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m3d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附件)


目录
前言 4
摘要 5
关键词 5
Abstract 5
Key words 5
1 设计任务书 6
1.1 设计题目 6
1.2 水质水量基本情况 6
1.3 处理要求 6
1.4 设计内容 6
2 处理工艺的选择与确定 7
2.1 污水处理方案的比选及确定 7
2.1.1 A/O工艺 7
2.1.2 吸附生物降解工艺 7
2.1.3 膜生物反应器 7
2.1.4 方案的确定 8
3 主要构筑物说明 9
3.1 格栅 9
3.2 调节池 9
3.3 气浮池 9
3.4 污水泵房 10
3.5 水解酸化池 10
3.5.1 反应器的高度 10
3.5.2 反应器的面积和反应器的长、宽度 10
3.6 A/O工艺 11
3.7 浓缩池 11
3.8 污泥脱水 11
4 构筑物设计计算 12
4.1 格栅 12
4.1.1 格栅尺寸 12
4.1.2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12
4.1.3 栅后槽的总高度 13
4.1.4 栅栅的总长度 13
4.1.5 每日栅渣量 13
4.1.6 格栅机的选择 13
4.2 调节池 14
4.2.1 调节池的尺寸 14
4.2.2 中和 14
4.2.3 单个调节池曝气 15
4.3 污水泵房 16
4.4 气浮池 16
4.4.1 加压融气气浮法 16
4.4.2 气浮池所需空气量 16
4.4.3 溶气罐计算 17
4.4.4 参数 18
4.4.5 反应池 18
4.5水解酸化池 2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 /> 4.5.1 设计参数 20
4.5.2 设计计算 20
4.5.3 布水配水系统 20
4.6 A/O工艺 22
4.6.1 厌氧池 22
4.6.2 好氧池容积 22
4.6.3 好氧池需氧量 23
4.6.4 空气量计算 23
4.6.5 活性污泥微生物每日在曝气池内的净增殖量 24
4.6.6 污泥泥龄 25
4.7 二沉池的计算 25
4.7.1 设计参数 25
4.7.2 设计计算 25
4.8 混凝反应池 27
4.8.1 混凝剂的选择 27
4.8.2 配制与投加 28
4.8.3 PAC的投加量 28
4.8.4 设备选择 28
4.8.5 设计参数 28
4.8.6 设计计算 29
4.9 斜板沉淀池 30
4.9.1 参数设计 31
4.9.2 设计计算 31
4.9.3 进出口形式 32
4.9.4 排泥方式 33
4.10 pH调节池 33
4.11 集泥井 33
4.12 污泥的处理流程 33
4.12.1 说明 33
4.12.2 污泥浓缩池 33
4.12.3 刮泥机选型 35
4.13 脱水车间 35
4.13.1 污泥脱水机 35
4.13.2 车间尺寸 35
5 平面和高程布置 37
5.1 平面布置 37
5.2 高程布置原则 37
5.3 高程布置结果 37
5.3.1 污水干管直径和系数的确定 37
5.3.2 沿程和局部损失 37
5.3.3 流经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 38
总结 39
致谢 39
参考文献 39
附录 40
前言
随着染料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染料品种和数量日益增加,印染废水已成为水环境重点污染源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印染行业每天排放印染废水约有,占该行业污水量的,而其中大部分未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主要问题是:印染废水量大,成分复杂,生物难降解物多,脱色困难,运行费用高等。
印染废水主要由退浆废水、煮练废水、漂白废水、丝光废水、染色废水、印花废水和后整理废水组成。印染废水一般具有污染物浓度高、种类多、含有毒有害成分、碱性大和色度高等特点,成为极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特别是近年来,新型化学纤维织物的应用、人造仿真丝的兴起,以及印染技术的改革和发展,使得大量的难生物降解有机物进入印染废水,使其可生化性降低,碱性增大,使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COD去除率从70%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传统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开发高效经济的印染污水处理技术日益成为当今环保行业关注的课题。
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国内外都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主要是研究新的生物处理工艺、高效专门细菌以及新型化学药剂的探索和应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A/O工艺)、高效脱色菌和PVA降解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高效脱色混凝剂的研制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hxyhj/45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