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的近代城市规划对当代城市发展的影响初探以南通为例

:南通于1895年至1930年在发展地区工业、交通、商业、文化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基础上, 进行了卓越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成为中国20世纪初早期现代化的成功范例。本文借由对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发展历程的回顾,弥补南通近代城市规划研究中存在的对史料研究的不足,也对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历史进行更全面的解释,揭示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在中国城市规划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市民和专家对近代和现代城市规划所持态度和意见,据此进行综合分析,最后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论证近代规划对现代规划的影响力度。从而以更高的远见、创新和毅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引领下迎接当今中国城市发展的“黄金时代”。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2
引言2
1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变迁历程2
1.1 天津2
1.2 上海3
1.3 南京3
1.4 青岛4
2 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和内容5
2.1 中国近代规划发展状况5
2.2 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5
2.2.1 历史分期5
2.2.2 划分依据6
2.3 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各时期的主要内容6
3 当代南通发展现状与问卷调查9
3.1 当代南通发展现状9
3.2 问卷设计 9
3.3 问卷发放10
3.4 问卷回收与整理10
4 问卷调查结果整理10
4.1 受访者特征10
4.2 问题结果收集11
5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6
5.1 重要问题结果详细分析16
5.2 专家问卷结果分析17
5.3 问卷小结17
6 城市规划建设建议 18
致谢19
参考文献19
附录A 关于南通市近代城市规划对现代规划影响力的市民调查20
附录B 关于南通市近代城市规划对现代规划影响力的专家调查23
图1南通近代城市建设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年表分析6
图2 18951903年建设项目分布7
图3 19041911建设项目分布8
图4 19121921年建设项目分布8
图5 19221929年建设项目分布9
图6 南通特色示意图15
图7 张謇先生形象选择示意图15
图8 南通标志性建筑认同示意图15
图9 南通风景区最佳印象示意图15
图10南通城市交通通达度示意图16
图11当前南通道路交通主要问题示意图16
图12居民获取规划信息途径示意图16
图13当前南通迫切改进事项示意图16
图14当前南通历史古迹保护现状示意图17
图15南通商业设施存在问题17
表1市民调查问卷调查选择人数百分比表10
基于问卷调查的近代城市规划对当代城市发展的影响初探——以南通为例
引言
近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时期,新思想、新文化层出不穷, 中国亦与西方一样, 开始了飞速的城市化与近代化[1]。此时欧美城市规划理论和技术发展较快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历经了引入思想,发展思想到自立思想,这为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发展灌注了新的活力。
当前,对于我国近代城市规划的研究,不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属于初步阶段,关于历史的研究多,理论研究较少,研究的角度也很有限。与通史和其他学科一样,中国城市规划史在近代的研究深度远远不如古代,关于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的研究[2],虽然国内外学者有所涉及,但总的说来片面性、微观性、个案性和单学科性严重。
1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变迁历程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主要还是以西方的城市规划思想理论为主的,因而西方化是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特点。西方思想的渗透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使中国的城市规划得到长足的发展,也激发中国人的理性思考,间接促进了中国传统规划理念与西方思想的融合,在形式上出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城市,其近代影响一直绵延至今[3]。
1.1天津
从1860年到1949年这漫长的近90年的时间里,天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与当时的政治时局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近代商贸的发展是天津逐渐兴起的最重要的原因,天津近代城市建设先后经历了租界建设与马路建设、局部城市规划建设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建设阶段。近代天津处于各方势力拉锯分割的境地,租界与华界同步发展,相互交叉又相互独立,因此尽管局部地区拥有完备的道路建设和市政规划,但整体来看“拼盘式”建设特征严重,不能形成完整的城市肌理和空间布局,在总体规划的角度缺乏长足的考虑。
近代天津的城市规划历史分期大致如下划分:
18601902年,《天津条约》使天津成为开埠城市,陆续九个国家在此建立租界,西方规划思想传入,英租界工部局主导修建了天津第一条马路来推动商贸发展。
19021928年,租界建设将西方城市的模样搬到了国人面前,道路建设满足不了中国政府对更好城市的向往,有意识地模仿西方建设拉开序幕。
19281937年,此时的天津已是北方最大港口,国内学界有志之士开始探索中国自身城市规划的发展道路。“梁张方案”体现了在西方规划思想的基础上中国本身现状与时局理性的思考。
19371945年,日本占领天津并设立其为特别市更好地实行殖民政策,日本先后制订了两个为战争服务的规划方案,城市工业区的大力发展和对外交通的大力建设是重中之重,对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漠不关心,天津沦为殖民主义城市。
19451949年,战后重建期国民政府接管天津,租界收回行政区划逐渐健全,市政府组建规划委员会通过先前规划理论思想的借鉴与实践,开始了中国人自己的总体规划。
当前天津是华北地区重要港口城市,也是中国六大超大城市之一,这与近代天津开埠设租界以及引入西方城市规划建设城市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最直观的近代记忆体现在近现代建筑,天津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城市建筑独具特色,既有雕梁画栋、典雅朴实的古建筑,又有众多新颖别致的西洋建筑。有英国的中古式、德国的哥特式、法国的罗曼式、俄国的古典式、希腊的雅典式、日本的帝冠式等,留下了近代天津的租界商会繁荣之记忆。
1.2上海
与天津、汉口等港口城市一样,以开埠通商和建立租界为起点的近代化取代了传统意义上以工业化为起点的模式,从1843年到1949年的百余年间,尽管上海的政治局势政治势力并不单一,但其依旧遵循着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划原则。以租界市政建设为起点,马路主义老城改造为抓手将西方思想慢慢渗透,建立城市规划制度,逐步形成上海近代城市文化和城市规划模式。
近代上海的城市规划历史分期大致如下划分:
18431927年,清政府的连连败仗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上海因此开埠通商,租界逐渐形成,商贸的发展催生了“马路主义”,城市规划也逐渐显露出来,与此同时地方士绅开始自治运动,先有路后有房的观念打破中国传统,也成为上海既有城市改造的重要特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hxyhj/29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