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杆菌yy01与黑曲霉b2解磷效果的比较

磷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各种矿石中,通过分离解磷硫杆菌并研究其解磷效果,将固态磷溶解成液态磷元素,并与解磷真菌的解磷效果做对比。通过在Starky-Na2S2O3-琼脂培养基涂布和Waksman无机盐液体培养基摇瓶的方法从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筛选分离出解磷细菌(YY01),YY01为化能自养菌,能利用单质硫生长,具有较强硫氧化活性。通过在改良PVK培养基涂布筛选出解磷黑曲霉B2,并在PDA培养基中划线纯化。通过实验测得硫杆菌YY01的解磷效果为8.4%,黑曲霉B2的解磷效果为47.5%,两者相比解黑曲霉B2的解磷效果较好。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2
1材料与方法3
1.1 解磷硫杆菌的筛选和分离3
1.2解磷效果的研究 3
1.3硫杆菌的扩大培养3
1.4 产有机酸真菌的分离、纯化4
1.5 硫杆菌与黑曲霉解磷效果的比较4
1.6 PO43的测定方法4
2结果与分析4
2.1 硫杆菌YY01菌落特征 5
2.2黑曲霉B2菌落特征 5
2.3 制备PO43标准曲线 5
2.4硫杆菌YY01解磷效果5
2.5黑曲霉B2解磷效果6
3 讨论7
致谢8
参考文献8
硫杆菌YY01与黑曲霉B2解磷效果的比较
引言
引言
嗜酸硫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运动细菌,菌体长1~2 μm,宽0.5~0.7 μm,能在pH 1.5~8.0的范围内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7 ℃,最适pH为1.5~3.0。该菌使用Waksman培养基和StarkyNa2S2O3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与分离[1]。
嗜酸解磷硫杆菌和黑曲霉目前应用前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微生物浸矿作用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们对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大,高品位富矿日益匮乏,人们不得不去利用低品位、细分散、难处理矿石或者以前废弃的矿渣。同时各国所提出的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微生物处理技术已越来越受到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们的重视。生物处理技术同传统的工艺相比较,具有简单、易操作、能耗低、成本低等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它对空气、水、土壤很少污染。T.t(氧化硫硫杆菌)有S氧化酶和亚硫酸盐氧化酶系统能够把还原态的硫化物和单质硫最终氧化为硫酸而释放出H+,使T.t的生长环境呈强酸性,从而使矿物溶解而浸出[2]。
(2)微生物脱硫作用
Oprime MEAG等人对T.t氧化H2S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控制和除去环境废水中的H2S和有臭味的气体是大多数废水处理工厂的一个主要问题。H2S臭气能够被苛性钠和次氯酸钠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尽管该方法脱硫效率高,但脱硫剂用量大,运行费用高,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因此寻找更加经济有效安全的脱硫技术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微生物利用空气中的O2氧化H2S而把它除去[3]。T.t能在较低的pH把H2S氧化,利用载有T.t的微生物滤膜对排放气体中的H2S进行脱除,在给予T.t适合的生长条件,例如控制pH<2.0,以及不断的鼓入空气补充微生物自身新陈代谢需要的O2和CO2,T.t脱除H2S可达到90%95%[4]。
(3)解磷作用
利用氧化硫硫杆菌提高磷矿粉的速效性。土壤中能作用于磷矿粉、解磷的微生物, 主要是细菌和霉菌两大类[5]。土壤中的溶磷细菌, 以产酸细菌为主, pH 值降低愈显著者溶磷能力愈强。氧化硫硫杆菌产酸力极为强大,氧化元素硫可以产生硫酸, 杂菌无法与之竞争, 并能进行自养性生活, 而只须供以少量硫磺即可大量生长, 无需消耗其他有机营养,适合于在农业中推广利用。
黑曲霉国内外前景
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现已成为工业应用最常见的菌种之一。前苏联学者蒙基娜于1935年从土壤中分离到一种解磷巨大芽孢杆菌能分解核酸和卵磷脂[6], 并于1947年大量生产并广泛应用于前苏联和东欧各国, 据报道接种后土壤中 P2O5 提高15%以上。范丙全等[7]筛选得到 2 株具有溶磷作用的草酸青霉菌菌株P8和Pn1。不同培养条件下测定了它们的溶磷能力, 并与拜莱青霉菌ATCC20851和解磷巨大芽孢杆菌ATCC14581 进行了比较。在固体培养基上草酸青霉菌P8、Pn1表现较强的溶解Ca3(PO4)2、Ca8[H2(PO 4)]65H2O、CaHPO4、FePO4和骨粉的能力。
Sundara等利用Ca3(PO4)2作为磷源发现与溶磷细菌的溶磷能力相比虽然溶磷真菌在数量和种类上都少于溶磷细菌但溶磷真菌的溶磷能力一般要强于细菌[8]。王富民等研究发现黑曲霉在发酵培养液中产生草酸柠檬酸等多种酸分泌有机酸对难溶性磷化合物进行酸解作用是微生物重要的溶磷机制之一[9]。利用文献得知解磷真菌解磷效果可能比细菌的解磷效果强,这也在农业推广中具有较大的作用。
嗜酸硫杆菌可以氧化硫,产生硫酸,溶解难溶性磷化物。文献报道真菌可以产生有机酸,对难溶性磷化合物进行酸解作用。本研究旨在从环境中分离筛选高效解磷硫硫杆菌及异养真菌,比较研究其解磷效果,为利用微生物途径调动土壤中磷的有效性, 提高磷素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污泥样本来自于江心洲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筛选的解磷硫杆菌命名为YY01。
1.1.2 培养基 StarkyNa2S2O3琼脂培养基[10]配方如下:
A液:(NH4)SO4 2g、KCl 0.1g、K2HPO4 0.25g、MgSO47H2O 0.25g、Ca(NO3)24H2O 0.01g,溶于500mL蒸馏水中,用10N H2SO4调pH为3.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hxyhj/11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