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鞠通中医纪念馆设计方案(a区部分)(附件)
目 录
1 背景1
2 目的意义1
3场地基本情况1
4 现状分析1
5 概念设想2
6 设计内容说明2
6.1室内部分2
6.2室外部分3
7 创新性4
结论 5
致谢 6
1 背景
中医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中国古代人民的经验总结,中医拥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体系,是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瑰宝。
吴鞠通故居位于江苏省省淮安市楚州区河下古镇,是江苏省中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坐落在湖嘴大街,周围环绕着周恩来纪念馆和里运河,现在是一处以观光旅游业为主体的城市旅游场所。
2 目的意义
吴鞠通中医纪念馆的建设,将对河下古镇的整个文化氛围起到重要作用,对河下古镇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新建的中医纪念馆可以满足人们了解中医文化的需求,了解吴鞠通先生的现实作用,它将为河下古镇的深远的历史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慕名而来的游客感受到这种深切的历史文化气息。
3 场地的基本情况
本次方案设计题目是将吴鞠通故居改建成中医纪念馆,原始的占地面积约为1600平方米,内部包括了吴鞠通生前居住的故居以及室外的园林景观。吴鞠通中医馆加上周围的河下书画院、吴承恩故居、闻思寺等等形成了一片发达的旅游区。
4 现状分析
吴鞠通先生的故居有着深厚的历史,然而悠久的历史同时也使得故居的设施老化。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空间、简陋的照明设施、残破不堪的地面等等体现了历史的久远,但也让人们意识到了如今的故居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这将影响到以后的发展。所以故居的改建已经迫在眉睫了。将吴鞠通故居改建成中医展览馆可以更好地向游客展示吴鞠通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著作,更好地向游客展示传统中医文化的魅力,更好地传播中医文化。与此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以此来带动河下古镇的经济发展。
5概念设想
吴鞠通中医纪念馆是本着让人们去更好地去了解中医文化魅力的角度出发,加以现代化的表现手法,更好的展示吴鞠通显示的生平事迹。旨在展示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宣扬传统文化。因此在整体设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更好地向游客展示吴鞠通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著作,更好地向游客展示传统中医文化的魅力,更好地传播中医文化。与此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以此来带动河下古镇的经济发展。
5概念设想
吴鞠通中医纪念馆是本着让人们去更好地去了解中医文化魅力的角度出发,加以现代化的表现手法,更好的展示吴鞠通显示的生平事迹。旨在展示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宣扬传统文化。因此在整体设计中贯穿了传统中医文化,以“中医”为主题,以吴鞠通先生对中医发展的贡献为思路,对整个故居进行改造设计。在中医文化古老晦涩的理论中提取出让人通俗易懂的观赏要素,将中医文化的精髓形象具体的表现出来。吴鞠通先生故居也是一个文化旅游观光区,它南临里运河加之周围丰富的旅游资源,依托场地现有条件和布局,找寻将文化带入空间形态的设计方法。
6 设计内容说明
6.1室内部分
此部分主要以展示厅、医史馆、医药知识讲解馆和药材展厅为主,辅以休息区供游客放松。展示厅、医史馆、休息区是改建出来的,医药知识讲解馆和药材展厅是从原始室外空间里开辟出的新空间,整个吴鞠通中医纪念馆都将采用青石板转为建筑材料。当然展示厅的设计部分是整个空间的重中之重,也是体现整个空间的设计价值和突出空间的设计主题的一部分。对这一空间的设计就是要把握吴鞠通先生的生平以及对中医发展的贡献。主体展厅分为两间,一前一后,前一个展厅主要展示吴鞠通先生的生平事迹,更偏向先生一生生活的感觉,后一个展厅更加侧向于吴鞠通先生在医学上的贡献以及对中医发展产生的影响。
两个展厅均有两扇门方便游客进出,均采用了500*500的青石搬砖作为地面铺装,原顶木梁,展厅1同样以青石板砖砌墙,用实木做栅格,墙面辅以高透玻璃来展示文物,下设实木踢脚线。展厅内设展示台来展示吴鞠通先生的生平事迹。进入展厅2就会看到一面青石板砌成的墙,以实木做边框,以白色乳胶漆做填充,上面记载了吴鞠通先生对中医发展的贡献和影响,展厅2的窗户采用木梁底线,实木花窗格,墙面同样选择白色乳胶漆,下设实木踢脚线,沿着墙壁设置实木和玻璃结合的展示柜。整体建筑透露出了一种浓浓的中式传统建筑风格。
医史馆为前后通透的一个展厅,展厅采用实木木梁,同时在展厅中央放置了一面以青石板砌成的展示墙,上面记载了我国中医的发展历史。医史观外部四周都放置了绿色小景,美观的同时也能净化空气,让游客的眼睛得到放松。
经过两个展厅和医史馆将会来到医药知识讲解馆。医药知识讲解馆采用了中式花格大门和实木花格窗,内墙张贴一些以实木为边框的宣传海波。馆内将会设置一面投影幕布和一些桌椅,幕布会播放一些简单易懂的医药知识让游客去了解怎么去注意饮食健康和如何养生。同时,医药知识讲解馆里设有橱柜,橱柜和储物柜也会放置一些书籍供游客去查阅。
药材展厅中央同样也放置了一面以青石板砌成的展示墙,上面记载了园中花草南天竹、芍药、萱草、薛荔、杜仲、菊花、牡丹等,亦花亦药材的功效。展柜都是实木加玻璃展柜,每个展柜里都是吴鞠通故居里自行生长的药材,
休息室可以让行走劳累的游客停下来进行休息,休息室内同样也张贴了中医药宣传海报,墙面填以白色乳胶漆。休息室内部有免费的热水和纸杯供应。整个休息室都是以中式传统风格为主。
6.2 室外部分
原本的室外空间是较为杂乱无章的,并与周边的环境格格不入。整体上体现不出中医纪念馆的庄重性和严谨性,因此我将室外进行了整合。首先我将纪念馆周边的植物和绿花带进行了修剪和改善,使其看起来与医史观是一体的,并根据其纪念观的交通游览路线将其整体的场地进行了一定程度上重新规划,使人们在来参观的时候能够清楚的知道其出入口,也能够使在平常进行绿化的工作人员更好的来整理其美观,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我还在设计道路路线上运用了“遮”和“挡”的设计原理,使浏览者在室外散步的过程中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观赏体验。在原本的场地上新建了2间建筑,增大了设计空间上的利用率,能够使场地空间看起来严谨。总而言之,在经过我以上几个方面的室外空间上的处理,定能够将吴鞠通中医纪念馆的外部环境看起来大气庄重。
7 创新性
吴鞠通中医纪念馆设计都目的就是让人们能够更了解中医文化魅力,辅以现代化的表现手段,可以更好的展示吴鞠通先生的生平事迹。加上周围发达的旅游环境,运用合理的旅游线路的规划将本方案与周边的景点有机联系起来,整个建筑风格设计灵感主要是围绕“吴鞠通对中医发展的贡献”展开,通过展示吴鞠通的贡献,让游客领略古典文化的魅力。
结 论
本次方案设计主题为淮
1 背景1
2 目的意义1
3场地基本情况1
4 现状分析1
5 概念设想2
6 设计内容说明2
6.1室内部分2
6.2室外部分3
7 创新性4
结论 5
致谢 6
1 背景
中医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中国古代人民的经验总结,中医拥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体系,是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瑰宝。
吴鞠通故居位于江苏省省淮安市楚州区河下古镇,是江苏省中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坐落在湖嘴大街,周围环绕着周恩来纪念馆和里运河,现在是一处以观光旅游业为主体的城市旅游场所。
2 目的意义
吴鞠通中医纪念馆的建设,将对河下古镇的整个文化氛围起到重要作用,对河下古镇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新建的中医纪念馆可以满足人们了解中医文化的需求,了解吴鞠通先生的现实作用,它将为河下古镇的深远的历史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慕名而来的游客感受到这种深切的历史文化气息。
3 场地的基本情况
本次方案设计题目是将吴鞠通故居改建成中医纪念馆,原始的占地面积约为1600平方米,内部包括了吴鞠通生前居住的故居以及室外的园林景观。吴鞠通中医馆加上周围的河下书画院、吴承恩故居、闻思寺等等形成了一片发达的旅游区。
4 现状分析
吴鞠通先生的故居有着深厚的历史,然而悠久的历史同时也使得故居的设施老化。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空间、简陋的照明设施、残破不堪的地面等等体现了历史的久远,但也让人们意识到了如今的故居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这将影响到以后的发展。所以故居的改建已经迫在眉睫了。将吴鞠通故居改建成中医展览馆可以更好地向游客展示吴鞠通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著作,更好地向游客展示传统中医文化的魅力,更好地传播中医文化。与此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以此来带动河下古镇的经济发展。
5概念设想
吴鞠通中医纪念馆是本着让人们去更好地去了解中医文化魅力的角度出发,加以现代化的表现手法,更好的展示吴鞠通显示的生平事迹。旨在展示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宣扬传统文化。因此在整体设计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更好地向游客展示吴鞠通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著作,更好地向游客展示传统中医文化的魅力,更好地传播中医文化。与此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以此来带动河下古镇的经济发展。
5概念设想
吴鞠通中医纪念馆是本着让人们去更好地去了解中医文化魅力的角度出发,加以现代化的表现手法,更好的展示吴鞠通显示的生平事迹。旨在展示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宣扬传统文化。因此在整体设计中贯穿了传统中医文化,以“中医”为主题,以吴鞠通先生对中医发展的贡献为思路,对整个故居进行改造设计。在中医文化古老晦涩的理论中提取出让人通俗易懂的观赏要素,将中医文化的精髓形象具体的表现出来。吴鞠通先生故居也是一个文化旅游观光区,它南临里运河加之周围丰富的旅游资源,依托场地现有条件和布局,找寻将文化带入空间形态的设计方法。
6 设计内容说明
6.1室内部分
此部分主要以展示厅、医史馆、医药知识讲解馆和药材展厅为主,辅以休息区供游客放松。展示厅、医史馆、休息区是改建出来的,医药知识讲解馆和药材展厅是从原始室外空间里开辟出的新空间,整个吴鞠通中医纪念馆都将采用青石板转为建筑材料。当然展示厅的设计部分是整个空间的重中之重,也是体现整个空间的设计价值和突出空间的设计主题的一部分。对这一空间的设计就是要把握吴鞠通先生的生平以及对中医发展的贡献。主体展厅分为两间,一前一后,前一个展厅主要展示吴鞠通先生的生平事迹,更偏向先生一生生活的感觉,后一个展厅更加侧向于吴鞠通先生在医学上的贡献以及对中医发展产生的影响。
两个展厅均有两扇门方便游客进出,均采用了500*500的青石搬砖作为地面铺装,原顶木梁,展厅1同样以青石板砖砌墙,用实木做栅格,墙面辅以高透玻璃来展示文物,下设实木踢脚线。展厅内设展示台来展示吴鞠通先生的生平事迹。进入展厅2就会看到一面青石板砌成的墙,以实木做边框,以白色乳胶漆做填充,上面记载了吴鞠通先生对中医发展的贡献和影响,展厅2的窗户采用木梁底线,实木花窗格,墙面同样选择白色乳胶漆,下设实木踢脚线,沿着墙壁设置实木和玻璃结合的展示柜。整体建筑透露出了一种浓浓的中式传统建筑风格。
医史馆为前后通透的一个展厅,展厅采用实木木梁,同时在展厅中央放置了一面以青石板砌成的展示墙,上面记载了我国中医的发展历史。医史观外部四周都放置了绿色小景,美观的同时也能净化空气,让游客的眼睛得到放松。
经过两个展厅和医史馆将会来到医药知识讲解馆。医药知识讲解馆采用了中式花格大门和实木花格窗,内墙张贴一些以实木为边框的宣传海波。馆内将会设置一面投影幕布和一些桌椅,幕布会播放一些简单易懂的医药知识让游客去了解怎么去注意饮食健康和如何养生。同时,医药知识讲解馆里设有橱柜,橱柜和储物柜也会放置一些书籍供游客去查阅。
药材展厅中央同样也放置了一面以青石板砌成的展示墙,上面记载了园中花草南天竹、芍药、萱草、薛荔、杜仲、菊花、牡丹等,亦花亦药材的功效。展柜都是实木加玻璃展柜,每个展柜里都是吴鞠通故居里自行生长的药材,
休息室可以让行走劳累的游客停下来进行休息,休息室内同样也张贴了中医药宣传海报,墙面填以白色乳胶漆。休息室内部有免费的热水和纸杯供应。整个休息室都是以中式传统风格为主。
6.2 室外部分
原本的室外空间是较为杂乱无章的,并与周边的环境格格不入。整体上体现不出中医纪念馆的庄重性和严谨性,因此我将室外进行了整合。首先我将纪念馆周边的植物和绿花带进行了修剪和改善,使其看起来与医史观是一体的,并根据其纪念观的交通游览路线将其整体的场地进行了一定程度上重新规划,使人们在来参观的时候能够清楚的知道其出入口,也能够使在平常进行绿化的工作人员更好的来整理其美观,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我还在设计道路路线上运用了“遮”和“挡”的设计原理,使浏览者在室外散步的过程中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观赏体验。在原本的场地上新建了2间建筑,增大了设计空间上的利用率,能够使场地空间看起来严谨。总而言之,在经过我以上几个方面的室外空间上的处理,定能够将吴鞠通中医纪念馆的外部环境看起来大气庄重。
7 创新性
吴鞠通中医纪念馆设计都目的就是让人们能够更了解中医文化魅力,辅以现代化的表现手段,可以更好的展示吴鞠通先生的生平事迹。加上周围发达的旅游环境,运用合理的旅游线路的规划将本方案与周边的景点有机联系起来,整个建筑风格设计灵感主要是围绕“吴鞠通对中医发展的贡献”展开,通过展示吴鞠通的贡献,让游客领略古典文化的魅力。
结 论
本次方案设计主题为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hxyhj/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