压机对干燥后的氯气进行压缩输送。本设计进行了物料衡算以及热量衡算、设备设计与选型和车间平面设计;做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分析;绘制了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一段干燥塔装配图和车间平面布置图。最终完成了该工艺的设计。关键词 氯气,冷却,干燥,硫酸,干燥塔
目 录
目 录 3
1 绪论 1
1.1 设计概况 1
1.2 氯气的性质 1
1.3 选题背景 1
1.4生产氯碱的工艺流程 2
1.4.2 主要原理 2
1.4.2 工艺流程 2
1.4.3 离子膜法制备烧碱的特点 3
2 氯气处理工艺 3
2.1 氯气处理机理 3
2.2 氯气处理工段任务 4
2.3 工艺流程说明 4
2.3.1 氯气冷却 4
2.3.2 氯气的干燥 6
2.3.3 氯气的净化 8
2.3.4 氯气的压缩和输送 8
2.4 工艺流程简述 9
3 工艺计算 10
3.1氯气处理工艺流程 10
3.2计算依据 10
3.3第一钛冷却器 11
3.3.1 计算依据 11
3.3.2 物料衡算 11
3.3.3 热量衡算 13
3. 3 第二钛冷却器 14
3.3.1 计算依据 14
3.3.2 物料衡算 15
3.3.3热量衡算 16
3.4 硫酸干燥塔Ⅰ 17
3.5 硫酸干燥塔Ⅱ(泡罩塔) 18
4 设备设计与选型 19
4.1 设备设计与选型原则 19
4.2 一段干燥塔(填料塔) 20
4.2.1 塔径计算 20
4.2.2 塔高 21
4.2.3 塔附属高度 2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4 其他装置及塔内部件 22
4.3 第一钛冷却器 23
4.3.1 设计依据 23
4.3.2主体设计 23
4.4 设备一览表 24
5 车间平面布置设计 24
5.1 车间布置理论 24
5.2 车间平面布置内容 24
6 安全技术与环保部分 25
6.1 安全技术 25
6.2 环境保护 26
7 技术经济概算与项目管理 27
7.1 成本估算 27
7.2 市场分析 28
7.3 项目分析 28
结 论 29
致 谢 30
参 考 文 献 31
1 绪论
1.1 设计概况
本文是根据任务书,进行年产18万吨烧碱中氯气干燥工段工艺流程的设计,因为从电解来的氯气温度较高,含水量大,所以该工段得主要目的是将该氯气,经洗涤、冷却、干燥、加压后输送给下一工序,由此确保了下面工段的工艺安全。
1.2 氯气的性质
氯气,化学式为Cl?。可以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作为强氧化剂,易压缩,可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呈黄绿色,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在有强光的条件下,浓度较高的的氢气掺杂了氯气就会发生爆炸。而且因为氯气可以溶于水中,因此,当Cl2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人体内的水分会溶解在Cl2中,人体中大部分的水分是在黏膜里面的,从而也就造成对人体呼吸道粘膜的侵害。
在早期的一些纺织行业和造纸行业中,常用作漂白剂。用途有以下几种:(1)消毒作用,含有氯的消毒剂有次氯化钙、二氧化氯等。(2)在工业领域,常用来制造漂粉精或者漂白粉。(3)制备盐酸。(4)制备有机溶剂(例如氯仿、四氯化碳等)。(5)制备农药。(6)制备塑料(例如聚氯乙烯塑料)。(7)可以将氯化亚铁氧化成为氯化铁。(8)海水提溴(具体原理是:Cl2与溴化钠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Br2)。
1.3 选题背景
在工业上,烧碱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生产原料,所以,目前世界制备烧碱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工艺。
在我国,制备烧碱,最早用的生产方法是水银法,后来采用隔膜法制备烧碱,他所使用的电解槽具有吸附沉淀作用。之后,国外有了生产过程比较复杂,但是产率较高、生产方法先进的离子膜法制备烧碱的工艺,我国积极将其引入,为我国烧碱制备行业做了很大的贡献。而且目前来看,该工艺已经成为我国生产制备烧碱的首选工艺,因为我国烧碱产量是居于世界第一的,但是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表现为生产技术落后、产率低,缺乏创新。所以我国需要做的的是不断加大对制备烧碱领域的研发和投入,积极创新,从而提高我国烧碱制备技术的生产效率[1]。
制备烧碱,必不可少的工段是氯气的处理工段。如果氯气中的水含量超过规定要求,将会侵蚀管道和设备,造成经济损失。当前,为了减少经济损失,保护环境,我国提高了对氯气含水量的要求,这就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新的积极性,选择最合适的生产方法,以减少含水量,到达各自的生产要求[2]。
1.4 生产氯碱的工艺流程
1.4.2 主要原理
在上述这种电解槽中,用阳离子交换膜把阳极室和阴极室隔开。这种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该离子交换膜不能让气体还有氯离子、氢氧根离子通过,而只能让钠离子通过,这种离子膜的优点在于:(1)不会影响到烧碱的纯度,因为产物烧碱会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钠;(2)避免发生爆炸,因为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氯气混合会发生爆炸[3]。
1.4.2 工艺流程
图1.1 离子膜电解制备烧碱工艺流程简图
1—饱和槽;2—反应器;3—澄清槽;4—过滤器;5—树脂塔;6—电解槽;
7—脱氯塔;8—整流器
离子膜电解法制备烧碱的工艺, 主要是以食盐为原料,但关键是食盐水须经过精制才能进入电解槽。首先,将原盐输送到化盐桶中,再用各种含盐杂水、冷凝液和洗水进行溶解,饱和的粗盐水经过蒸汽加热器加热后送到反应器2。其次,在反应器中加入烧碱、纯碱、氯化钡等化学品,除去 Ca2+ 、Mg 2+ 、SO4 2,之后进入混合槽,再加入助沉剂聚沉,进入3中澄清,因为还有一些悬浮物在一次盐水中,所以还要对该盐水进行二次精制,由此将该盐水通入4中进行过滤,然后再经过5,除去盐水中的一些金属离子后,加到阳极室。阴极室中也一起加入纯水和液碱。全部物品已经加入,通入直流电进行电离。产物为氢气、氯气、氢氧化钠[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yyhx/52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