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遗产旅游市场需求调查及开发策略初探
:监狱遗产旅游是一种新型的特色旅游资源。开拓、发展监狱遗产旅游能有效增进监狱行政与执法的透明度, 有助于进行反腐败、和平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对以监狱文化为重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凸显当代监狱文明。是以,监狱遗产旅游的泛起将填充一部分人对监狱文明探知的需求, 具有不可小觑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开发潜力。文章以旅游学关于旅游巿场开发为基本理论,与旅游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相结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监狱遗产旅游旅游市场需求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监狱遗产旅游的开发策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2
1.1 国内外监狱遗产旅游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2
1.2 监狱遗产旅游市场的特点及相关开发对策研究 2
2 我国现阶段监狱遗产旅游开发可行性探讨 3
2.1 概念界定 3
2.1.1 监狱遗产旅游 3
2.1.2 旅游市场 3
2.1.3 旅游需求 3
2.2 监狱遗产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能性论述 3
2.3 现存废弃历史监狱的旅游开发价值分析 4
3 市场需求调查 5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说明 5
3.1.1 问卷设计 5
3.1.2 调研说明 5
3.2 调查结果分析和结论 5
3.2.1 对调查问卷的分析 6
3.2.2 结论 7
4 监狱遗产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8
4.1 以教育为旅游主题 8
4.2 以保护监狱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为主 8
4.3 以猎奇为宣传内容 8
5 总结与展望 8
5.1 研究结论 8
5.2 监狱遗产旅游展望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监狱遗产旅游市场需求调查及开发策略初探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碰撞、交流、融合、创新,同时这也提高了人们的认知水平。在许多城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中有一些历史悠久、被废弃的监狱阻碍了城市扩展的道路,而这些监狱建筑所承载的监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需要保护和继承,如何处理这些监狱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一大问题。在国外也有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处理方法是将监狱改造成监狱博物馆、监狱酒店供人们参观。如何从中吸取经验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监狱产品,例如监狱遗产旅游。本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以问卷调查的结果为依据对监狱遗产旅游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开发对策。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 国内外监狱遗产旅游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国外将这一类旅游统称为黑色旅游,即人们以黑色事件或悲剧发生地为核心旅游资源的游览。“黑色旅游”现象最早由苏格兰大学的马尔科姆福利和约翰伦农于1996年提出。他们在《黑色旅游:死亡与灾难的吸引力》一书中通过许多实例来介绍黑色旅游,使黑色旅游现象引起了广泛的注意[1]。随后出现了“黑色景点” 、“死亡旅游”、“暴力遗产”和“不和谐遗产”等概念。
欧美学界认为,黑色事件引发出行的重要动机是人们的好奇心和恐惧心理,黑色旅游活动其实由来己久[2]。以奥斯威辛集中营为例,首先是作为一个地方的公共死亡和纪念地,而不是以发展旅游为目的,但后来游客成为了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奥斯威辛集中营博物馆被誉为“黑暗旅游”成功开发的样板基地,不仅对后人发出警示,怀念死者、珍惜生命和和平,也要避免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娱乐化”。Tunbridge和Ashworth(1996)提出“不和谐遗产”,在大规模暴力的景点(如纪念馆、监狱博物馆)正式的认知,不同群体的认知存在的不和谐,他们对景区管理和建设中存在的不同影响[3]。Biran(2011)等认为游客在奥斯维辛的经历,和文物旅游景点的经验类似,而不只是黑色旅游的经验,作者指出在黑色旅游研究,死亡的事物不应该被考虑,而应该考虑活着的人和他们的观点[4]。
到目前为止, 以监狱为载体和依托的旅游类型有很多,目前比较成熟的是利用年代久远和具有特殊价值的已经废弃的经过维修或改善的监狱进行的观光型旅游活动。如位于我国山西临汾市洪洞县的“苏三监狱”,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 1369年),距今已有 600 余年的历史, 是我国现存的惟一一座明代形制的监狱, 也是现存最早的监狱。因话本和 《苏三起解》、 《玉堂春》等戏剧里家喻户晓的人物苏三而得名。监狱旧址被维修开发后, 成了体验我国明代监狱情形的著名景点。与此相似的还有上饶集中营、息烽集中营、抚顺战犯管理所、旅顺日俄监狱等等。
1.2 监狱遗产旅游市场的特点及相关开发对策研究
张彦歌将监狱遗产旅游市场产品特点总结为新奇性、教育性、项目设计的参与性、体验性[5]。他认为监狱遗产旅游的开发需要满足两个资源条件:监狱建筑与监狱文化。他以重庆市茶山竹海内的新胜监狱为例,对监狱遗产旅游资源、旅游片区开发方向、旅游片区形象设计、监狱遗产旅游项目设计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开发对策。
鲍艾艾将监狱遗产旅游开发特色分为历史文化传承、奇特性、互动参与性[6]。她以芜湖市古城模范监狱的保护和更新及旅游开发为例从监狱建筑改造和旅游开发两方面分析,以保护为主为改造原则提出了相关改造策略。
方百寿在《“监狱旅游”初探———以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为例》中提到监狱本身存在着历史上的差异,而旅游业的主要需求和动机的差异也使得监狱遗产旅游有着各种各样的类型和形式,因此,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监狱遗产旅游分为不同的类别。他将监狱遗产旅游分为历史文物类监狱遗产旅游、历史战争类监狱遗产旅游、教育类监狱遗产旅游、奇闻逸事类监狱遗产旅游[7]。
刘建平在《监狱旅游开发初探》中根据旅游景点和活动的不同方式,将遗产旅游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如观光、体验和观光体验;根据市场需求的发展时间和特点,可以分为参观监狱文化,学习和警示教育类和体验监狱类等类型[8]。
2 我国现阶段监狱遗产旅游开发可行性探讨
2.1 概念界定
2.1.1 监狱遗产旅游
监狱遗产旅游是在监狱的基础上,通过参观、游览监狱,了解、体验监狱文化;观看和监狱事迹或监狱历史有关的场景、影视素材,体验其历史文化;甚至通过个人经历现实监狱生活增加知识满足其好奇心理的一种形式的旅游。
2.1.2 旅游市场
通常是指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即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旅游市场也常被定义为“旅游产品消费者或购买者”[9]。
2.1.3 旅游需求
人们为了满足外出旅游的欲望所发生的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它分为:(1)有效或现实的旅游需求(2)受抑制的旅游需求(受抑制的旅游需求又分为潜在旅游需求和延缓旅游需求)。[10]
2.2 监狱遗产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能性论述
(1)“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11]因此,在对外开放逐渐扩张的前提下,必然会出现行政公开、透明的现象。开发监狱遗产旅游不仅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还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其表现在于开发监狱遗产旅游所起到的作用,如监督行政执法,加强监狱的社会功能等。因此,开发监狱遗产旅游让监狱展现在公众和社会面前是可行的。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2
1.1 国内外监狱遗产旅游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2
1.2 监狱遗产旅游市场的特点及相关开发对策研究 2
2 我国现阶段监狱遗产旅游开发可行性探讨 3
2.1 概念界定 3
2.1.1 监狱遗产旅游 3
2.1.2 旅游市场 3
2.1.3 旅游需求 3
2.2 监狱遗产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能性论述 3
2.3 现存废弃历史监狱的旅游开发价值分析 4
3 市场需求调查 5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说明 5
3.1.1 问卷设计 5
3.1.2 调研说明 5
3.2 调查结果分析和结论 5
3.2.1 对调查问卷的分析 6
3.2.2 结论 7
4 监狱遗产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8
4.1 以教育为旅游主题 8
4.2 以保护监狱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为主 8
4.3 以猎奇为宣传内容 8
5 总结与展望 8
5.1 研究结论 8
5.2 监狱遗产旅游展望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监狱遗产旅游市场需求调查及开发策略初探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碰撞、交流、融合、创新,同时这也提高了人们的认知水平。在许多城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中有一些历史悠久、被废弃的监狱阻碍了城市扩展的道路,而这些监狱建筑所承载的监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需要保护和继承,如何处理这些监狱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一大问题。在国外也有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处理方法是将监狱改造成监狱博物馆、监狱酒店供人们参观。如何从中吸取经验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监狱产品,例如监狱遗产旅游。本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以问卷调查的结果为依据对监狱遗产旅游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开发对策。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 国内外监狱遗产旅游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国外将这一类旅游统称为黑色旅游,即人们以黑色事件或悲剧发生地为核心旅游资源的游览。“黑色旅游”现象最早由苏格兰大学的马尔科姆福利和约翰伦农于1996年提出。他们在《黑色旅游:死亡与灾难的吸引力》一书中通过许多实例来介绍黑色旅游,使黑色旅游现象引起了广泛的注意[1]。随后出现了“黑色景点” 、“死亡旅游”、“暴力遗产”和“不和谐遗产”等概念。
欧美学界认为,黑色事件引发出行的重要动机是人们的好奇心和恐惧心理,黑色旅游活动其实由来己久[2]。以奥斯威辛集中营为例,首先是作为一个地方的公共死亡和纪念地,而不是以发展旅游为目的,但后来游客成为了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奥斯威辛集中营博物馆被誉为“黑暗旅游”成功开发的样板基地,不仅对后人发出警示,怀念死者、珍惜生命和和平,也要避免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娱乐化”。Tunbridge和Ashworth(1996)提出“不和谐遗产”,在大规模暴力的景点(如纪念馆、监狱博物馆)正式的认知,不同群体的认知存在的不和谐,他们对景区管理和建设中存在的不同影响[3]。Biran(2011)等认为游客在奥斯维辛的经历,和文物旅游景点的经验类似,而不只是黑色旅游的经验,作者指出在黑色旅游研究,死亡的事物不应该被考虑,而应该考虑活着的人和他们的观点[4]。
到目前为止, 以监狱为载体和依托的旅游类型有很多,目前比较成熟的是利用年代久远和具有特殊价值的已经废弃的经过维修或改善的监狱进行的观光型旅游活动。如位于我国山西临汾市洪洞县的“苏三监狱”,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 1369年),距今已有 600 余年的历史, 是我国现存的惟一一座明代形制的监狱, 也是现存最早的监狱。因话本和 《苏三起解》、 《玉堂春》等戏剧里家喻户晓的人物苏三而得名。监狱旧址被维修开发后, 成了体验我国明代监狱情形的著名景点。与此相似的还有上饶集中营、息烽集中营、抚顺战犯管理所、旅顺日俄监狱等等。
1.2 监狱遗产旅游市场的特点及相关开发对策研究
张彦歌将监狱遗产旅游市场产品特点总结为新奇性、教育性、项目设计的参与性、体验性[5]。他认为监狱遗产旅游的开发需要满足两个资源条件:监狱建筑与监狱文化。他以重庆市茶山竹海内的新胜监狱为例,对监狱遗产旅游资源、旅游片区开发方向、旅游片区形象设计、监狱遗产旅游项目设计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开发对策。
鲍艾艾将监狱遗产旅游开发特色分为历史文化传承、奇特性、互动参与性[6]。她以芜湖市古城模范监狱的保护和更新及旅游开发为例从监狱建筑改造和旅游开发两方面分析,以保护为主为改造原则提出了相关改造策略。
方百寿在《“监狱旅游”初探———以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为例》中提到监狱本身存在着历史上的差异,而旅游业的主要需求和动机的差异也使得监狱遗产旅游有着各种各样的类型和形式,因此,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监狱遗产旅游分为不同的类别。他将监狱遗产旅游分为历史文物类监狱遗产旅游、历史战争类监狱遗产旅游、教育类监狱遗产旅游、奇闻逸事类监狱遗产旅游[7]。
刘建平在《监狱旅游开发初探》中根据旅游景点和活动的不同方式,将遗产旅游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如观光、体验和观光体验;根据市场需求的发展时间和特点,可以分为参观监狱文化,学习和警示教育类和体验监狱类等类型[8]。
2 我国现阶段监狱遗产旅游开发可行性探讨
2.1 概念界定
2.1.1 监狱遗产旅游
监狱遗产旅游是在监狱的基础上,通过参观、游览监狱,了解、体验监狱文化;观看和监狱事迹或监狱历史有关的场景、影视素材,体验其历史文化;甚至通过个人经历现实监狱生活增加知识满足其好奇心理的一种形式的旅游。
2.1.2 旅游市场
通常是指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即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旅游市场也常被定义为“旅游产品消费者或购买者”[9]。
2.1.3 旅游需求
人们为了满足外出旅游的欲望所发生的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它分为:(1)有效或现实的旅游需求(2)受抑制的旅游需求(受抑制的旅游需求又分为潜在旅游需求和延缓旅游需求)。[10]
2.2 监狱遗产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能性论述
(1)“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11]因此,在对外开放逐渐扩张的前提下,必然会出现行政公开、透明的现象。开发监狱遗产旅游不仅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还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其表现在于开发监狱遗产旅游所起到的作用,如监督行政执法,加强监狱的社会功能等。因此,开发监狱遗产旅游让监狱展现在公众和社会面前是可行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hxyhj/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