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运河建筑文化博物馆室内环境设计(附件)

目 录
1 背景1
2 场地基本情况1
3 现状分析1
4 概念设想2
5 设计内容说明2
5.1 建筑展示部分2
5.2观影部分3
5.3休息区部分3
5.4其他部分4
6 创新性4
结论 5
致谢 6 1 背景
运河沿岸的古建筑载附着历史的灵魂,被称为运河实物的史书、历史的年鉴、文化的载体。而很多古建筑都未设立保护机构,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面对人为破坏、自然损毁等诸多难题,古建筑的安全状况以及文化的传承令人担忧。
2 场地的基本情况
本次方案设计题目为江苏大运河建筑文化览馆室内环境设计,原始的空间一共为两层,各层面积均为2733㎡,,一层和二层各有一个入口,格局基本相同,均为开放式的格局,有一个约280㎡的体型中庭,小型展览馆层高一般要求在4m至5.8m左右,而该场地层高在4至6m之间,适宜作为小型的展览馆。
3 现状分析
从人类诞生以来建筑是人们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成分,建筑的文化构成在历史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审美能力,思想情况,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建筑文化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从物质上来说,指的是人为的空间环境实体;另一方面,从精神上来看,则是通过时间环境等体现出来的人的审美观、哲学观等。
因此,在江苏建立一座建筑文化览馆对于文化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
4 概念设想
建筑文化展览馆主要是通过向人们展示江苏大运河建筑的文化从而让人们了解运河建筑文化,进而起到保存文化的作用。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运河建筑文化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发展着,也就是说每个时期的运河建筑文化都不尽相同。在不同的流域建筑风格也大不相同,所以我打算从建筑的原材料和建筑的风格的角度着手,从空间的视觉感和材料的触感为主来向人们展示江苏大运河的建筑文化。从殷商西周时期一直到明清时期,各个朝代各有其特色,各个河段也有所不同,如果按照各个元素来设计博物馆,较难统一整体风格,即便是材料,工艺手法,也无法统一。为了使得博物馆整体空间感统一,建筑墙体的设计中将使用白色的几何体,让人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个时期的运河建筑文化都不尽相同。在不同的流域建筑风格也大不相同,所以我打算从建筑的原材料和建筑的风格的角度着手,从空间的视觉感和材料的触感为主来向人们展示江苏大运河的建筑文化。从殷商西周时期一直到明清时期,各个朝代各有其特色,各个河段也有所不同,如果按照各个元素来设计博物馆,较难统一整体风格,即便是材料,工艺手法,也无法统一。为了使得博物馆整体空间感统一,建筑墙体的设计中将使用白色的几何体,让人直观地看到点 线面的构成,这象征着原始的最基本的材料元素,白色也是最单纯的颜色,不参任何杂质,整个空间简单,干净,给人圣洁的感受。白色的空间还能将人的注意力引导到展品上,而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用特定的肌理效果和独特的造型划分空间,让参观者在参观时能感受到建筑的美,同时也能够让参观者更清晰明了地了解建筑文化,让一个空间不再是由简单的几个墙面组成。该展览馆的设计不单单是为了让人们能够了解建筑文化,更是想让人们在博物馆的空间中体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建筑文化所带来的感受,因此,在设计中还加入了感悟空间以及影视、实体展示空间,这些,可以让人更直观地感受到大运河的建筑文化。
为了让人了解展示出的建筑文化,就要为人们讲清楚建筑的由来、建筑风格的演变、以及这背后的文化内涵。于是这个博物馆的中庭,是以树、水池和石头构成,这代表的是建筑的原材料,也展示了材料的演变。中庭里的树,既是树,又不是树,它们以雕塑的形式被展示出来,将原始的材料用现代的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增加了空间的美感。在不同的季节里,中庭的环境色也有所不同,人在馆内的体验也有所不同。而背景墙——时间的运河,则是用光影的手法表现,将清江浦的黑白缩影投射在了纱布上,人们透过纱布,看到的是一个若隐若现的清江浦,这样的给人一种缥缈的感觉,使得人们能有一种漫步在时间的长河中的感觉。大厅的灯柱,给人在时光中的感觉,地上晶石一样的展柜,给人文化沉淀的感觉,这扔展柜中的展品,更像是艺术品。
5 设计内容说明
5.1 建筑文化展示部分
整个展览馆分为两层,一层主要按照运河路线作为线索来展览江苏大运河建筑文化的内容。二层主要以时间为线索,以影厅和展示墙来展示江苏大运河建筑文化。
在展品的陈列上,按照展览主题内容的需求将其进行归类整合,并进行装饰和布置。陈列的基本形式为文物+说明+场景,为了能够让参观者得到更好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也为了更好的展示运河建筑文化,陈列方式有动态陈列和静态陈列等多种陈列手段。展览馆除了使用图片、文字、文物的展示,还加入了模型展示、多媒体展示等现代展示手法。
在展区色彩的设计上,为了使得博物馆整体空间感统一,建筑墙体的设计中将使用白色,用特定的肌理效果和独特的造型划分空间。展区中展板的色彩不宜太过纷乱复杂,因为展板不仅仅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还要协调整个展区的色彩关系。
在展区的灯光照明设计上,基本为局部照明,其次是空间氛围的照明。空间氛围的照明系统,既是作为引导的标识,又能渲染各个展区的艺术氛围,这样才能够给参观者不同的视觉感受。局部照明也就是重点照明,用来强调展品,让展品能够清晰立体地展现给参观者,让参观者有更想探究展品所展现出的历史魅力。
5.2观影部分
观影厅设置在二楼空间。为一个3D影院,利用现代高科技的多媒体手法,向人们展现大运河建筑文化的历史演变以及文化故事内容。该厅是小型的3D影厅,可容纳28人同时观看电影。
5.3休息区部分
休息区分别设计在一层展览馆入口处、二层入口处,二层过道这三个地方。基本能看到中庭的景色,让人在休息的时候,依然能感受建筑文化的熏陶。展览馆入口处的休息区是提供人们喝水交流的地方,此处设计成一个小型的咖啡吧,设有吧台和休闲桌椅,同时在内部设有书架,以便人们在休息的同时可以互相交流学习,了解更多有关于建筑文化的知识内容。考虑到参观者在参观时可能会感到疲累,因此在一层的建筑文化展览区也设置了休息部分。
5.4其他部分
展览馆的中庭部分为展览馆的重要部分之一,中庭入口用清江浦的缩影做引导,用光影的形式展示给人们,给人以最直接的视觉感受。进入中庭,看到的是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即木材石材,将他们以雕塑的形式展示出来,配上槭树等绿化植物,又给人以清新柔软的感觉。在不同的季节,由于槭树树叶的颜色变化,中庭的环境色也有所不同,给人来带不一样的视觉感受。中庭开放的空间设计,减少了博物馆吊顶给人的压抑感,开阔了视野。中庭槭树后设计了一个悬空的楼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hxyhj/642.html

好棒文