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以拉萨为例

:近年来,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条件显著改善,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远落后于城镇。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社会公平公正的主要内容和关键部分。本文首先提出基本公共服务的新的界定,发展近况及公共服务不均等的表现,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原因,最后,结合拉萨地区实际发展情况提出若干创新建议及对策。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引言 2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拉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内涵 2
2.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2
2.2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 3
2.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3
2.4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3
2.5少数名族传统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系 3
3拉萨市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公共服务不均等的表现 3
3.1拉萨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3
3.2拉萨市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不均等 4
3.3拉萨市农村基础医疗资源的不均等 4
3.4拉萨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均等 4
3.5拉萨市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不均等 5
4拉萨市农村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5
4.1 拉萨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原因 5
4.1.1人文、地理 、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5
4.1.2拉萨地区的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5
4.1.3拉萨地区教育公平问题突出及教育制度改革滞后的原因 5
4.1.4拉萨地区农村医疗市场体制不完善的原因 6
4.2 拉萨市农村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的对策 6
4.2.1财政对基础医疗卫生投入的从城市倾向农村 6
4.2.2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及健全经费监督管理机制 7
4.2.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7
4.2.4促进拉萨地区统筹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策略 7
远景与结论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9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以拉萨为例
引言
1引言
保障社会公平与促进和谐发展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点。随着农村公共需求的全盘释放,基本公共产品的供应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希望。[1]促进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缩短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维持社会和谐安定、保证人民同享改革发展成效的重要着手点,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劈波斩浪35年之后,拉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改善。但拉萨是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导致发展不平衡。拉萨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是缩小拉萨市城乡差距的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驱动。[2]2013党的第三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更多的人的利益更为公平的发展。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均等享有公共服务正在成为新时期、新阶段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已进入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不断推进公共服务的提升,促进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均等化,不仅成为一个需要各级政府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成为一个需要在新形势下进行理论创新的重大课题。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逐步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步伐已成为当前的热点和重点。因此,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要深入研究公共服务均等化。长期来,党中央连续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新型城镇化。其核心方针便是要加快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其中的最关键的就是农村是否可以提供满足其基本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也就是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研究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是拉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也是新时期拉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对拉萨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上的双重意义。[3]国内外的学者关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和主要内容没有给出统一的界定,但是其概念范畴往往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对目前拉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其原因,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通过查找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拉萨市具体情况,确定拉萨市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提出可供参考的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拉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内涵
2.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能源,以统筹兼顾为法则,推进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以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市化道路[4]。[5]新城镇化的重点是不破坏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成本,关注农民,覆盖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刺激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随着经济快速发增长我国城镇化发展显著加快,2014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4.77%,比起发达国家,国内城镇化发展依旧面临着发展水平不均等的问题。新型城镇化要以全面进行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为使人民共同建设共同分享社会主义发展成果,强调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演进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进而持续呈现出不断加快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些循环的挫折。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表1 1949至今的城镇化的历史演进
演进历史
全国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万人)
城镇化率(%)
曲折阶段
54167
5765
10.64%
稳步阶段
97542
18495
18.96%
加速阶段
122389
37304
30.84%
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在城市化发展中的稳定性和导向作用,促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分析的滞后性问题和系统内部原因。[5]以集权分权决策模型与改进农村公共服务的政府权责划分体制,并对拉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与科技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
2.2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hxyhj/31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