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根际促生微生物研制复合微生物肥料

摘要:本研究以解磷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gladioli B8与产IAA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SX21作为功能菌,接种到添加外源羽毛酸解氨基酸的腐熟鸡粪中,进行二次发酵研制成生物有机肥,再配以一定比例的无机肥,并对其造粒,通过做存储实验来确定菌种在肥料中生存状况,再通过盆栽试验来确定功能微生物粒状和粉状复合微生物肥料的促生效果。结果表明:储存六个月后,各处理活菌数均满足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国家标准(>2×107CFU/g),在7养分施肥水平下,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玉米的促生作用明显优于化肥与对照组有机肥处理,其中从株高来看,含菌种B8和SX21粒状复合微生物肥分别比粒状有机肥对照增加6.72%和5.99%,差异达到显著;粉状与粒状复合微生物肥料促生效果相比,差异并不明显;而在肥料中添加B8与SX21混合菌种的复合微生物肥料促生效果高于只添加单一菌种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综上,可初步判定利用B8和SX21两株菌研制粒状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工艺可行。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 3
引言 3
1 材料与方法 4
1.1 材料 5
1.1.1 供试菌株 5
1.1.2 供试培养基 5
1.1.3 供试原料及试剂 5
1.2 方法 5
1.2.1 固态发酵生物有机肥 5
1.2.2 粉状复合微生物肥料的造粒及储存试验 5
1.2.3 功能菌数量的测定 6
1.2.4 盆栽试验 6
1.2.5 数据分析 6
2 结果与分析 6
2.1 微生物肥料的发酵与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和储存 6
2.1.1 微生物肥料的发酵 6
2.1.2 解磷菌B8和产IAA根际促生菌SX21在粉状复合微生物肥料中的存活能力 8
2.1.3 解磷菌B8和产IAA根际促生菌SX21在粒状复合微生物肥料中的存活能力 8
2.2 盆栽试验 9
3 讨论 10
4 结论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谢 11
参考文献 11
附件7 13
附件8 14
附件9 15
利用根际促生微生物研制复合微生物肥料
引言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由于化肥的长期大量与不合理施用,使其为农业生产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问题,如:(1)土壤肥力下降,长期大量偏施化肥,缺少有机肥的配合,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1],导致土壤的再生产能力逐渐下降。(2)土壤理化性质变劣[2],土壤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平衡被破坏,土壤逐渐酸化,生产力降低[27]。(3)生物活性下降。(4)使作物减产,病虫害严重[8]。(5)肥料利用率低,污染生态环境[9],增加了农业开支,提高了农产品成本。(6)加剧温室效应,污染地下水[1012]。(7)影响农产品质量[13],大量施用化肥可使植物体内积累过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这两种化合物在植物体内一般不会使植物受害,但对动物和人类都有很大的毒性。
随着我国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化肥大量施用逐渐替代原有农家肥的地位,打破了中国几千年来传统农业中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造成了大量农业废弃物积累,从而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一系列环境安全问题。近年来关于农业废弃物造成的环境问题时有报道,如果不进行无害化处理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可能传播疫病,影响畜禽健康,甚至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大量的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不但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培肥地力,更能改善农产品品质[1416]。还有改良土壤,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作用和较多的生态经济效益[17]。
无机肥料(化肥)具有养分浓度高、肥效快等优点,是作物高产稳产的基础,但是化肥易流失、肥效稳定性差,难于满足作物持续需肥的要求,长期施用化肥更是带来了一系列的土壤、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有机肥料具有养分全面、肥效稳定、肥效期长等优点,是维持土壤肥力,保持土壤可持续利用的保证,但是养分含量低、肥效释放慢,单独施用时更是不能满足作物迅速生长和高产的需要。所以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以优势互补,在促进有机养分的分解释放的同时减少化肥中养分的损失,为作物生长提供持续全面的养分。
我们以功能性生物活性菌为主体,以作物秸秆和畜禽粪等肥料型有机质为载体,加入微生物菌剂,配以一定比例的无机养分,使生物肥的增效、促效作用与有机肥的稳效、长效作用和无机肥的速效作用相互结合,急缓相济,养分全面。既保证了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又能够改土、促生、抗病、改善生态环境,对生产优质农产品,减轻环境污染有很大作用[1820],而且应用广泛[21],从而达到种养结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本研究的功能菌主要为唐菖蒲伯克德霍尔菌B8(Burkholderia gladioli)解磷菌和产IAA(生长素)的巨大芽孢杆菌SX21(Bacillus megaterium)。我国对解磷微生物有着一定的研究,然而多是在实验室阶段对其进行的,某些在实验室条件下具有较强解磷能力的细菌,一旦施入土壤后对作物的增产效果不明显甚至没有,这往往是溶磷微生物实际应用效应不明显的主要原因[22]。课题中另一重要的研究对象是产IAA促生物质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SX21,在农业、林业、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潜力。植物根际促生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极其复杂,主要通过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对于其它根际微生物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来完成。PGPR 的相关研究工作已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门课题。自80年代末至今,关于PGPR 的国际专门研讨会议已举行了四届,随着研究的不断加深,报道具有 PGPR 作用的菌种还会不断增加[17]。微生物肥料的核心是制品中的特定的有效的活微生物,新功能优良菌种的筛选应用是支撑行业发展的基础[23]。
本研究鉴于实验室保存的B8解磷菌和产IAA的SX21菌株,利用其通过固态发酵研制的生物有机肥添加一定配比的无机化肥研制“全元”复合微生物肥料。同时,通过粉状复合微生物肥料、颗粒复合微生物肥料存放试验和盆栽试验对“全元”复合微生物肥料的配方和肥效进行研究。通过盆栽试验的不同处理来研究不同形态、不同功能菌种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株 玉米根际产IAA促生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解磷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gladioli 由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提供,该二株菌为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hxyhj/51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