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生物有机肥防控番茄青枯病
摘要: 青枯病是番茄、辣椒、马铃薯等多种茄科作物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普遍存在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番茄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由于栽培措施和管理方式的不当,加剧了番茄青枯病的发生,对我国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利用对番茄青枯病病原菌具有较好拮抗能力的放线菌F18,经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加入到混有一定体积的猪肉氨基酸水解液与腐熟鸡粪中进行二次固体发酵,制备新型氨基酸生物有机肥。探究其在不同猪肉氨基酸水解液比例的堆肥中的定殖情况,和制备生物有机肥的发酵条件,并验证其在盆栽试验中防治番茄青枯病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拮抗菌和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增加番茄植株地上、地下部干鲜重以及株高;以加入20%的猪肉氨基酸水解液为载体得到的生物有机肥,能很好地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本课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新型生物有机肥料的研制,而且为防治番茄青枯病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对保护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引言 3
1材料与方法 4
1.1 供试材料 4
1.1.2 供试番茄品种 4
1.1.3供试土壤 4
1.1.4供试有机肥 4
1.1.5培养基和试剂 4
1. 2 试验方法 5
1.2.1 拮抗菌株F18的拮抗青枯病病原菌的效果 5
1.2.1.1番茄青枯菌菌悬液的制备 5
1.2.1.2病原菌平板的准备 5
1.2.1.3对峙实验 5
1.2.2氨基酸有机肥的制备 5
1.2. 3 菌株F18对番茄青枯病的盆栽防治效果 5
1.2.3.1 番茄幼苗的准备 5
1.2.3.2 接种菌液的制备 6
1.2.3.3盆栽试验设计 6
1.2.3.4病情调查 6
1.2.3. 5土样采集 7
1.2.3.6根际微生物的计数 7
1.2.3. 7农艺性状测定 7
1. 3 数据统计与分析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2 结果与分析 7
2.1 菌株F18对病原菌的拮抗效果 7
2.2 堆肥中不同猪肉氨基酸水解液比例对拮抗菌生长的影响 8
2.2.1含有不同比例废猪肉酸解液的生物有机肥中功能菌F18的数量 8
2.3菌株F18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控效果 8
2.4番茄根际土壤拮抗菌F18和青枯菌数量的变化 8
2.5F18生物有机肥对番茄青枯病的影响 9
3.讨论 10
4 结论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氨基酸生物有机肥防控番茄青枯病
农业资源与环境 刘红敏
引言
引言
番茄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以及质量。由于青枯病本身所具有的破坏性、广泛性和寄主的多样性,引起人们的关注[1]。现如今,普遍的防控土传病害的方式如,喷洒化学农药,抗性育种,以及传统的农业技术等均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23]。连年来的研究表明,生物有机肥可以调节土壤中微生物区系的组成,使其达到预防病害的效果。生物有机肥的防病作用突破了其在传统意义上的肥料效果,目前正在作为一项新功能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49]。生物防治的方法相较于轮作、间作等传统的、不能从根本上防治病害的农业措施,或与对作物造成污染、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化学药品来说,不仅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具有显著的效果,而且兼具保护生态环境,绿色生活的优点。因此,生物有机肥防控番茄青枯病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研究前景和价值。
龙良鲲等( 2003)在重庆采得的60份标本中获得有效菌株,其对番茄青枯病防控作用较好的为芽孢杆菌。[ 10]苏阿德从47个芽孢杆菌中筛选出5个代表性拮抗菌中枯草芽孢杆菌菌株的抑菌能力最强,它能减少青枯病发病率8O%,而且有良好的促生作用[ 11]。国内外对于芽孢杆菌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于放线菌防控番茄青枯病的研究相对较少,本实验利用本实验室筛选得到的F18 菌株进行番茄的盆栽试验,研究其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控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菌种
拮抗菌株为放线菌F18,病原菌为R. solanacearum ZJ3721均由本实验室提供。
1.1.2 供试番茄品种
供试番茄品种为“合作903”,购自江苏省农科院。
1.1.3 供试土壤
番茄盆栽用土采自宜兴水稻田,风干过筛备用。其基本性质为:有机质17.34g/kg,全氮650.63mg/kg,速效磷(P)15.24 mg/kg,速效钾115.78 mg/kg,pH为6.41。
1.1.4 供试有机肥
猪肉氨基酸水解液和腐熟的鸡粪均由江阴联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1.5 培养基和试剂
1.1.5.1 培养基
PDA培养基:马铃薯洗净去皮切碎称取200g,加水适量水煮沸半个小时,纱布过滤,再加20g葡萄糖和20g琼脂,再加水定容到1000mL,分装至三角瓶中,121℃灭菌20min。冷却后贮存备用。
青枯菌半选择性培养基(SMSA):酪蛋白氨基酸 1g,蛋白胨10g,甘油5mL,琼脂20g,蒸馏水1000mL。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每250m培养基里加入:2.5%的多粘菌素B 1mL,1%的结晶紫125μL,1%的红四氮唑1.25mL,1%的杆菌肽625μL,1%的青霉素125μL,1%的氯霉素125μL,1%的放线菌酮1.25mL。121℃灭菌20min。
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可溶性淀粉20g,KNO3 0.1g,NaCl 0.5 g,MgSO4H2O 0.5 g,K2HPO4 0.5 g,FeS047H20 0.01 g,琼脂粉 10 g,蒸馏水1000mL,调节pH至7.2~7.4。配置时,先用少量冷水将淀粉调成糊状,倒入煮沸的水中,边搅拌边加入其它成分,溶化后,补足水分至1000mL。121℃灭菌20min。
NA培养基:葡萄糖 10g,蛋白胨 5g,酵母粉 0.5g ,牛肉膏 3g,蒸馏水 1000mL
1.1.5.2 试剂
多粘菌素B
结晶紫
红四氮唑
杆菌肽
青霉素
氯霉素
放线菌酮
1.2 试验方法
1.2.1 拮抗菌株F18的拮抗青枯病病原菌的效果
1.番茄青枯菌菌悬液的制备
将番茄青枯菌接入到50 mL NA液体培养基中,置于30℃,170 rpm摇床振荡培养48 h,调节青枯菌悬液浓度至1×108 CFU mL1。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引言 3
1材料与方法 4
1.1 供试材料 4
1.1.2 供试番茄品种 4
1.1.3供试土壤 4
1.1.4供试有机肥 4
1.1.5培养基和试剂 4
1. 2 试验方法 5
1.2.1 拮抗菌株F18的拮抗青枯病病原菌的效果 5
1.2.1.1番茄青枯菌菌悬液的制备 5
1.2.1.2病原菌平板的准备 5
1.2.1.3对峙实验 5
1.2.2氨基酸有机肥的制备 5
1.2. 3 菌株F18对番茄青枯病的盆栽防治效果 5
1.2.3.1 番茄幼苗的准备 5
1.2.3.2 接种菌液的制备 6
1.2.3.3盆栽试验设计 6
1.2.3.4病情调查 6
1.2.3. 5土样采集 7
1.2.3.6根际微生物的计数 7
1.2.3. 7农艺性状测定 7
1. 3 数据统计与分析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2 结果与分析 7
2.1 菌株F18对病原菌的拮抗效果 7
2.2 堆肥中不同猪肉氨基酸水解液比例对拮抗菌生长的影响 8
2.2.1含有不同比例废猪肉酸解液的生物有机肥中功能菌F18的数量 8
2.3菌株F18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控效果 8
2.4番茄根际土壤拮抗菌F18和青枯菌数量的变化 8
2.5F18生物有机肥对番茄青枯病的影响 9
3.讨论 10
4 结论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氨基酸生物有机肥防控番茄青枯病
农业资源与环境 刘红敏
引言
引言
番茄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以及质量。由于青枯病本身所具有的破坏性、广泛性和寄主的多样性,引起人们的关注[1]。现如今,普遍的防控土传病害的方式如,喷洒化学农药,抗性育种,以及传统的农业技术等均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23]。连年来的研究表明,生物有机肥可以调节土壤中微生物区系的组成,使其达到预防病害的效果。生物有机肥的防病作用突破了其在传统意义上的肥料效果,目前正在作为一项新功能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49]。生物防治的方法相较于轮作、间作等传统的、不能从根本上防治病害的农业措施,或与对作物造成污染、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化学药品来说,不仅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具有显著的效果,而且兼具保护生态环境,绿色生活的优点。因此,生物有机肥防控番茄青枯病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研究前景和价值。
龙良鲲等( 2003)在重庆采得的60份标本中获得有效菌株,其对番茄青枯病防控作用较好的为芽孢杆菌。[ 10]苏阿德从47个芽孢杆菌中筛选出5个代表性拮抗菌中枯草芽孢杆菌菌株的抑菌能力最强,它能减少青枯病发病率8O%,而且有良好的促生作用[ 11]。国内外对于芽孢杆菌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于放线菌防控番茄青枯病的研究相对较少,本实验利用本实验室筛选得到的F18 菌株进行番茄的盆栽试验,研究其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控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菌种
拮抗菌株为放线菌F18,病原菌为R. solanacearum ZJ3721均由本实验室提供。
1.1.2 供试番茄品种
供试番茄品种为“合作903”,购自江苏省农科院。
1.1.3 供试土壤
番茄盆栽用土采自宜兴水稻田,风干过筛备用。其基本性质为:有机质17.34g/kg,全氮650.63mg/kg,速效磷(P)15.24 mg/kg,速效钾115.78 mg/kg,pH为6.41。
1.1.4 供试有机肥
猪肉氨基酸水解液和腐熟的鸡粪均由江阴联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1.5 培养基和试剂
1.1.5.1 培养基
PDA培养基:马铃薯洗净去皮切碎称取200g,加水适量水煮沸半个小时,纱布过滤,再加20g葡萄糖和20g琼脂,再加水定容到1000mL,分装至三角瓶中,121℃灭菌20min。冷却后贮存备用。
青枯菌半选择性培养基(SMSA):酪蛋白氨基酸 1g,蛋白胨10g,甘油5mL,琼脂20g,蒸馏水1000mL。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每250m培养基里加入:2.5%的多粘菌素B 1mL,1%的结晶紫125μL,1%的红四氮唑1.25mL,1%的杆菌肽625μL,1%的青霉素125μL,1%的氯霉素125μL,1%的放线菌酮1.25mL。121℃灭菌20min。
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可溶性淀粉20g,KNO3 0.1g,NaCl 0.5 g,MgSO4H2O 0.5 g,K2HPO4 0.5 g,FeS047H20 0.01 g,琼脂粉 10 g,蒸馏水1000mL,调节pH至7.2~7.4。配置时,先用少量冷水将淀粉调成糊状,倒入煮沸的水中,边搅拌边加入其它成分,溶化后,补足水分至1000mL。121℃灭菌20min。
NA培养基:葡萄糖 10g,蛋白胨 5g,酵母粉 0.5g ,牛肉膏 3g,蒸馏水 1000mL
1.1.5.2 试剂
多粘菌素B
结晶紫
红四氮唑
杆菌肽
青霉素
氯霉素
放线菌酮
1.2 试验方法
1.2.1 拮抗菌株F18的拮抗青枯病病原菌的效果
1.番茄青枯菌菌悬液的制备
将番茄青枯菌接入到50 mL NA液体培养基中,置于30℃,170 rpm摇床振荡培养48 h,调节青枯菌悬液浓度至1×108 CFU mL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hxyhj/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