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轨电车沿线公共交通网络应急预案设计

目 录
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4
2现代有轨电车应急预案概述 6
2.1 突发事件概述 6
2.1.1 突发事件的特点 7
2.1.2 突发事件的分类 7
2.2 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 8
3现代有轨电车组织体制方面应急预案 8
3.1 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10] 8
3.2 抢险机构职责 10
4现代有轨电车运行机制方面应急预案设计 12
4.1预测与预警 12
4.2突发事件接警分析 13
4.3现代有轨电车调度系统 14
4.3.1调度系统定义 14
4.3.2 紧急情况下应如何调度 15
5现代有轨电车应急保障系统设计 15
5.1 事故调查 15
5.2 人力资源保障设计 16
5.3 救援人员及物资保障设计 16
6案例分析 17
结 论 19
致 谢 20
参 考 文 献 21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城市交通拥堵不断加剧的形势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经成为我国和世界各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共同选择,形成以快速公交为骨干的公交模式也是各国成功的经验。20 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城市掀起了有轨电车的复兴热潮,先后在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多个西欧国家成功运营,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速吸引了国内城市的关注和研究,在我国,天津、上海都相继使用现代有轨电车,带动了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并正日益受到各方关注。
随着城市交通日益拥堵,轨道及车辆技术的发展,有轨电车相对于常规公交来说不仅仅在运能、速度、安全和舒适等运营性能上有了质的提高,能耗上远远低于公共汽车,绿色无污染,且开行有序、准时、快速,对城市景观是一大提升;相对于地铁来说,其造价低,投资小,而且建设工期短,是见效快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它是在传统有轨电车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改造升级的一种先进交通方式。所以在当前有轨电车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加强交通安全,建立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系统也是当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20世纪30年代出现PCC车辆以后,因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有轨电车衰退状态未能得到抑制,进入到20世纪50-60年代,汽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带来能源消耗大气污染环境恶化等诸多环境问。后来随着公共交通的发展,有轨电车才逐渐兴起。西方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起步较早,发展也比较成熟。20世纪70年代以来,建立重大事故应急管理体制和应急救援系统受到国际社会普遍重视,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应急救援事故法规和政策,其中现代有轨电车应急预案系统开始得到完善。1986年美国国会法规和政策,其中现代有轨电车应急预案系统开始得到完善。198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SUPERFUND法修案,这个修正案是事故应急救援案的最高法律依据,同时也为现代有轨电车应急预案提供了法律保障;1984年,英国颁布了《重大事故预防控制规程》,英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对意外事故的责任分由几个部门负责,这其中也包括了现代有轨电车的意外事故。总的来说,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有轨电车应急预案体系的特点主要是多层次、多领域、动态管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
1.2.2 国内研究现状
a) 自从1881年德国西门子第一辆有轨电车投入使用后,世界各地都掀起了热潮,20世纪初,在我国的上海、长春、鞍山等地都相继开通运行了有轨电车,效果十分显著,目前,其他多个城市都正在发展现代有轨电车来解决城市交通的问题。我国现代有轨电车的应急预案发展并不是很完善,应急处置的三个原则:
1)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最大程度的减少现代有轨电车事故损失,在确保不使事故放大的前提下科学施救,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防护,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
2)救援工作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科学施救,以人为本”的救援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救援组织的职责、任务,保证救援体系更加严密、统一、完整。
3)坚持“依靠科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用先进的科技技术,不断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b) 自20世纪初有轨电车在我国发展起来,随着有轨电车的发展,应急预案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1)应急管理萌芽期。应急管理都集中在事故预防、救援等领域,而对应急管理的规律性和综合研究成果较少。
2)应急管理快速发展期。建立并修订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建设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有轨电车应急预案管理理论研究正式开始,但主要集中在应急救援处置和预案。
3)应急管理提升期。国家组织学术界们总结应急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体制和机制,加快信息系统建设[5]。
c) 但我国的现代有轨电车应急预案仍有以下不足:
1)预案需求分析不足。现在的应急预案从原理和原则上只作一般的预测和规定,对各级组织的应急能力、灾害体潜在的危险程度以及社会公众抵御灾变的能力分析不够。影响实际应急能力的因素有物质方面、组织方面(通讯系统、疏散及救援计划等)、态度方面;自然因素引起的事故包括地震、冰雹、暴雨等;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包括战争、冲突、火警等。
2)预案框架结构与层次不尽合理。目标、责任与功能不够清晰准确,各级相应与应急指挥缺乏标准化规定,相反,有些应急预案的细节过于繁琐,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不能迅速反应应用到应急实践中。
3)应急预案缺乏演练。缺乏对各种应急预案演练要求的规范标准,从而导致对各种应急预案的演练显得流于形式,其次,对已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检查考核,通常采取抽查和查看演练方案、演练记录、演练总结等形式。使得应急预案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实践,变得注重书面化;并且演练多为告知式演练,文件下达通知后,接着各单位进行紧急式的训练,这种方式虽然组织严密,但还是缺乏实际的应急能力,一旦人们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面对不熟悉的工作程序、不熟悉的工作伙伴,加之当前所掌握的信息不充分、不确定,在进行应急决策的时候就容易照搬预案,从而非常不合时宜。此外,太过强调原则性的预案很多时候对应急行动没有实用价值,而太过具体的预案用起来又有很多困难、缺乏灵活性。最后的结果就是:预案虽多,但却过于形式化,使得它距离可操作性的距离很远,也就起不到最初设想的作用[6]。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现代有轨电车在我国发展处于初期阶段,但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发展的速度也非常的快。目前,在我国的沈阳、南京、苏州等地已开工建设,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均已开展前期研究,随着城市交通拥挤的蔓延,优先发展公交已经成为我国内地的交通发展战略。尤其是在城市新区建设中,尤为强调建设骨干公交方式来落实公交优先,以引导城市用地和交通方式的集约发展。现代有轨电车由于其投资低、周期短,且运能适宜、节能环保等特点,在内地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发展前景[4]。但是,发展特别好的同时也要兼顾在其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理,从铁路多年发展的情况来看,发生过冲突、火灾、脱轨、爆炸等影响铁路正常运行的事故,所以不管是铁路还是现代有轨电车都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系统,尽可能的降低或规避现代有轨电车在运行时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在紧急情况发生之前就应该拥有相应危险情况的措施方案,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减少人员、财产上的损失。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32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