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课后习题使用情况调查【字数:11457】
摘 要数学教材课后习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编者的意图,揭示了数学的思路,提炼了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地利用这一资源,可以给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知识网络。本文在分析苏科版数学教材课后习题特征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了师生对苏科版教材课后习题的态度与使用情况,发现师生对苏科版教材课后习题的认可度较高,但是利用率较低。笔者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教材课后习题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目 录
1. 绪论1
1.1 问题提出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
2. 国内外关于教材课后习题的研究3
2.1 国外研究现状3
2.2 国内研究现状3
3.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课后习题特征与价值4
3.1 教材课后习题特征4
3.2 教材课后习题价值5
4.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课后习题利用情况调查分析8
4.1 调查对象8
4.2 调查问卷8
4.3 调查结果9
4.3.1 学生问卷结果与分析9
4.3.2 教师问卷结果与分析13
5. 研究结论与反思16
参考文献18
附录19
1 绪论
1.1问题提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了数学教学的基本方向、要求,《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基本线索、学习主题及知识结构,是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可见数学教材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材的合理利用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基础。如果在教学中对教材的重视程度不够,则会使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依托从而导致课堂教学针对性的缺失,对于老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课程标准,利用好数学教材,这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事实上,数学知识的学习必定要通过习题来领悟巩固,数学教材习题是对教材知识的提炼和总结。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教材的课后习题是实施有效课堂的重要基石。教材课后习题对课文内容进行知识的梳理整合,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教材课后习题的忽视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笔者在实习阶段注意到师生教辅材料较多,但不很注重教材课后习题的利用,因此选取教材课后习题利用率调查作为研究课题。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由于数学教材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数学教材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内外研究者对数学教材的研究成果颇多。教材的发展是一个逐步走向完善的过程,教材研究必须更多地作为严谨的科学研究,需要更具坚实理论基础、更具系统性的研究,需要更多的直接专注于教材发展问题的研究。教材课后习题是教材的一部分,是课文部分的补充拓展,特级教师李勤在《教材解读与处理》中写道:“读懂课后练习中渗透的训练点,更好地落实教材承载的学习任务。”教材课后习题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教材课后习题是否在教学中被有效的利用还是未知。
此次调查研究目的是了解苏科版教材课后习题的当前利用率,找出在教材课后习题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为教材的有效利用及改进完善提供建议。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笔者首先研究了相关文献,了解数学教材课后习题的编写意图和特征,分析它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苏科版教材课后习题的使用现状,分析此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建议。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 文献资料分析法
本文在研究初期,采取了文献资料分析法,收集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了解了国内外对数学教材课后习题的研究现状,并研究数学教材课后习题的编制目的。笔者对此加以整理和分析,有利于后续研究的开展。
(2) 问卷调查法
笔者在制定问卷到发放回收问卷的过程,初步观察了解了实习学校初二学生的教材课后习题的使用情况。通过调查不同学校的初二年级学生、初中教师,总结调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为本文研究提供数据。
(3) 课堂观察法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正好在常熟市实验中学(崇文校区)实习,故以此为契机,观察教师课堂中练习题的使用情况与常用习题来源。
2 国内外关于教材课后习题的研究
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者对数学教材的研究成果较多,在数学教材质量方面有著名的美国“2061计划”。“2061计划”是一项由美国科学促进联合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简称 AAAS)在1985年发起的、意图提高全美民众科学素养的教育改革长期规划,课程材料的改革是该项计划的一个重点。自1995年起,该计划开始进行教材评价工作,这项计划不仅提供了对中学数学教材评价总体的评价结果,也给出了每一个教科书系列的具体评价数据,对美国的基础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在教材习题方面,国外研究者较多关注了习题编写的合理性,例如习题的认知水平分析;习题的难易度比较研究等。Yeping Li制定了教科书中数学问题的三维分析框架,通过比较发现美国于中国教材习题对概念理解的重视程度不同;Cai Jinfa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美国教科书的习题类型没有中国教科书丰富。国外研究者们从多方面对不同国家的教科书习题进行分析,为教科书习题的编写提供宝贵的建议。
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数学教材的研究方面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数学教材国内国外不同版本的比较、教材分析和教材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等几个方面。吴立宝、曹一鸣等研究者对初中数学教材的难易程度和教材习题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并通过这些研究对中国的初中教材建设给出建议;周莹,廖丽红,梁鑫,黄怀芳四位老师以人教版和湘教版数学教材的函数部分为例,从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两个维度对教科书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人教版和湘教版的函数习题与数学内容标准的一致性都不高。可以发现国内研究者对数学教材的关注度是十分高的,对不同教材之间的比较的研究硕果累累,在教材课后习题方面,虽然有许多一线教师对此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与建议,但是在其利用情况方面没有深入的调查。
目 录
1. 绪论1
1.1 问题提出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
2. 国内外关于教材课后习题的研究3
2.1 国外研究现状3
2.2 国内研究现状3
3.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课后习题特征与价值4
3.1 教材课后习题特征4
3.2 教材课后习题价值5
4.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课后习题利用情况调查分析8
4.1 调查对象8
4.2 调查问卷8
4.3 调查结果9
4.3.1 学生问卷结果与分析9
4.3.2 教师问卷结果与分析13
5. 研究结论与反思16
参考文献18
附录19
1 绪论
1.1问题提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了数学教学的基本方向、要求,《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基本线索、学习主题及知识结构,是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可见数学教材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材的合理利用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基础。如果在教学中对教材的重视程度不够,则会使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依托从而导致课堂教学针对性的缺失,对于老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课程标准,利用好数学教材,这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事实上,数学知识的学习必定要通过习题来领悟巩固,数学教材习题是对教材知识的提炼和总结。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教材的课后习题是实施有效课堂的重要基石。教材课后习题对课文内容进行知识的梳理整合,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教材课后习题的忽视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笔者在实习阶段注意到师生教辅材料较多,但不很注重教材课后习题的利用,因此选取教材课后习题利用率调查作为研究课题。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由于数学教材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数学教材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内外研究者对数学教材的研究成果颇多。教材的发展是一个逐步走向完善的过程,教材研究必须更多地作为严谨的科学研究,需要更具坚实理论基础、更具系统性的研究,需要更多的直接专注于教材发展问题的研究。教材课后习题是教材的一部分,是课文部分的补充拓展,特级教师李勤在《教材解读与处理》中写道:“读懂课后练习中渗透的训练点,更好地落实教材承载的学习任务。”教材课后习题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教材课后习题是否在教学中被有效的利用还是未知。
此次调查研究目的是了解苏科版教材课后习题的当前利用率,找出在教材课后习题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为教材的有效利用及改进完善提供建议。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笔者首先研究了相关文献,了解数学教材课后习题的编写意图和特征,分析它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苏科版教材课后习题的使用现状,分析此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建议。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 文献资料分析法
本文在研究初期,采取了文献资料分析法,收集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了解了国内外对数学教材课后习题的研究现状,并研究数学教材课后习题的编制目的。笔者对此加以整理和分析,有利于后续研究的开展。
(2) 问卷调查法
笔者在制定问卷到发放回收问卷的过程,初步观察了解了实习学校初二学生的教材课后习题的使用情况。通过调查不同学校的初二年级学生、初中教师,总结调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为本文研究提供数据。
(3) 课堂观察法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正好在常熟市实验中学(崇文校区)实习,故以此为契机,观察教师课堂中练习题的使用情况与常用习题来源。
2 国内外关于教材课后习题的研究
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者对数学教材的研究成果较多,在数学教材质量方面有著名的美国“2061计划”。“2061计划”是一项由美国科学促进联合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简称 AAAS)在1985年发起的、意图提高全美民众科学素养的教育改革长期规划,课程材料的改革是该项计划的一个重点。自1995年起,该计划开始进行教材评价工作,这项计划不仅提供了对中学数学教材评价总体的评价结果,也给出了每一个教科书系列的具体评价数据,对美国的基础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在教材习题方面,国外研究者较多关注了习题编写的合理性,例如习题的认知水平分析;习题的难易度比较研究等。Yeping Li制定了教科书中数学问题的三维分析框架,通过比较发现美国于中国教材习题对概念理解的重视程度不同;Cai Jinfa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美国教科书的习题类型没有中国教科书丰富。国外研究者们从多方面对不同国家的教科书习题进行分析,为教科书习题的编写提供宝贵的建议。
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数学教材的研究方面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数学教材国内国外不同版本的比较、教材分析和教材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等几个方面。吴立宝、曹一鸣等研究者对初中数学教材的难易程度和教材习题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并通过这些研究对中国的初中教材建设给出建议;周莹,廖丽红,梁鑫,黄怀芳四位老师以人教版和湘教版数学教材的函数部分为例,从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两个维度对教科书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人教版和湘教版的函数习题与数学内容标准的一致性都不高。可以发现国内研究者对数学教材的关注度是十分高的,对不同教材之间的比较的研究硕果累累,在教材课后习题方面,虽然有许多一线教师对此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与建议,但是在其利用情况方面没有深入的调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uxu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