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畜禽与常规畜禽重要环境因素比较研究
常规畜禽养殖过程较有机畜禽养殖,其重要环境因素有较大差异,常规畜禽养殖的重要的环境因素主要表现在温度、湿度、光照、NO、CO2等。而有机畜禽是以生态化、福利化为特征的养殖方式,其重要环境因素集中表现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上。养殖业在经经过追求高产能、高效益的发展阶段后,由此导致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性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在此背景下,有机养殖业应运而生,并成为具有特别增值潜力的养殖方式。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即通过比较两者在养殖环境因素的不同,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得出本文论点,来为有机养殖提供依据。未来养殖业的方向应当向有机养殖发展。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2
常规畜禽养殖重要环境因素 2
(一)温度 2
1温度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2
2温度对禽类产蛋的影响 2
3温度对畜禽健康免疫的影响 3
(二)湿度 3
1湿度对畜禽生产力的影响 3
2湿度对畜禽免疫力的影响 3
(三)有害气体 3
1 CO2 4
2 NH3 4
3 H2S 4
4 CO 4
(五)光照 4
二、有机养殖的重要环境因素 5
有机畜禽养殖的概念 5
有机养殖的目标 5
(三)发展有机养殖的必要性 5
有机畜禽养殖的关键技术 6
三、结论 7
致谢 7
主要引用文献 9
有机畜禽与常规畜禽重要环境因素的比较研究
环境科学学院 高波
引言
引言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化学技术如农药、化肥、添加剂等的快速发展,使得畜禽养殖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得以实现。由此带来的是高产出,高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传统畜禽养殖是一种粗放的生产方式,众多的养殖场其在生产过程中管理水平普遍低下,因此容易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同时由于农药、化肥、饲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料添加剂等的大量使用,也会导致畜禽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存在隐患,同时会对环境造成大量的污染。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不短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人们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有机养殖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一种极具增值潜力的发展方式。因其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生长激素、抗生素、兽药以及转基因产品等化学物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使畜禽在自然的生态环境下生长,由此生产的畜禽产品具有天然、无污染的特点,是一种环境友好、技术可行的生产方式,[10]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生产方式。
常规畜禽养殖在经历高速发展之后,其对人体、环境的所带来的危害已显露无疑,此时有机养殖的优势就凸现出来了。由于在生产全过程贯彻天然、无污染的生产理念,满足了人们对人体健康、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关心和需要。有机养殖的根本目标就是以环境友好、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关注动物福利为宗旨,并协调人、动物、环境之间的关系。[16]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机畜禽养殖这一方式将是国内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常规畜禽养殖的重要环境因素
常规畜禽养殖中,重要的环境因素主要表现在温度、湿度、光照、有害气体等。
(一)、温度
畜禽都是在一定环境下生长,有机体以及其生存环境的统一是所有有机体发展的基础,这要通过新陈代谢来实现。[5]在此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其生活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是畜禽生长和生产活动的三大要素之一。为了获得高产和优质的畜禽产品,畜禽生物体必须和环境条件相协调适应。而温度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温度对于畜禽的生长繁殖和生产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环境温度对畜禽生长性能的影响
在适宜的环境温度条件下,畜禽的采食量以及生产性能最高。
畜类如母猪的生长性能的在一定范围内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环境温度升高会使母猪的采食量,泌乳量下降,从而体重减轻。[6]在环境温度大于19℃时,环境温度与母猪的采食量存在一定线性关系。在环境温度由升高到28℃时,其采食量下降,而猪体重明显下降,因此产奶量也随之减少。可见环境温度对于产奶量的减少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在高温下,母猪的采食量比低温下显著减少,母猪的体重也明显减少。
2环境温度对禽类产蛋的影响
2.1 高温环境对禽类产蛋性能的影响
环境温度是影响家禽生产性能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特别是高温环境,研究认为,家禽如产蛋鸡的适宜生产温度在14℃~24℃,临界温度则在0℃~到30℃。[3]在在环境温度超过适宜生产温度的上限时,其生产能力受到不利影响。在高温条件下,鸡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下降,使鸡体本身的散热减少,同时外界的热能也可以通过辐射等热传递方式进入到家禽体内,从而使其体温升高。高温条件会导致禽体的采食量下降,研究表明,环境温度每上升1℃,采食量相比下降4.5%。由于采食量的降低,鸡体组织的能量、蛋白质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含量不足,因而会导致产蛋率的降低,蛋重减轻等。此外高温自身也会影响鸡的生理机能,导致鸡的采食量下降,饲料转化率和生产能力降低,其中很大一部分的产蛋率和蛋重降低是由于采食量降低所导致的。
高温使母鸡体内的雌二醇含量下降,导致促黄体激素下降,机体孕酮分泌量也随之降低,因而影响鸡的卵泡发育,使产蛋率下降。[5]
2.2低温对于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由于脂肪和多密的羽毛,鸡体形成了一个优良的隔热保护层,因此鸡能适应较低的环境温度,但环境温度过低还是会对蛋鸡的生产能力造成不利影响。根据研究显示,当环境温度过低时,鸡体难以保持正常的体温和产蛋量,同时导致鸡的活动迟缓。低温会使鸡的维持生产所需要的饲料增多,蛋料比增加,产蛋量有所下降,但蛋体比较大,蛋壳质量一般不受影响。如早晚温差过大,则会导致产蛋量降低,采食量降低,活体体重减轻等。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2
常规畜禽养殖重要环境因素 2
(一)温度 2
1温度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2
2温度对禽类产蛋的影响 2
3温度对畜禽健康免疫的影响 3
(二)湿度 3
1湿度对畜禽生产力的影响 3
2湿度对畜禽免疫力的影响 3
(三)有害气体 3
1 CO2 4
2 NH3 4
3 H2S 4
4 CO 4
(五)光照 4
二、有机养殖的重要环境因素 5
有机畜禽养殖的概念 5
有机养殖的目标 5
(三)发展有机养殖的必要性 5
有机畜禽养殖的关键技术 6
三、结论 7
致谢 7
主要引用文献 9
有机畜禽与常规畜禽重要环境因素的比较研究
环境科学学院 高波
引言
引言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化学技术如农药、化肥、添加剂等的快速发展,使得畜禽养殖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得以实现。由此带来的是高产出,高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传统畜禽养殖是一种粗放的生产方式,众多的养殖场其在生产过程中管理水平普遍低下,因此容易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同时由于农药、化肥、饲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料添加剂等的大量使用,也会导致畜禽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存在隐患,同时会对环境造成大量的污染。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不短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人们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有机养殖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一种极具增值潜力的发展方式。因其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生长激素、抗生素、兽药以及转基因产品等化学物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使畜禽在自然的生态环境下生长,由此生产的畜禽产品具有天然、无污染的特点,是一种环境友好、技术可行的生产方式,[10]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生产方式。
常规畜禽养殖在经历高速发展之后,其对人体、环境的所带来的危害已显露无疑,此时有机养殖的优势就凸现出来了。由于在生产全过程贯彻天然、无污染的生产理念,满足了人们对人体健康、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关心和需要。有机养殖的根本目标就是以环境友好、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关注动物福利为宗旨,并协调人、动物、环境之间的关系。[16]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机畜禽养殖这一方式将是国内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常规畜禽养殖的重要环境因素
常规畜禽养殖中,重要的环境因素主要表现在温度、湿度、光照、有害气体等。
(一)、温度
畜禽都是在一定环境下生长,有机体以及其生存环境的统一是所有有机体发展的基础,这要通过新陈代谢来实现。[5]在此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其生活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是畜禽生长和生产活动的三大要素之一。为了获得高产和优质的畜禽产品,畜禽生物体必须和环境条件相协调适应。而温度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温度对于畜禽的生长繁殖和生产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环境温度对畜禽生长性能的影响
在适宜的环境温度条件下,畜禽的采食量以及生产性能最高。
畜类如母猪的生长性能的在一定范围内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环境温度升高会使母猪的采食量,泌乳量下降,从而体重减轻。[6]在环境温度大于19℃时,环境温度与母猪的采食量存在一定线性关系。在环境温度由升高到28℃时,其采食量下降,而猪体重明显下降,因此产奶量也随之减少。可见环境温度对于产奶量的减少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在高温下,母猪的采食量比低温下显著减少,母猪的体重也明显减少。
2环境温度对禽类产蛋的影响
2.1 高温环境对禽类产蛋性能的影响
环境温度是影响家禽生产性能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特别是高温环境,研究认为,家禽如产蛋鸡的适宜生产温度在14℃~24℃,临界温度则在0℃~到30℃。[3]在在环境温度超过适宜生产温度的上限时,其生产能力受到不利影响。在高温条件下,鸡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下降,使鸡体本身的散热减少,同时外界的热能也可以通过辐射等热传递方式进入到家禽体内,从而使其体温升高。高温条件会导致禽体的采食量下降,研究表明,环境温度每上升1℃,采食量相比下降4.5%。由于采食量的降低,鸡体组织的能量、蛋白质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含量不足,因而会导致产蛋率的降低,蛋重减轻等。此外高温自身也会影响鸡的生理机能,导致鸡的采食量下降,饲料转化率和生产能力降低,其中很大一部分的产蛋率和蛋重降低是由于采食量降低所导致的。
高温使母鸡体内的雌二醇含量下降,导致促黄体激素下降,机体孕酮分泌量也随之降低,因而影响鸡的卵泡发育,使产蛋率下降。[5]
2.2低温对于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由于脂肪和多密的羽毛,鸡体形成了一个优良的隔热保护层,因此鸡能适应较低的环境温度,但环境温度过低还是会对蛋鸡的生产能力造成不利影响。根据研究显示,当环境温度过低时,鸡体难以保持正常的体温和产蛋量,同时导致鸡的活动迟缓。低温会使鸡的维持生产所需要的饲料增多,蛋料比增加,产蛋量有所下降,但蛋体比较大,蛋壳质量一般不受影响。如早晚温差过大,则会导致产蛋量降低,采食量降低,活体体重减轻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hxyhj/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