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具有菲降解功能的根表细菌的筛选及其特性
在南京某多环芳烃(PAHs)污染区采集的健康植株根表分离出一种可以降解菲的细菌Phe15。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确定其为Diaphorobacter sp.属细菌。进一步研究了该菌种对菲的降解能力以及环境条件对其降解菲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Phe15能够以污染物菲作为碳源来维持生长,而且它对菲的降解作用非常好。在一定范围内,菲浓度越高,菌株生长越快;若菌种Phe15的接种量越大,则更能够促进菌种Phe15去降解菲。菌株Phe15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而且要其达到高效的降解作用也需适宜的条件,菌株Phe15的最适降解温度为30℃,最适降解pH是7.0-8.0,当菲浓度是50 mg/L~100 mg/L时降解效果最好,当菌株接种量是10%~20%时降解效果可达到高峰,降解率和接种量呈正相关。
目录
摘要 1
关键字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2
1 材料与方法 2
1.1 主要药品试剂及主要培养基 2
1.2 采集样本植物并分离它的根表细菌 2
1.2.1 样本植株的采集 2
1.2.2 分离样本的根表细菌 3
1.3 筛选能够降解菲的根表细菌 3
1.4 用1/10 LB培养基培养菌落并制备菌悬液 3
1.5 液体培养菲降解菌用于测定降解曲线和生长曲线 3
1.6 研究菌株Phe15的生理特性并进行16S rDNA测序来鉴定其菌种 3
1.6.1 观察形态和理化试验 3
1.6.2 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 3
1.7 研究菌株Phe15的生长特性及菲降解特性 3
1.8 分析测定培养液中菲的浓度及细菌数量 4
1.8.1 培养液中菲浓度测定 4
1.8.2 细菌数量测定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 菌株的分离和鉴定 4
2.1.1 菌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 4
2.1.2 菌株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 4
2.2 菌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生长和降解曲线 5
2.3 环境条件对菌株生长和降解的影响 5
2.3.1 温度对菌株的生长和降解作用的影响 5
2.3.2 pH对菌株的生长和降解作用的影响 6
2.3.3 接种量对菌株的生长和降解作用的影响 6
2.3.4 底物浓度对菌株的生长和降解作用的影响 6
3 结论 7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一株具有菲降解功能的根表细菌的筛选及其特性
引言
引言
如今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其中PAHs是一种危害环境及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污染物[1],PAHs它是由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苯环组成的,是一种有机的污染物,而且具有持久性。它存在于环境中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不仅造成植物的破坏,也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动物,从而对生物的生理机能造成一系列的损害[2],如其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而且,PAHs不仅毒性大,在环境中也难以降解而消失,因此,消除环境中的PAHs,或者在PAHs污染区种植安全而健康的植物[3]是一大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本课题针对PAHs中的菲污染物做了相关实验研究,本实验从健康的植物入手,从它根表分离一种菌种,这个菌种能够降解菲,根据它的生理上的特性还有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分析来确定它的种类,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了解其相关特性与其降解作用的关系,讨论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植物根表细菌在根际环境中广泛存在。有研究还表明,不同地区的作物中,根际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也有明显的差异,且差异多表现于根表上[4],不同的耕作方式也能影响根表细菌的群落组成结构,甚至改变其多样性[5]。在受外界环境污染威胁的植物中,根表细菌起到了很大的防护作用,比如根际细菌可以在根表形成一层生物膜,不仅可以抵御外来污染物对植物造成的不良影响,也能起到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6],特别是在PAHs的污染之下,细菌可在根表成膜,从中就可筛选并分离出可降解PAHs的功能菌株,从而避免植物免受PAHs污染的危害[7]。
目前国内外对于调控植物对PAHs的吸收、积累行为,以及避免植物其他污染的报道很少,因此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关于在污染的地区处,提取植物根表有降解作用细菌,并使之有效地在植物根表定殖、定殖细菌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以及该细菌是否能发挥作用、作用是否高效等研究也较少,该实验就是要进一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因此本次实验主要的目的是:从受严重PAHs污染的地区采集一种植株,从这株植株根表提取并筛选出具有菲降解功能的细菌。鉴定该细菌的菌种,并研究该菌种的一系列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对菲降解作用的影响。探究该菌种的生存环境条件,生长特性等,以便更好地研究菌种在植物根表的定殖状况和发挥的功能。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药品试剂及主要培养基
(1)菲降解菌筛选培养基:菲丙酮溶液(丙酮<0.1%),无机盐培养基
(2)无机盐培养基:硝酸铵 1.00g/L,氯化钠 1.00g/L,七水硫酸镁 0.10g/L,磷酸氢钾 1.50g/L,硫酸铁 0.025g/L,磷酸二氢钾 0.5g/L
(3)1/10 LB培养基:蛋白胨 1.00g/L,氯化钠 1.00g/L,蒸馏水 1L,酵母膏0.50g/L
(4)固体培养基:向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8 g/L的琼脂。灭菌条件为:121°C高温下持续灭菌20分钟。
(5)菲溶液(PHE,纯度>98%):于Aldrich Chemical Co购买,其他的试剂是分析纯,甲醇是色谱醇。
(6)无菌水、0.1/%氯化汞溶液、酒精
(7)南京某PAHs污染区采集的植株样本一株
(8)试管若干、接种环,培养皿,剪刀(无菌),锥形瓶4个,涂布玻璃棒,研钵(无菌),超声波仪,摇床,酒精灯,离心机,16S rDNA提取试剂盒,16S rDNA测序仪
1.2 采集样本植株并分离它的根表细菌
1.2.1 样本植株的采集
在南京某一处遭受严重PAHs污染的地区,采集主要代表性植物样品(如小飞蓬、车前草、蛤蟆草等)。样品采集后立即带回实验室,用灭菌毛刷轻轻去除植物根表泥土后,将植株用清水缓缓冲洗干净。
目录
摘要 1
关键字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2
1 材料与方法 2
1.1 主要药品试剂及主要培养基 2
1.2 采集样本植物并分离它的根表细菌 2
1.2.1 样本植株的采集 2
1.2.2 分离样本的根表细菌 3
1.3 筛选能够降解菲的根表细菌 3
1.4 用1/10 LB培养基培养菌落并制备菌悬液 3
1.5 液体培养菲降解菌用于测定降解曲线和生长曲线 3
1.6 研究菌株Phe15的生理特性并进行16S rDNA测序来鉴定其菌种 3
1.6.1 观察形态和理化试验 3
1.6.2 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 3
1.7 研究菌株Phe15的生长特性及菲降解特性 3
1.8 分析测定培养液中菲的浓度及细菌数量 4
1.8.1 培养液中菲浓度测定 4
1.8.2 细菌数量测定 4
2 结果与分析 4
2.1 菌株的分离和鉴定 4
2.1.1 菌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 4
2.1.2 菌株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 4
2.2 菌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生长和降解曲线 5
2.3 环境条件对菌株生长和降解的影响 5
2.3.1 温度对菌株的生长和降解作用的影响 5
2.3.2 pH对菌株的生长和降解作用的影响 6
2.3.3 接种量对菌株的生长和降解作用的影响 6
2.3.4 底物浓度对菌株的生长和降解作用的影响 6
3 结论 7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一株具有菲降解功能的根表细菌的筛选及其特性
引言
引言
如今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其中PAHs是一种危害环境及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污染物[1],PAHs它是由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苯环组成的,是一种有机的污染物,而且具有持久性。它存在于环境中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不仅造成植物的破坏,也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动物,从而对生物的生理机能造成一系列的损害[2],如其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而且,PAHs不仅毒性大,在环境中也难以降解而消失,因此,消除环境中的PAHs,或者在PAHs污染区种植安全而健康的植物[3]是一大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本课题针对PAHs中的菲污染物做了相关实验研究,本实验从健康的植物入手,从它根表分离一种菌种,这个菌种能够降解菲,根据它的生理上的特性还有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分析来确定它的种类,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了解其相关特性与其降解作用的关系,讨论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植物根表细菌在根际环境中广泛存在。有研究还表明,不同地区的作物中,根际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也有明显的差异,且差异多表现于根表上[4],不同的耕作方式也能影响根表细菌的群落组成结构,甚至改变其多样性[5]。在受外界环境污染威胁的植物中,根表细菌起到了很大的防护作用,比如根际细菌可以在根表形成一层生物膜,不仅可以抵御外来污染物对植物造成的不良影响,也能起到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6],特别是在PAHs的污染之下,细菌可在根表成膜,从中就可筛选并分离出可降解PAHs的功能菌株,从而避免植物免受PAHs污染的危害[7]。
目前国内外对于调控植物对PAHs的吸收、积累行为,以及避免植物其他污染的报道很少,因此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关于在污染的地区处,提取植物根表有降解作用细菌,并使之有效地在植物根表定殖、定殖细菌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以及该细菌是否能发挥作用、作用是否高效等研究也较少,该实验就是要进一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因此本次实验主要的目的是:从受严重PAHs污染的地区采集一种植株,从这株植株根表提取并筛选出具有菲降解功能的细菌。鉴定该细菌的菌种,并研究该菌种的一系列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对菲降解作用的影响。探究该菌种的生存环境条件,生长特性等,以便更好地研究菌种在植物根表的定殖状况和发挥的功能。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药品试剂及主要培养基
(1)菲降解菌筛选培养基:菲丙酮溶液(丙酮<0.1%),无机盐培养基
(2)无机盐培养基:硝酸铵 1.00g/L,氯化钠 1.00g/L,七水硫酸镁 0.10g/L,磷酸氢钾 1.50g/L,硫酸铁 0.025g/L,磷酸二氢钾 0.5g/L
(3)1/10 LB培养基:蛋白胨 1.00g/L,氯化钠 1.00g/L,蒸馏水 1L,酵母膏0.50g/L
(4)固体培养基:向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8 g/L的琼脂。灭菌条件为:121°C高温下持续灭菌20分钟。
(5)菲溶液(PHE,纯度>98%):于Aldrich Chemical Co购买,其他的试剂是分析纯,甲醇是色谱醇。
(6)无菌水、0.1/%氯化汞溶液、酒精
(7)南京某PAHs污染区采集的植株样本一株
(8)试管若干、接种环,培养皿,剪刀(无菌),锥形瓶4个,涂布玻璃棒,研钵(无菌),超声波仪,摇床,酒精灯,离心机,16S rDNA提取试剂盒,16S rDNA测序仪
1.2 采集样本植株并分离它的根表细菌
1.2.1 样本植株的采集
在南京某一处遭受严重PAHs污染的地区,采集主要代表性植物样品(如小飞蓬、车前草、蛤蟆草等)。样品采集后立即带回实验室,用灭菌毛刷轻轻去除植物根表泥土后,将植株用清水缓缓冲洗干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hxyhj/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