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及其对策
近年来,江苏省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生产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就当前江苏省的畜禽养殖业发展概况、污染物产生、排放现状,使用清洁生产的方法解决主要污染问题,并对比中外清洁生产差异,提出有效的环境对策措施。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1 绪论1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
1.2 研究进展1
1.2.1 国内外及江苏省污染研究状况1
1.2.2 污染治理情况2
1.2.3 清洁生产进展 2
1.3 研究内容3
1.3.1 江苏省养殖业概况3
1.3.2 养殖业污染现状4
1.4 研究方法5
2 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措施5
2.1 对政府5
2.1.1 制定和健全畜牧业清洁生产的相关法规政策6
2.1.2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清洁生产意识6
2.2 对企业 6
2.3 对养殖户6
2.3.1 改善饲料结构,提高畜禽饲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6
2.3.2 性别分别饲养6
2.3.3 采用干清粪工艺,节约用水6
2.3.4 中水回用6
3 畜禽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7
3.1 还田利用7
3.2 用作饲料7
3.3 用作燃料7
3.4 技术路线7
3.2 畜禽粪尿、污水产生量及使用情况8
3.2.1 畜禽粪尿产生量8
3.2.2 畜禽养殖污水产生量8
3.2.3 畜禽污染物处理情况8
4 泗洪县富源牧业有限公司奶牛场案例分析8
4.1 奶牛场简介9
4.2 特征污染物及其成因9
4.3 物料平衡分析9
4.3.1 水平衡9
4.3.2 饲料平衡9
4.3.3 区域养分平衡分析10
4.3.4 清洁生产对策10
4.3.3区域养分平衡分析11
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11
5.1 畜禽养殖业污染的环境管理措施11
5.1.1 优化畜禽养殖场的选址与布局与设计 11
5.1.2 畜禽养殖业梯度转移,发展异地养殖11
5.1.3 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12
6 结语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12
江苏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及其对策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社会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在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如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人们为追求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化学品,使环境受到污染; 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畜禽粪便废弃物的排放带来了污染问题。目前我国急需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利用清洁生产模式,缓解、改善,解决各种农业环境问题。本文以泗洪县富源牧业有限公司奶牛场的为例,提出清洁生产审核程序,旨在改善乃至改彻底变江苏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及江苏省污染研究状况 根据2011年江苏省畜禽养殖污染状况的有关资料,对江苏省畜禽养殖业污染源分布、污染物产生与排放及污染处理方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增高,2011年规模化养殖场数量占统计总数的80.46%;污染物排放量大,畜禽养殖业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3.433×105t,氨态氮排放量为2.440×104 t,已经成为除生活源外的第二大污染来源;各地养殖规模、品种结构及污染物综合利用水平不同,地区间污染程度差异较大;全省五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畜禽粪污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化程度较低。最后,基于江苏省畜禽养殖污染现状研究,从养殖规模、布局和养殖废弃物利用情况等方面探讨了江苏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制约因素,并从分区管理、生态养殖、严格管理、加大投入等方面提出了江苏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政策建议。
1.2.2 污染治理情况 江苏省共有畜禽污水处理设施1016套,总投资4558万元,年处理能力为251.35万吨,处理率为2.8%。污水处理设施主要集中在猪养殖业中,共有894套,占全省畜禽污水处理设施总数的88.0%,其处理能力占全省处理总量的95.1%,共有畜禽固体废物处理设施1145套,其中猪养殖业有1056套,占92.2%。固体废物处理设施总投资2628万元,年处理能力为68.78万吨,处理率为5.0%。
1.2.3 清洁生产进展
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其理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工业污染末端治理的弊端使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在产业发展中探索一种污染防御战略, 以减少生产工艺中污染的产生和废物最小量化[1]。随后, 清洁生产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并渗透到人类所有的活动中, 得到世界各国广泛认可。其中, 农业作为采用清洁技术的四个优先产业(其他三个是制造业、能源业和运输业)领域之一,早在1995年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出版题为“清洁生产及产品科技: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转移”的报告中就被提出, 只不过由于工业以外的产业领域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并不如工业污染那样突出而未引起各国政府给予同等的重视, 最终导致当今严峻的农业污染危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清洁生产的推行藉此演变为世界各国的自觉行动, 并正在成为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清洁生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2]。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1 绪论1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
1.2 研究进展1
1.2.1 国内外及江苏省污染研究状况1
1.2.2 污染治理情况2
1.2.3 清洁生产进展 2
1.3 研究内容3
1.3.1 江苏省养殖业概况3
1.3.2 养殖业污染现状4
1.4 研究方法5
2 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措施5
2.1 对政府5
2.1.1 制定和健全畜牧业清洁生产的相关法规政策6
2.1.2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清洁生产意识6
2.2 对企业 6
2.3 对养殖户6
2.3.1 改善饲料结构,提高畜禽饲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6
2.3.2 性别分别饲养6
2.3.3 采用干清粪工艺,节约用水6
2.3.4 中水回用6
3 畜禽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7
3.1 还田利用7
3.2 用作饲料7
3.3 用作燃料7
3.4 技术路线7
3.2 畜禽粪尿、污水产生量及使用情况8
3.2.1 畜禽粪尿产生量8
3.2.2 畜禽养殖污水产生量8
3.2.3 畜禽污染物处理情况8
4 泗洪县富源牧业有限公司奶牛场案例分析8
4.1 奶牛场简介9
4.2 特征污染物及其成因9
4.3 物料平衡分析9
4.3.1 水平衡9
4.3.2 饲料平衡9
4.3.3 区域养分平衡分析10
4.3.4 清洁生产对策10
4.3.3区域养分平衡分析11
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11
5.1 畜禽养殖业污染的环境管理措施11
5.1.1 优化畜禽养殖场的选址与布局与设计 11
5.1.2 畜禽养殖业梯度转移,发展异地养殖11
5.1.3 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12
6 结语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12
江苏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及其对策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社会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在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如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人们为追求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化学品,使环境受到污染; 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畜禽粪便废弃物的排放带来了污染问题。目前我国急需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利用清洁生产模式,缓解、改善,解决各种农业环境问题。本文以泗洪县富源牧业有限公司奶牛场的为例,提出清洁生产审核程序,旨在改善乃至改彻底变江苏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及江苏省污染研究状况 根据2011年江苏省畜禽养殖污染状况的有关资料,对江苏省畜禽养殖业污染源分布、污染物产生与排放及污染处理方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增高,2011年规模化养殖场数量占统计总数的80.46%;污染物排放量大,畜禽养殖业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3.433×105t,氨态氮排放量为2.440×104 t,已经成为除生活源外的第二大污染来源;各地养殖规模、品种结构及污染物综合利用水平不同,地区间污染程度差异较大;全省五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畜禽粪污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化程度较低。最后,基于江苏省畜禽养殖污染现状研究,从养殖规模、布局和养殖废弃物利用情况等方面探讨了江苏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制约因素,并从分区管理、生态养殖、严格管理、加大投入等方面提出了江苏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政策建议。
1.2.2 污染治理情况 江苏省共有畜禽污水处理设施1016套,总投资4558万元,年处理能力为251.35万吨,处理率为2.8%。污水处理设施主要集中在猪养殖业中,共有894套,占全省畜禽污水处理设施总数的88.0%,其处理能力占全省处理总量的95.1%,共有畜禽固体废物处理设施1145套,其中猪养殖业有1056套,占92.2%。固体废物处理设施总投资2628万元,年处理能力为68.78万吨,处理率为5.0%。
1.2.3 清洁生产进展
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其理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工业污染末端治理的弊端使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在产业发展中探索一种污染防御战略, 以减少生产工艺中污染的产生和废物最小量化[1]。随后, 清洁生产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并渗透到人类所有的活动中, 得到世界各国广泛认可。其中, 农业作为采用清洁技术的四个优先产业(其他三个是制造业、能源业和运输业)领域之一,早在1995年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出版题为“清洁生产及产品科技: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转移”的报告中就被提出, 只不过由于工业以外的产业领域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并不如工业污染那样突出而未引起各国政府给予同等的重视, 最终导致当今严峻的农业污染危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清洁生产的推行藉此演变为世界各国的自觉行动, 并正在成为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清洁生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hxyhj/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