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组织培养体系的完善
摘要:以药用金银花为实验材料,茎段、叶芽和叶片为外植体,将MS为基本培养基与不同浓度比例的NAA、IBA、6-BA、KT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按照正交实验设计,构建金银花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研究。叶芽的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率显著高于茎段和叶片。在培养基MS+6-BA 0.05mg/L+NAA 1.0mg/L中愈伤组织生长良好。含有低浓度的生长素和分裂素的MS培养基MS+6-BA 0.1mg/L+NAA 0.05mg/L更有利于金银花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分化。诱导根分化的MS培养基MS+NAA 0.03mg/L+IBA 1.00mg/L提高了根分化的效率。此外,在炼苗移栽过程中,优化的移栽基质—新型有机培养基质:苜蓿:蛭石(2:2:1)—能提高移栽成活率。经过“外植体选择→诱导愈伤组织→丛芽分化→生根→炼苗”等整个过程建立的组培快繁体系,为耐盐金银花滩涂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3
1.1 外植体预处理 3
1.2 外植体消毒时间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3
1.3 培养基内激素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3
1.4 愈伤组织块的预处理 4
1.5 丛芽分化的诱导 4
1.6 根分化的诱导 4
1.7 组培苗移栽 5
1.8 实验数据的处理 5
2. 结果与分析 5
2.1 不同类型的外植体对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的影响 5
2.2 外植体消毒时间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6
2.3 培养基内激素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6
2.4 培养基内激素对诱导不定丛芽分化的影响 8
2.5 培养基内激素对诱导根分化的影响 9
2.6 组培苗的炼苗和移栽 10
3. 结论与讨论 10
3.1 外植体的选取以及消毒预处理 10
3.2 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 11
3.3 不定丛芽的诱导 11
3.4 不定根的诱导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3.5 组培苗炼苗和移栽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图1. 外植体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5
图2. 叶芽7d分化愈伤组织图 5
图3. 叶片7d分化愈伤组织图 5
图4. 茎段7d分化愈伤组织图 6
图5. M5培养基中愈伤组织10天的分化现象 7
图6. (a)30天M38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褐化严重; (b)30天M17培养基中愈伤组织出
现严重的分化玻璃化现象 7
图7. 20d 6BA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丛芽的影响8
图8. Y2培养基20d不定丛芽分化图9
图9. (a)Y11培养基20d不定丛芽分化;(b)Y17培养基20d不定丛芽分化 9
图10. G3培养基不定根分化图:(a)7天分化;(b)15天分化 10
表1. 外植体消毒时间 3
表2. 诱导金银花愈伤组织的培养基成分 4
表3. 诱导愈伤组织丛芽分化的培养基成分 4
表4. 诱导愈伤组织根分化的培养基成分 4
表5. NAA浓度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6
表6. 30d不同浓度激素组合的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率(%) 7
表7. 培养基内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诱导丛芽分化的影响 8
表8. 培养基内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诱导不定根分化的影响 9
金银花组织培养体系的完善
引言
引言 金银花(Lonicera japoinica var. repens)又名忍冬花、山银花或二宝花,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在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金银花的药理活性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类以及有机酸等,其提取物常用于抑菌、消炎、保肝利胆以及抗艾滋病等领域[1]。金银花可通过播种、分株、压条和扦插等方法繁殖,其中扦插法最为常用,但3周的生根时间和1.5年的生长周期过于缓慢,导致其推广系数低,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2],研究表明组培苗生成的植株药用有效成分并不比扦插苗生成的低[3],因此,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优质种苗、加速推广优良品种的组织培养技术受到了高度重视。目前金银花组织培养过程中仍存在愈伤组织玻璃化、褐化[4]等问题,组织培养系统的建立仍然不完善,无法从愈伤组织中诱导出丛芽、丛根。为完善金银花愈伤组织诱导体系并找出诱导丛芽分化和根分化的最适培养基,本试验着眼于外植体筛选、愈伤组织培养和诱导分化炼苗这几个方面,对金银花组培体系进行了研究[5]。
金银花组培的外植体通常采用生长季中的幼茎和顶芽,其中带腋芽的茎段使用最多[6]。为避免操作不规范或者外植体自身带菌造成的污染,外植体需要消毒处理成无菌状态。消毒过程一般先用70% 75%的乙醇浸泡1020s,然后以无菌水冲洗23次,再用0.1%0.2% 的升汞溶液(HgCl2)消毒58 min,再用无菌水冲洗45次[7]。由于金银花的植物体被有疏柔毛和疏腺毛,对外植体的消毒处理较难掌控,时间太短容易造成消毒不彻底,易染菌,降低外植体萌发率;时间太长,会造成组织细胞坏死,增加褐化现象,同样会降低外植体萌发率[8]。用紫外线照射花茎段和芽体的密被绒毛20 min,再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通常能获得较好的灭菌效果[9]。
金银花在诱导愈伤组织的研究上多选用MS培养基或稍加改良的MS培养基,也有研究提B5培养基由于含铵量少,对细胞生长抑制较轻,适合作为诱导愈伤组织的基本培养基[7]。此外,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以及浓度配比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较大[10],过往的组培研究显示1012.5:1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浓度比能诱导出生长旺盛的愈伤组织[11],而调整细胞分裂素6BA和生长素IBA、NAA的配比,可实现组培苗丛芽的分化。一些实验还使用了KT和ZT调控愈伤组织的生长,比如在培养基B5+ BA 2.0 mg/L+KT 0.36 mg/L+IAA 1.0 mg/L+CH 1000 mg/L上蒙花金银花产生愈伤组织较少,但增殖系数却较高;北京忍冬增殖实验也使用了添加了0.5 mg/L ZT的培养基[12]。另有研究指出,在增殖培养基中添加适量有机物有助组培苗的增殖和生长,例如在蒙花金银花组培中添加水解乳蛋白(LH)和水解酪蛋白(CH),在灰毡毛忍冬组培中添加生物素D[13]等。
金银花的增殖和生长还受培养基的含糖量、琼脂量、pH值、光照强度、光照时间、温度和培养周期等因素影响。一般金银花增殖培养采用含琼脂7 g/L、pH值为5.65.8的培养基,光照1214 h/d,光照强度控制在15002200 LX,培养温度2428℃[14]。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3
1.1 外植体预处理 3
1.2 外植体消毒时间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3
1.3 培养基内激素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3
1.4 愈伤组织块的预处理 4
1.5 丛芽分化的诱导 4
1.6 根分化的诱导 4
1.7 组培苗移栽 5
1.8 实验数据的处理 5
2. 结果与分析 5
2.1 不同类型的外植体对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的影响 5
2.2 外植体消毒时间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6
2.3 培养基内激素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6
2.4 培养基内激素对诱导不定丛芽分化的影响 8
2.5 培养基内激素对诱导根分化的影响 9
2.6 组培苗的炼苗和移栽 10
3. 结论与讨论 10
3.1 外植体的选取以及消毒预处理 10
3.2 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 11
3.3 不定丛芽的诱导 11
3.4 不定根的诱导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3.5 组培苗炼苗和移栽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图1. 外植体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5
图2. 叶芽7d分化愈伤组织图 5
图3. 叶片7d分化愈伤组织图 5
图4. 茎段7d分化愈伤组织图 6
图5. M5培养基中愈伤组织10天的分化现象 7
图6. (a)30天M38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褐化严重; (b)30天M17培养基中愈伤组织出
现严重的分化玻璃化现象 7
图7. 20d 6BA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丛芽的影响8
图8. Y2培养基20d不定丛芽分化图9
图9. (a)Y11培养基20d不定丛芽分化;(b)Y17培养基20d不定丛芽分化 9
图10. G3培养基不定根分化图:(a)7天分化;(b)15天分化 10
表1. 外植体消毒时间 3
表2. 诱导金银花愈伤组织的培养基成分 4
表3. 诱导愈伤组织丛芽分化的培养基成分 4
表4. 诱导愈伤组织根分化的培养基成分 4
表5. NAA浓度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6
表6. 30d不同浓度激素组合的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率(%) 7
表7. 培养基内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诱导丛芽分化的影响 8
表8. 培养基内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诱导不定根分化的影响 9
金银花组织培养体系的完善
引言
引言 金银花(Lonicera japoinica var. repens)又名忍冬花、山银花或二宝花,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在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金银花的药理活性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类以及有机酸等,其提取物常用于抑菌、消炎、保肝利胆以及抗艾滋病等领域[1]。金银花可通过播种、分株、压条和扦插等方法繁殖,其中扦插法最为常用,但3周的生根时间和1.5年的生长周期过于缓慢,导致其推广系数低,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2],研究表明组培苗生成的植株药用有效成分并不比扦插苗生成的低[3],因此,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优质种苗、加速推广优良品种的组织培养技术受到了高度重视。目前金银花组织培养过程中仍存在愈伤组织玻璃化、褐化[4]等问题,组织培养系统的建立仍然不完善,无法从愈伤组织中诱导出丛芽、丛根。为完善金银花愈伤组织诱导体系并找出诱导丛芽分化和根分化的最适培养基,本试验着眼于外植体筛选、愈伤组织培养和诱导分化炼苗这几个方面,对金银花组培体系进行了研究[5]。
金银花组培的外植体通常采用生长季中的幼茎和顶芽,其中带腋芽的茎段使用最多[6]。为避免操作不规范或者外植体自身带菌造成的污染,外植体需要消毒处理成无菌状态。消毒过程一般先用70% 75%的乙醇浸泡1020s,然后以无菌水冲洗23次,再用0.1%0.2% 的升汞溶液(HgCl2)消毒58 min,再用无菌水冲洗45次[7]。由于金银花的植物体被有疏柔毛和疏腺毛,对外植体的消毒处理较难掌控,时间太短容易造成消毒不彻底,易染菌,降低外植体萌发率;时间太长,会造成组织细胞坏死,增加褐化现象,同样会降低外植体萌发率[8]。用紫外线照射花茎段和芽体的密被绒毛20 min,再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通常能获得较好的灭菌效果[9]。
金银花在诱导愈伤组织的研究上多选用MS培养基或稍加改良的MS培养基,也有研究提B5培养基由于含铵量少,对细胞生长抑制较轻,适合作为诱导愈伤组织的基本培养基[7]。此外,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以及浓度配比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较大[10],过往的组培研究显示1012.5:1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浓度比能诱导出生长旺盛的愈伤组织[11],而调整细胞分裂素6BA和生长素IBA、NAA的配比,可实现组培苗丛芽的分化。一些实验还使用了KT和ZT调控愈伤组织的生长,比如在培养基B5+ BA 2.0 mg/L+KT 0.36 mg/L+IAA 1.0 mg/L+CH 1000 mg/L上蒙花金银花产生愈伤组织较少,但增殖系数却较高;北京忍冬增殖实验也使用了添加了0.5 mg/L ZT的培养基[12]。另有研究指出,在增殖培养基中添加适量有机物有助组培苗的增殖和生长,例如在蒙花金银花组培中添加水解乳蛋白(LH)和水解酪蛋白(CH),在灰毡毛忍冬组培中添加生物素D[13]等。
金银花的增殖和生长还受培养基的含糖量、琼脂量、pH值、光照强度、光照时间、温度和培养周期等因素影响。一般金银花增殖培养采用含琼脂7 g/L、pH值为5.65.8的培养基,光照1214 h/d,光照强度控制在15002200 LX,培养温度2428℃[1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hxyhj/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